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3-06-25 11:21 访问量:2247 信息来源: 视野 2023年11期
那个人叫什么?敏豪生或什么豪森?我记不清了。手边无书,一时也无从查找。他好像是德国人,其时应该是16或17世纪吧,他写了一本书,书名也许是《吹牛大王历险记》,也许不是。我甚至怀疑那本书根本就没有封皮,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某一天,它落到一个中国孩子手中。
我想那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外国文学,情节差不多忘光了,只记得那个家伙被大炮砰然一响发射到了天边——那本书好像是有插图的,瘦长的“吹牛大王”长着一绺儿山羊胡子,身穿甲胄,戴着一顶式样怪异的尖帽子,估计是骑士游侠之类的人物。
吹牛是否快乐我不敢肯定,但看人家吹牛肯定是快乐的,这本书令我快乐。在以后的日子里,它被时间不断地简化删节,最终它成为一束光,快乐地跳荡。读《堂·吉诃德》《分成两半的子爵》《大师和玛格丽特》时,我觉得似乎都是在重读《吹牛大王历险记》,在这最初的光引导下,我喜欢一切云山雾罩“不着调”的书。
我不知道这本《吹牛大王历险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甚至不知它比《堂·吉诃德》早还是晚,但它却是我个人的文学史的源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学史,那是一个秘密的图书馆,其中收藏着我们读过的书,最初的书和最新的书,它们之间有着由时间、际遇,由层层覆雪般的印象和感悟偶然形成的秩序,只是在这个秩序中,文学才真正关乎我们的生命。
现在,我可以比较清晰地说出这本书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那是一种厚颜无耻的虚构精神,是大胆地用语言创造现实,是一種神奇的魔力:当我们那样说时,事情就将会变成那样;还是一种梦想的可能: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梦想,让炮弹或其他什么怪东西把我们发射得无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