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再添一“国字号”招牌——“均安草鲩”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加入时间:2023-07-05 08:37 访问量:958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早上八九点钟,走进均安镇南沙岛的优质草鲩产业园,明媚的阳光洒满连片的鱼塘,一尾尾修长的均安草鲩正在水中游弋。就在前不久,“均安草鲩”被冠上“国字号”,成为均安镇获得的第一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值得期待的是,从山水均安的美丽渔场出发,贴上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金字招牌”,“均安草鲩”将开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新征途,通过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壮大“地标经济”,带动均安草鲩全产业链提档升级,成为均安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传承“均安草鲩”百年养殖历史
均安镇渔业养殖历史悠久,早在十七世纪的清康熙年间,沙头乡(今均安境内)已是“鱼桑为业”。该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拥有光足、热丰、水富的气候特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过池养殖+吊水养殖”的独特养殖方式,让这里养殖的均安草鲩肉质紧致、鲜美爽滑、无泥腥味。
据介绍,均安草鲩整体呈略圆筒型,鱼体匀称修长,鱼体色呈青黄色,有光泽,内脏比为10%以内。这种鱼是制作鱼生的惯用食材之一,《翁同龢日记》记载了清代探花、均安上村人李文田邀请好友品尝鱼生的故事,《顺德李文诚公(李文田)行状》的文字记载以及李文田手书匾额上的“味道之腴”字样印章也成为了均安草鲩百年养殖历史的重要佐证。
近年来,为了传承鲩鱼养殖历史,均安镇探索出“公有资产+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顺德区优质草鲩产业园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均安草鲩的保护发展,同时制订、执行“均安草鲩”“均安草鲩养殖技术规范”两个团体标准,规范均安草鲩的可续持发展,传承均安草鲩的独特品质。
提升“含金量”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这几年,均安草鲩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被评为“无公害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更从百姓餐桌“游上”了中国名宴,并走出国门,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下一步,如何保护好辛苦建立的品牌,提升“均安草鲩”的含金量?
2021年开始,均安镇把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纳入挂图作战重点项目范围。据了解,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通过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和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
均安镇确定均安水产养殖协会作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主体,通过提前处理在先商标,为“均安草鲩”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扫除障碍,同时快速推进申报工作,对均安镇自然人文因素、标准化养殖与均安草鲩品质三者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论证,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让“均安草鲩”成功获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均安水产养殖协会秘书长丁丽茹告诉记者,通过成功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均安草鲩独特的养殖手法和地理特色,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均安草鲩产品来源可溯、品质可靠,同时凝聚行业力量,共同打造好“均安草鲩”的区域公共品牌。除此之外,地理标志是国际互认的重要知识产权类型,“这个‘金字招牌’将有助‘均安草鲩’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
壮大“地标经济”促乡村振兴
就在上周五,来自养殖、销售加工、餐饮、预制菜等领域的16家企业率先获得“均安草鲩”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均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何宙认为,今后有了品牌的加持,均安草鲩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都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均安镇镇长黄东青表示,“均安草鲩”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扩大“均安草鲩”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相关农产品提档升级,同时对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均安开辟了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同时也带动均安草鲩全产业链提档升级。
目前,均安镇草鲩养殖面积达11680亩,年产量18476吨,产值达2亿4千万元,草鲩养殖已成为均安农业的特色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接下来,做强地方特色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地标经济”,推进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将是均安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例如: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授权带动龙头养殖企业、广大农民养殖户因地制宜,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改进养殖、销售及加工各环节流程工艺;做好草鲩养殖加工质量引领,引导草鲩龙头养殖企业对接大型商超,布局港澳居民水产品消费市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本地养殖企业继续发力相关预制菜产品的研制和推广等。
而为了让“均安草鲩”游得更远、实现品牌附加值可持续发展,均安已经探索推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农文旅相结合,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今年,均安镇第二届草鲩文化节已经启动,联合多家知名餐饮单位,推出各有特色的全鱼宴,联合南沙岛三大研学基地,推出环岛研学游、亲子游活动,让游客们深度体验均安生态美、产业旺、众人乐、乡村兴的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