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家电> 聚焦顺德 >白电三巨头造车野心:海尔、美的与格力都“上了车”

白电三巨头造车野心:海尔、美的与格力都“上了车”

加入时间:2023-09-15 11:38    访问量:994    信息来源: 时代周报

之前,家电圈又起造车传闻,有消息称海尔也要造车。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联系了海尔集团相关负责人。海尔相关负责人表示,消息不属实。

  不过该负责人也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目前,海尔正依托旗下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与相关汽车企业共建汽车领域工业互联网子平台,赋能汽车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海尔将利用智慧家庭的技术和场景优势,与汽车企业共同建立家车互联新生态。”

  对于部分家电企业而言,造车,是一个牵挂了20年的念想。2003年,美的通过企业收购闯入商用车造车领域,但在几年后铩羽而归。

  此次的家电造车的教训,让后来者更加谨慎。2018年,美的卷土重来,更多着眼于汽车零部件;2016年,格力通过格力钛投入商用车整车;而海尔则打算借工业互联网从生态切入汽车市场。

  毫不疑问,白电三巨头都带着美好的愿景涉足造车。只是从目前看,家电企业跨界参与造车的“远水”,可能暂时救不了行业困局的“近火”。

  野心

  8年前,海尔就与汽车领域相关企业展开过合作。

  2015年,海尔开放平台HOPE就曾与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亚开放式创新合作签约。

  2017年,海尔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品牌卡奥斯成立,官网显示,卡奥斯的服务行业覆盖了制造、电子、家电、汽车等,其中包括为汽车行业提供新能源电池管理解决方案(BMS)及新能源模组PACK线解决方案。

  此外,海尔还通过旗下海尔资本参与投资了多家智能网联汽车服务商,包括飞驰镁物、博泰车联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彤明高科等企业。

  2021年,海尔与上汽、奇瑞、吉利等车企先后达成战略合作。2022年11月,青岛卡泰驰车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当时的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等,该公司后来由海尔卡奥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一度被视为海尔下场造车的标志。

  只不过,面对外界的热切关注,海尔始终否认造整车传闻,并坚称“从生态角度切入汽车市场”。

  海尔涉足汽车行业并非孤例,事实上,与其并称白电“三巨头”的美的和格力对于进军汽车市场同样野心勃勃,甚至更早嗅到了商机。

  美的的“造车梦”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美的通过收购并改造云南、湖南的客车厂,意图杀入商用车领域,但在随后几年经营不善,梦碎收场。

  15年后,美的卷土重来。这一次,美的从汽车零部件切入,2018年成立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020年,美的集团通过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该公司在此前曾涉足充电桩产业链业务。2021年,美的机电事业群更名为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同时威灵汽车部件公司正式宣布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底盘执行系统三大产品线进入投产状态。今年6月,威灵汽车部件还与小鹏汽车合作,为后者提供包括电动压缩机在内的多种热管理产品。

  根据美的今年发布的半年报,美的在智慧交通增量部件布局方面,打造了车规级热管理、电驱动系统、底盘执行系统三大产品线,现有的三大系统十条产品线陆续量产,2023年上半年产品总销量达15万台,同比增3倍以上。

  同时,美的的汽车部件新增 11个客户定点合作项目,新增定点合作项目的潜在订单产值预计将超过35亿元,压缩机产品已覆盖多家主流车企的全系车型,还获得首个热管理集成模组(大集成)的客户定点合作项目,订单产值预计超过3 亿元;此外,压缩机产品的单月产能已突破3万台,同比增长1700%,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安庆制造基地厂房建设完成,而且压缩机和阀岛等产品已在该厂区实现量产。

  格力进入造车赛道更为高调。2016年,格力电器提出,欲以130亿元估值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但在股东大会上,该收购方案被否决。此后,董明珠个人自掏腰包10亿元,还拉上了刘强东和王健林,共同入股珠海银隆。时间兜兜转转来到2021年,格力最终以18.3亿元将银隆新能源收入囊中,并更名为格力钛。

  然而,董明珠的造车之路并不平坦。2019年,银隆首款乘用MPV车型银隆新能源艾菲正式上市,却在市场上销量惨淡。董明珠后来明确表态决定放弃乘用车市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表示自己不会造新能源乘用车,但是可以造城市环卫车、客车等新能源商用车。

  据格力2022年披露信息,格力钛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已覆盖从6.8米到18米的车型,包括市政车、工程机械、物流车等。格力在今年6月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格力钛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天津、武汉等全国230多个城市运营。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2023年1-8月份,格力钛新能源在我国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第10,销售量为804辆,同比下降22.62%,市场份额为3.74%。

  此外,格力及旗下多家子公司也生产汽车零部件,包括车用空调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电机相关系统等。去年,格力确认为特斯拉零部件制造提供装备,同时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已向全球多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装备支持。

  承压

  在美的等家电企业试水汽车市场那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突破1%,而从2020 年开始,新能源渗透率连续两年实现翻倍增长。

  到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场累计零售量达到308.6万辆,同比增长37.3%,渗透率达到 32.4%。乘联会预测,2023年全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850万辆,而狭义乘用车整体销量预计为2350万辆,因此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

  面对这个诱人的蛋糕,近几年,包括互联网大厂、手机厂商、地产巨鳄,甚至白酒龙头,都曾想来汽车市场分一块蛋糕。

  但家电企业有自己算盘。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4.4%。但家电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仍是国内家电行业大趋势。

  “家电行业整体发展遭遇的瓶颈,与国内市场容量已达饱和状态相关。尤其是房地产增量放缓甚至几乎停滞,对于家电行业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今家电行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智能化等方式刺激消费者、创造新市场容量的速度,远远不如过去20年我国家电行业随着需求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红利那么迅速。

  从白电三不久前发布的半年报来看,美的、海尔、格力营业收入分别为1977.96亿元、1316.27亿元、997.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9%、8.21%、4.16%。三家企业营收虽然均保持增长,但对比去年同期5.09%、9.10%、4.58%,除美的在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速稍有增长外,海尔和格力均有下滑。

  归母净利润方面,美的、海尔和格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82.32亿元、89.64亿元、126.73亿元,同比增长13.98%、12.62%、10.52%,增速均为两位数且快于收入增速。受益于高温天气和去年基数低等因素,空调成为业绩的主要增长点之一。美的、海尔的空调相关业务收入的增长分别为10.54%、18.9%,格力空调收入增速比美的、海尔慢,增长1.82%,但毛利率较高,为35.69%。

  剔除空调业务外,美的消费电器占营收比重34.59%,同比增长仅为2.72%;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制造业的增速虽为26.07%,但营收比重仅为8.76%。而海尔的衣联网、冰箱/冷柜产业、厨电产业的增速均不超过10%,仅全屋用水解决方案同比增长10.2%。格力的空调业务占营收的比重高达70.54%,其他业务的毛利率仅为2.37%,营收同比降低7.24%。

  在国内市场大环境遇冷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家电企业正急迫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美的聚焦B端,推进机器人与自动化、智慧楼宇等B端业务;海尔则将产品高端化归入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时深入开发海外市场,发展自主高端品牌;格力发力工业制品、智能装备和绿色能源三块业务,营收规模增势十分明显,但在营收中的占比很小。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产业链部分环节和家电企业能够有一定交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兴起,家电企业切入新赛道寻求更多的增长拉力,成为一种必然。

  产经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家电本身作为制造业,企业在智能制造、电机、压缩机、汽车空调等制造和零部件领域拥有产业、技术和资源的积累,这种经验和能力能够同步移植到汽车产业链的某个相关领域,降低成本和技术门槛。例如,海尔多年深耕智慧家居行业,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的能力也是由此孵化而来,并赋能于汽车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

  但同时,丁少将也提醒,传统汽车品牌均有相对固定的供应商,家电企业跨界切入,在技术、产能、用户关系等方面,都需要花费更多精力进行重新打造和磨合。若涉及整车制造,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则是更复杂的流程和体系,单就销售层面,要建立完全不同于家电的汽车销售体系,也已极具挑战性。

  分羹

  家电企业押宝汽车行业本是为寻求更多增长机会,它们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赛道里分到了一杯羹?

  据目前披露情况,美的威灵汽车零部件在2022年还是亏损状态,美的此前表示,前几年公司在研发端投入,和华为、“蔚小理”、大众等车企有合作,接下来几年的收入会有较大增幅。基数小的基础上,去年增长率达到前年的5倍。

  从财报上看,威灵汽车零部件属于工业技术事业群旗下,今年上半年,美的工业技术收入为136亿元,同比增长12%,呈两位数的稳步增长。

  美的高层对于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也抱有较高期待。2023年初,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表示,今年美的将在稳固家电核心业务的同时启动第二引擎,发力机器人与自动化、楼宇科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先进储能等广东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第二曲线驱动增长。美的工业技术威灵汽车部件公司总经理陈金涛也曾公开表示,未来10年,美的集团还将投入10亿美元用于技术攻关,并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系统级解决方案供应商。

  格力造车的主力军格力钛目前也处于亏损“填坑”的状态,半年报显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当期营收14.40亿元,同比增长约23%,净亏损为1.71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6.58亿元,亏损有所收窄。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由负转正,为2.09亿元。

  此外,半年报提及,格力钛还涉及一项与阳光保险的诉讼案件,由于2015年“业绩对赌”未达标,阳光保险诉求补偿共计11.5 亿余元,案件目前处于等待仲裁庭调查取证及裁决阶段,格力钛需要承担的诉讼金额尚无法估计。

  “目前来看,格力造车难言成功,格力钛去年亏损近20亿。且格力造的是商用车,市场空间比乘用车小得多,发展空间有限。”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表示。

  多位行业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了家电企业需谨慎介入造车的观点。刘步尘认为,目前家电企业普遍遭遇发展瓶颈,都在积极寻找新的产业机会,比如向半导体、光伏、机器人、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延伸,做车未必是最优选项,反而是风险更大的选项,一定要慎之又慎。

  “不是所有的家电企业都适合造车,同时介入汽车产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不要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情。”丁少将强调,从汽车零部件或生态切入,对于家电企业而言是一个相对稳健地进入汽车产业、推进多元化发展策略的方式。造整车对资金的要求起码是百亿起步,且整车进入市场后,也会面临着多种不确定性,这是一项长周期重资本慢回报的投入。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如果贸然进入整车,将面临极大的经营风险。






上一条:净水器逆势增长,家电巨头和专业品牌各“霸”一方?

下一条:2022—2023年中国家电行业品牌评价结果发布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