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文化体育 >数字化助古建筑“重获新生”

数字化助古建筑“重获新生”

加入时间:2023-08-11 09:30    访问量:1068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2023年8月4日,历史建筑(一期)保护修缮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这是顺德区首例利用测绘建档数字化技术完成历史建筑修缮的案例。顺德以数字化手段探索历史建筑保护的做法也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历史建筑是佛山顺德美丽的文化名片。2022年6月以来,顺德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修缮、保护和利用“三箭齐发”,采用无人机摄影、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探索数字化技术赋能历史建筑保护的新途径,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

  

  全区54处历史建筑拥有“数字”身份

  

  历史建筑是城乡记忆的物质留存,是人民群众乡愁的见证,是城乡深厚历史底蕴和特色风貌的体现,具有不可再生的宝贵价值。

  目前,顺德区历史建筑共有54处,其中包含:顺德祠庙21处、书院3处、民居3处、炮楼12处、古桥3处、工业水利遗址7处、其他类型5处等。这些最早建于明清年间的建筑,在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岁月洗礼后,很多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结构老化的情况。尤其是部分隐匿于居住区的房屋,由于新老建筑混合,导致保护和管理的难度加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利用。如何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的修缮,让因年代久远变得破旧的历史建筑获得新生,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

  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城乡建设科相关负责人认为,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于塑造城乡风貌特色,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2021年,顺德区全力落实住建部《关于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通知》、省住建厅关于《广东省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三年行动计划》文件及佛山市2020-2022年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工作方案,首次启用无人机摄影、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对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建档,赋予历史建筑“数字”身份。

  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让历史建筑电子档案的建立化为现实——从三维数据采集、三维实景模型建立、建筑测绘图等方面,为历史建筑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保护方案。构建完善的历史建筑电子档案,不仅能准确直观反映出历史建筑的现状风貌以及历史建筑所处的周边环境,还能反映历史建筑的外观结构及残损、变形等各方面信息,为后续保护、修缮工作提供基础档案,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目前,顺德区内54处历史建筑都已完成了测绘建档。

  

  先期测绘建档加速古建筑修复过程

  

  有了现代技术手段的加持,顺德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也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历史建筑南海神庙完成一期修缮工作,便是其中一个生动案例。

  古朗南海神庙,又名洪圣宫,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古朗村引龙桥脚,为2011年公布的佛山市第一批历史建筑。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化进程加快,历史建筑南海神庙出现了部分改建,局部墙体、柱子倾斜,木构糟朽,墙体开裂等现象,存在结构安全隐患,亟需进行修缮。

  随着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杏坛镇古朗村迎来了古村落活化的发展机遇。为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顺德区历史建筑主管部门对南海神庙进行了修缮,主要工作是建筑南海神庙本体修缮(含过街亭),周边环境提升(含附属及驳岸整饬),占地面积约250㎡。根据现状建筑的危急程度,南海神庙修缮项目分期实施。一期对结构较为危急的西侧过街亭进行修缮,包括东侧过街亭的屋面、梁架、墙柱的修缮加固和地面修复翻新;二期包括南海神庙、西侧过街亭的修缮以及周边环境整饬(含附属建筑)等。项目于2022年10月启动修缮工作,至2022年12月完成了南海神庙一期抢险加固工程,2023年5月份完成南海神庙一期全部修缮内容。

  在本次修缮工作中,南海神庙测绘建档的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固修缮提供了基础测绘资料,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抢险加固、修缮维护后,南海神庙焕然一新。

  2023年8月4日,顺德区杏坛镇城建部门在古朗村组织了佛山市历史建筑古朗南海神庙(一期)保护修缮工程验收,邀请历史文化保护专家对修缮工程现场进行了勘验,并召开了验收会议及查看竣工资料,最终核定南海神庙(一期)修缮工程质量为合格,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如今,完成第一期修缮的古朗南海神庙内保持着原建筑的特色结构和风貌,墙面上保留着原有彩色壁画。经过修缮的屋脊、条麻石地面、山墙灰塑、头门方檩,散发着经年久远的岁月沉香。

上一条:一支乡村醒狮队的昔日辉煌与倔强坚守

下一条: 顺德职工“星梦秀”活动开始征集展演节目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