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盘活祠堂留住乡愁 (2014-01-17) 来源 广州日报

  连续两周,金版记者以"留住乡愁"为主题,对顺德区内的大小祠堂进行调查走访,令人欣喜的是,原本以族人自筹资金、自发修缮的祠堂保护工作,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北滘、乐从、杏坛等多个镇街,已经开始陆续启动镇内的祠堂修复计划。
  然而,随着不少祠堂得到修复,新的尴尬随之产生,不少身世显赫的祠堂虽已修葺一新,却依然是门庭冷落,大门紧锁。如何在保护好祠堂建筑的同时,让已经日渐式微的祠堂文化得以存续,进而散发出新的光芒?有个别镇街就开始尝试在祠堂内打造"青年工作坊",试图让祠堂换个方式留在年轻人的记忆中。
  困境筹资乏力部分祠堂日渐凋敝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本地祠堂"两极分化"严重,有的祠堂金碧辉煌,有的却破落不堪。在修缮方面,个别被列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其修缮多由政府"埋单",而多数祠堂的修缮以民间力量为主。
  "据史料记载,上个世纪50年代前,龙江共有666座祠堂。而现在仅剩数十座,而得到维修的只有十来座。"龙江镇龙山村温家二十二代后人温荣欣告诉记者,温氏祠堂也从之前的32座到现在只剩下了温氏宗祠一座。该祠堂历经多次产权转移,其木结构全部被破坏,屋顶的龙脊、带"寿"字的瓦当也都无一幸免,一度沦为危房。自2008年起,温荣欣发动族人对祠堂进行修缮。2009年1月3日,温氏祠堂修复落成,并请来一名族人看管,目前作为龙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对居民开放。
  提起温氏祠堂的修缮工程,温荣欣表示,现在多数民间祠堂的修复和维护,都是由族人自筹资金,但通常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往往没有经费来源,而年轻人对修祠堂并不感兴趣,一间祠堂是否要修缮,族人的意见分歧往往很大。而由于对文物保护没有概念,修缮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现在民间修祠堂,往往乱搞一通,在地面上贴瓷砖,安装不锈钢门,搞得四不像,祠堂原汁原味的东西在渐渐消失"。
  行动多镇街启动祠堂修复计划
  除了一些省市重点文保单位之外,顺德多数祠堂的修复仍然以民间自发为主;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基层镇街已经意识到"留住乡愁"的重要性,并逐渐加入到对祠堂的保护和修复中来。据北滘镇委书记冼阳福透露,今年北滘镇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全面启动全镇祠堂修葺计划,争取用两年的时间,将北滘大大小小的祠堂全部修葺一新,"我们有专门的团队在做这个工作,第一批28间祠堂的修缮工作将于今年正式启动",冼阳福对记者说。
  北滘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郑志年告诉记者,政府介入祠堂修缮,除了文化保护、历史传承的目的,更多的还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希望将祠堂打造了社区、村居的公共活动空间,使祠堂成为维系亲情、乡情的纽带。
  此外,在祠堂资源最为丰富的杏坛,当地政府近年来也开始逐步启动祠堂重修计划。"和之梁公祠"是逢简四大家族"刘梁李黎"中"梁姓"的大祠堂,2012年政府启动重修计划,去年9月大功告成,而右滩的景厓黄公祠也已被纳入重修计划,350万元的维修资金,由区、镇、村共同"埋单",其中区政府负责75%,镇村负责余下25%。
  "我想我们现在应该打破宗祠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某个宗族的聚会场所,而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郑志年表示。
  唏嘘
  祠堂热闹光景不再
  连续两周,金版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即便部分祠堂已经修葺一新,但多数均是大门紧闭,门前冷落,昔日祠堂里的热闹光景已经不复存在。
  以北滘五间祠为例,从2007年起,顺德有关部门斥资2000多万元进行修复。但如今,大多数村民只晓得它叫"五间祠"。"最初的修缮是从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的,所以不想随意开放。但长期维护的成本不能只靠政府买单,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短时间内村民难以分享到具体利益,因此参与度也不高。"碧江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坦言。
  记者在杏坛采访也发现,即便是已经完成修缮,甚至是一些身世显赫的祠堂,现在也都是门庭冷落。以著名的黄氏大宗祠为例,目前只对旅行团开放,或者在逢年过节偶尔向散客开放。漱南伍公祠是顺德乃至整个佛山地区都罕见的明崇祯年间古建筑,其中其特色的"镬耳山墙,碌筒瓦面"最为专家称道,但现在大门紧闭,其著名的"明代风格"根本无法向公众展示。
  思考
  祠堂"青年工作坊"
  留住年轻一族
  有本地学者坦言,对于祠堂而言,如果没有本族人的参与,祠堂文化无法恢复。因此,即使修复完成建成博物馆,也难免是冰冷的、孤独的,更为唏嘘的是,当今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宗族观念逐渐淡薄,对于宗祠的兴趣也在消减,因此,如何在保护好祠堂建筑的同时,进一步挖掘祠堂的文化内涵,并赋予其新的生命,这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对此,不少镇街也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尝试。乐从就提出了"活化祠堂"的概念,位于乐从沙边村的何氏宗祠内,就已建成了一个青年工作坊,"青年工作坊很大一部分功能就是为这个祠堂的族人服务,所以宗族长辈也认可。"乐从镇政府宣办的工作人员劳浩勇告诉记者。
  据介绍,这个名为"活化祠堂"的方案去年7月正式启动,先是将整个祠堂改造成村间图书馆。图书馆迎来一大批村内青少年后,就在每周周末开展各式各样活动,还有青少年绘画、音乐艺术班、课程补习班等,最近一次活动是亲子乐,让爸爸妈妈一起和孩子包煎堆,之后送给村内的贫困家庭。
  劳浩勇表示,何氏宗祠的"活化"效果不错,今年还会继续推广。据他透露,经初步统计,全乐从有祠堂接近200间,其中20到30间是修缮完毕的,今年,"祠堂活化"项目将会推广到全乐从,"没有具体数字指标,但我们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
  而北滘镇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现在北滘镇政府介入祠堂修缮,除了文化保护、历史传承的目的外,也会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希望将祠堂打造成社区、村居的公共活动空间,"北滘镇未来修缮完工的祠堂将被建设成图书馆、老人活动室等活动场馆,让所有居民共享公共服务。"

 


顺德图书馆 1997-2007
E-MAIL:sdtsg@163.net 电话:(0757)22215996、22222940
地址:顺德大良文秀路37号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200303A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