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9-29 14:46 访问量:3041 信息来源:
责任者:徐兴无著
索书号:K234.09/31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写道,“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帝和灵帝两位皇帝谱写了东汉末年的政治乱象,朝廷在宦官与士大夫之间拉锯战中一年不如一年。
汉桓帝,被外戚,大将军梁冀腿上皇帝,梁太后家族获利颇丰。桓帝成年后,为保自己的梁猛女皇后,在宦官的帮助下,剿灭了梁冀,从此后,宦官当道。但很快,桓帝发现宦官专横带来的祸害,三下五除二,又把宦官集团端了。这一来一去,巩固了皇权,加之在位期间还坚决打击边疆匈奴、巩固边塞,这么看来这桓帝也是位有点手段的天子。可惜,他的手段再也没用到其他政事上,后来又卖官鬻爵、党锢之祸、沉迷琴笙与合欢之乐,没有子嗣,把一副烂摊子留给了自己的叔伯侄儿——汉灵帝。
到了汉灵帝,宦官势力愈发骄横,牢牢掌握着帝国的权利,加上愈演愈烈的党锢和公开卖官,给帝国的主干-中央政府,砍下了三板斧。国事日益衰蔽,汉灵帝已无心政治,倒是在文学和音乐上颇有造诣,还玩起了建筑和水利。此时,太平道的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起来反抗朝廷,汉灵帝在驾崩前废史立牧,为军阀割据打开了方便之门,也让他的次子成了军阀之间争夺的大汉吉祥物。
最后,汉献帝出场,这位天子已是名存实亡,在各大军阀之间碾转最后到了曹丞相手里,挟天子令天下。以后便是三国的故事。
国家之治理,王道与霸道并存。霸道即法治,王道即德治。东汉末年,士大夫、外戚、宦官的勾心斗角,败坏了道德,破坏了法治。桓灵两帝终不得要领,这贤臣们再有能耐也只是瞎忙活一场还惹了一身小人骚。倒是演义里的奸雄孟德惟才是举,重建法治社会,气象为之一新。即将禅位的史学家天子不得不承认,曹操是惟一能够在大汉国土上建立符合大汉初心的新帝国的继承者。
行行重行行,白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