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家电> 聚焦顺德 >高温持续,全球疯抢中国空调

高温持续,全球疯抢中国空调

加入时间:2023-07-31 14:05    访问量:746    信息来源: 华商韬略

天气正一年比一年热,而且环球同热。

  去年夏天,欧洲就有超过6.1万人死于热浪。今年,全球多地最高气温持续超过40℃。

  欧洲,是曾经全球空调安装比例最低的地区,在极端天气之下,开始爆抢空调。

  中国凉意

  厄尔尼诺的威力还在持续!

  全球大部分国家正在遭受热浪冲击,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罕见出现过高温的欧洲。

  欧洲空间局表示,欧洲南端气温将攀升至48°C,这可能是当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

  在英国,高温已经让物流陷入半瘫痪,有的超市连冰淇淋柜都关闭了,还贴条写着“因高温暂停供货”。

  最可怕的是,欧洲大部分地区,并没有使用空调的传统。

  这里地处海洋气候,夏季短暂且凉爽,高温罕见。且欧洲的电费高昂,很多线路负载有限,安装空调,可能需要业主委员会批准、手续繁杂。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数据,在欧洲,只有不到5%的法国家庭和英国家庭装有空调,在德国,这一数字仅为3%。

  但今年,欧洲人实在扛不住了。

  在意大利拥有500多家门店的消费电子零售商Unieuro给了个数据:截至7月21日当周,其空调销量相比去年已经翻了一番——而其中60%以上,都是中国品牌。

  根据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数据,今年4、5两月,中国家用空调出口量分别为807万台和707万台,这让中国空调品牌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到了40%左右。

  其中,西班牙增长27%、阿根廷增长32%、伊拉克增长40%、巴西增长43%。

  曾经的欧洲,是中国空调出海久攻不下的市场。

  但现在,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却给了完全不一样的判断:欧洲地区市场广阔,中国空调的新机会,要来了。

  从零到一

  中国空调产品出现晚,出口更晚。

  1965年,上海冰箱厂研制出了第一台空调,但距离美国工程师威利斯·开利发明出空调,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开利创办的公司,空调产品横扫了海外市场。

  在三十年代的上海,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大光明电影院,用的都是开利的空调系统。

  改革开放后,中国各行业都在快速发展,为空调行业放响第一炮的,不是格力美的,而是一家江苏企业:春兰。

  1985年,技术员出身的陶建幸,接手了原名泰州冷气设备厂的春兰。他砍掉了四十多种产品,集中开发适合家庭使用的3000大卡以下窗机、7000大卡以上的柜式空调,从两端包抄现有市场。

  不到一年时间,春兰的7000大卡空调,就垄断了国内市场。

  三年后,在广东顺德,华宝空调生产出了全国第一台分体式空调,并因此名声大噪。中国空调行业因此形成了“南华宝、北春兰”的格局。

  1992年,华宝空调产值突破10亿元,但真正的空调行业霸主,是从1990开始,连续8年全国产销量第一的春兰——在1994年,春兰就以150万台的产量,53亿元的营收,成为国内最大空调制造商。

  这是中国空调行业的第一个黄金十年,日后的空调新势力,都是从这时开始起步的。

  1995年,由分体空调模具开始步入产业的格力,研制出了国内第一款变频空调;收购了广州航海仪器厂一条空调生产线的美的、已经在冰箱领域站稳脚跟的海尔,都在90年代中期,推出了自己的空调产品。

  90年代的中国,空调和许多行业一样,最大的问题是供不应求,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

  这成为了全行业扩产的开始。

  1992年,格力还只有一条生产线,靠着工人24小时三班倒,硬是用2万台年产能造出了12万台空调。但从1993年到2001年,格力就在珠海生产基地,连续投资了四期工程,十年时间产能翻了十倍。

  美的的办法更直接——通过MBO拿到了自主决策权,依靠对上下游的收购,也跻身空调产能第一梯队。

  行业大扩产的结果,是供需关系倒转。1998年,中国空调产能就达到了供需平衡,3年后,产能已经超过市场需求的两倍,仅凭旺季生产,就能覆盖整个国内市场。

  供需倒转的结果是:国内大打特打价格战,各家企业只得开始“向外看”,去国外寻找产能出海口。

  1998年,国际化开始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潮流,而此前的空调霸主春兰与华宝,却一个因多元化经营倒下,一个因扩张过快而被收购。

  中国空调出海的大戏,要由后起之秀来上演了。

  闯关出海

  在空调出海上,格力的步子相当早,也相当蹒跚。

  1994年,时任格力总经理的朱江洪在意大利检视第一批出口空调时,被罗马的饭馆小老板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你们的空调很不好,声音大的像拖拉机一样。”

  被奚落得面红耳赤的朱江洪看到,格力空调正挂在饭馆墙上运行,不断发出刺耳的哗哗声。拆机检查一看,所有人都傻了眼:

  一块没有粘紧的海绵,正在风叶上飘动。

  受这件事触动,格力开始全面进行质量整顿,不仅提出了“精品战略”,还颁布了《总经理十二条禁令》。早在董明珠主理格力之前,格力的质量管理就已没有人情可讲。一个曾经评为先进的员工,就是因为没有盖好防尘零件,直接被开除。

  有一次,三菱的老总问朱江洪,“你是怎么抓质量的”?朱江洪答道:“我是左手拿着鞭子,右手拿着刀子。”

  在当时的美国与日本市场,开利、麦克维尔、大金、日立等大品牌,几乎占据了本土市场的全部份额;在欧洲,有主打环保概念的瑞典伊莱克斯;在东南亚,富于性价比的LG、三菱又是优选。

  所以到了2000年,搞定了产品质量的格力,选了一个突破口:南美洲。

  格力出海一开始就沟沟坎坎,在巴西经销商眼里,中国制造就是“质差价廉”的代名词。他们建议格力抹去品牌的身影,随便挂一个巴西牌子,再进行销售。

  格力拒绝了,并且第二年就开始在巴西自建工厂。

  坚持等来了机会。2001年,经济衰退开始波及南美洲,不少国际空调品牌都因运营困难,纷纷停产。

  时任格力巴西总经理的李伟连夜给董明珠打电话,两人冒险决定——他们撤出,正好我们闯入,是输是赢,也要搏一把!

  利用汇率制造的短暂市场真空,格力快准狠地抢夺了市场份额,其在当地的经销商,从50增至300多家。

  和格力一样,几乎同一时期选择出口的中国家电企业,无一不被强行要求“贴牌”。

  2002年,海尔的出海第一站,选在了东南亚的泰国。日韩品牌已经安营扎寨多年,泰国消费者不认识中国品牌,经销商只能不断压价。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曾经有个经历——他先问海外消费者这款产品怎么样?对方答很好。他随后告诉对方,海尔是个中国牌子,对方当场回答,那我还要考虑一下。

  和格力一样,海尔也断然拒绝了“贴牌”求生,选择用本地化的思维,在技术上做突破。

  泰国潮湿,一年四季都需要空调,酷热制冷,雨季除湿,而且潮湿季节容易使空调内部滋生霉菌,对健康影响极大,当地每个家庭一年空调的清洗费用,就超过1000元。

  海尔根据这一点,研制出了可以内部自动清洁的空调,一经出售,备受欢迎。

  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有句名言——不与国内同行争天下,走出国门闯市场。所以出身顺德小镇的美的,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出海历程。

  为了融入当地市场,美的想了一个迂回攻敌的新办法。

  第一步,美的与国外企业合作,获得他们的技术和订单;第二步,美的参股国际二线品牌,顺利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和合资公司,继续利用他们已经成熟的外资体系开拓市场;最后,设立自主品牌,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

  2001年,美的实现了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而在三大空调巨头出海同时,长虹、TCL、奥克斯、海信等品牌的空调业务也开始加入到国际化的征途。

  空调之王

  在2018到2020年的三年里,中国家用空调产量持续占据全球80%以上份额,畅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了20亿以上的家庭和用户,是名副其实的“空调之王”。

  从“抗拒贴牌”到空调之王,中国空调品牌,走过了一条最难的路:用品质赢得消费者。

  2022年,格力珠海总部,收到了一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信。

  来自格力乌兹别克斯坦的客户Artel工厂,这封信主要是感谢,因为格力空调过硬的质量、优异的性价比,成为工厂交付的有力保障。

  这仅仅是格力全球出海的冰山一角,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格力空调进驻了多个运动场馆以及相关酒店和机场等配套设施,成为唯一一个,以100%自主品牌入驻奥运会的中国产品。

  2018年,格力成功中标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项目,此地属于“一带一路”的核心枢纽,具有国家能源战略通道之称。

  为产品提供技术支撑的,是格力遍布全球的126个研究所、1045个实验室。而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海外的海尔,则走出了另一条路——成为最懂数字营销的中国家电企业。

  在Instagram、Facebook、Twitter这些社交软件上,会发现海尔拥有超高的粉丝量,其中Facebook粉丝甚至高达3000万。

  除了早期通过机场和杂志来推广空调,在互联网时代,则转为以“Inspire”为核心营销词的一系列营销策略。

  海尔因此成为了海外年轻人、时尚的KOL、新中产最爱的品牌。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在那些时尚、高档社区的外部,甚至可以看到整墙整齐的海尔外挂空调箱,当地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海尔墙”。

  美的空调的出海,则更像一场高歌猛进的并购战。

  2016年,美的先后收购了日本东芝白电业务、万家乐、三洋等企业,2017年,又收购了德国库卡集团94.55%的股份,取得了对库卡公司的控制权,完成并购。

  直到今年5月,美的依旧没有停止扩张,据悉,美的集团与瑞典知名高端品牌伊莱克斯有过初步接触,并提出了收购建议。

  并购让美的迅速获得了原公司的材料供应、产品制造、营销和服务,拥有了其曾经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各种客户等完整链条,拉动了美的的海外业务。

  2022年,美的海外业务收入为1426.4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约41.48%,相比于2021年的40.34%,同比增加3.63%。

  在过去一年,中国空调又在全世界干了票大的。

  2022年全年,中国家用空调出口6121.1万台,出口金额达129亿美元。在中国家庭空调总销量中,出口份额连续三年占据40%以上比例。

  和许多行业不同,中国空调出海的二十年,并不是“廉价的二十年”。

  它是用品质赢得消费者的二十年,是中国企业在新环境、新零售、新渠道、新技术不断变化成熟的过程中,让中国制造和时代变革持续共鸣共舞的二十年。

  30年前,日本家电曾经横扫全球,如今,这个主角换成了中国空调。

  在格力第一代掌门人朱江洪的自传里,他引用了一句达尔文的话:“不是最强的物种能生存下来,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能生存下来。”

  中国空调如是,中国家电如是,中国制造亦如是。






上一条:夏日高温丨卧室空调怎么选?家有小孩买这台!

下一条:极端高温天气频现,家电行业表现如何?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