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文化体育 >顺德人民礼堂入选“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顺德人民礼堂入选“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加入时间:2023-09-18 08:42    访问量:1188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9月16日,“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名录出炉,共有101个项目入选。其中,1959年建成的顺德人民礼堂名列其中,成为承载无数人青春记忆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这座矗立在顺德之心的“奇迹”建筑,凝聚了无数顺德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顺德人民敢想敢干、团结拼搏、努力奋斗的有力见证,更彰显了顺德敢为天下先、勇立潮头的决心与信心。

  坐落在大良街道钟楼公园旁梯云岗上的顺德人民礼堂于1959年10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县级礼堂。人民礼堂总建筑面积达14100平方米,大厅为礼堂平面的核心部位,设座位5000个,其中地面堂内3800个,二层看台1200个。

  整个礼堂内部没有支撑屋顶的柱梁,跨度达55米的“薄壳”大穹顶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穹顶最薄的地方仅有8厘米。在那个没有高科技和大型机械的年代,巧夺天工的人民礼堂成为震撼全国的建筑“奇迹”。

  

  困难重重

  顺德人民克服困境造奇迹

  “因为当时的通讯技术比较落后,电话也不多,所以凡是开会就要找地方。”时任顺德县大良镇委书记、顺德人民礼堂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汝英回忆道。

  1958年的顺德,正迎来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良机,其时顺德下辖15个大社、250多个生产大队,当县委召开三级会议,规模已超数千人,整个顺德都找不到能同时容纳这么多人的地方。于是,顺德县委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决定要新建一座能同时容纳5000人的大礼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来说,前所未有。

  1958年,世界上还没有公式可以直接测算八角形建筑结构,礼堂的建设难度直线飙升。其时,刚从美国归来的著名工程力学家罗明燏与同属华南工学院的教授邝正文受邀为礼堂的穹顶进行结构计算,经过整整一本书的公式计算后,一个雄伟的钢筋混凝土薄壳拱顶方案脱颖而出。

  材料匮乏、技术实力不足、人力薄弱……要将蓝图变为现实,对当时的顺德来说似是天方夜谭。

  “为了建设人民礼堂,县委通知十个公社两个镇,抽调社员和镇的一些知识青年开始‘劈山’,劈了大概三个月,建筑队伍开始上山。”顺德人民礼堂总施工黎裕照回忆,人民礼堂的施工队是一支庞大的队伍,物质条件极度匮乏,使得生产过程中艰苦异常,但工人们的建设热情却十分高涨。

  “当时没有水,只能依靠井水,每日至少用水30立方米,打井也满足不了这样的用水需求。”黎裕照介绍,大良水厂是1962年才开始建造,而1958年10月,人民礼堂的建筑队伍正式上山开工,水的输送是一大难题。“那怎么办呢,我们就要开一条引水渠,在山上建一个储水池,用抽水机抽水。”

  “当时没有设备,怎样把大石运到山脚底下呢?唯有用杠杆式原理,把泥土吊上来,把石头放下去打基础。”黎裕照说。

  “人民群众的觉悟很高的,只要说建设大礼堂,一动员大家都来了。”吴汝英说,“只给饭吃,没有工资的,因为财政资金有限,当时真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地取材,也可以说是群策群力。”

  “这里原来是一个山头,我来到的时候,已经看到这里被平整好了。”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梁昆浩,爸爸是顺德人民礼堂的总施工,他对礼堂的建造过程也记忆深刻,整个建筑只有“薄壳”穹顶,用的是正规的钢筋,其他的钢材都是把民间的窗架的铁枝重新组合在一起来用,“光是运输的人够过千了,体现了解放初期当时,人民的高尚品德和团结精神,这是很重要的。”

  “凡是星期日休假的时候,全部机关单位出动,参加义务劳动,搬砖、搬竹子等等。”时任大良公社社长欧阳洪说。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敢想敢干的精神将当时逾千名顺德人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削山移土,将纸上设想一步步造成现实。

  

  不眠不休

  千人施工队接力浇筑

  即使在今天看来,那“薄壳”大穹顶依然巧夺天工。但建造过程中,礼堂穹顶的浇筑却是最困难的时刻。

  由于礼堂穹顶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材料,必须一体浇筑成型,这样才能支撑礼堂的稳定性,也顾及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礼堂的穹顶是圆形的,是由很多竹架搭建起来的,竹架随着走向变化。”梁昆浩介绍,穹顶总共使用了一万多支竹架。“我们当时每条竹架都要去测量,所以做模具是相当复杂的,这个拱顶之所以可以支撑这么久,是因为当时的工艺做得很均匀,受力好。”

  在塔式起重机尚未普及的上世纪50年代,为了确保浇筑的连贯和质量,指挥部组织了过千人组成施工队。“因为混凝土浇筑不能停歇,八只角要一起浇筑,就像接力跑一样。”黎裕照介绍。

  历经7天6夜,逾千人不眠不休的接力连续浇筑,顺德成功实现了水泥浇筑一体成型大穹顶的建造。

  “当时由于赶时间,实际上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的。”黎裕照说,考虑到礼堂后续使用的场景,在建造的过程中也有许多提升使用幸福感的细节。

  “基本上接近完成了,天气热,在当时,不要说是风扇了,连风扇这个名字都没听过,在礼堂里面开会,十分闷热。”礼堂内部如何解决通风问题的呢?黎裕照介绍,礼堂采用“地道战”方式,在大堂座位下方挖通风道,即座位下面就是通风口。

  通风口又是如何进风的?“在外面看到礼堂脚的窗,实质上就是地下室的透风窗。”黎裕照介绍,当时还需要考虑观众会带些食物进礼堂,特别是看戏的时候,有的时候有些甘蔗渣掉进通风口里面,“故此,通风口需要80厘米宽,高度不少于一米八,方便工作人员进去清洁。

  

  走在前列

  造出“世界第一”薄壳穹顶

  没有大型的机械辅助,仅靠人力肩挑手提,历时11个月,在1959年10月1日,顺德人民礼堂落成,顺德人造出了这座“薄壳”穹顶跨度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礼堂。

  “苏联的薄壳穹顶建筑是60米的直径,顺德人民礼堂是八角形的,对角线为55米,所以当时被称为‘世界第二大薄壳穹顶’。”梁昆浩说。如今,俄罗斯的“第一大薄壳穹顶”倒塌了,顺德人民礼堂变成了“世界第一”。

  在当时,这是史无前例的建筑成就,顺德的成功引起全国轰动,各地纷纷派出干部到顺德来,学习顺德人“全县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经验。据悉,礼堂的模型还被送到北京及伦敦世界建筑博览会上展出。

  根据《顺德县志》记载,礼堂建成后,成为顺德县内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凡有县上重要会议、送兵仪式、文艺汇演、电影播放等,均在礼堂举行。

  “我记得我当兵的时候住宿是在礼堂舞台,我们是公交战线,大概有七八百人。住宿第二天早上五点多起床,从斜坡下去沿着环城路一直走到顺德糖厂。”原顺德区纪委副书记、礼堂送兵仪式亲历者黄庆流作为其中的一员,个中经历仍历历在目,“1970年代,曾经在礼堂开了一个省级大会,当时的题目我记得很清楚:‘一批二改三带头’,这个我认为是具有历史性的时刻。”

  礼堂的四、五、六楼则作为顺德县委党校。“1966年党校培训,吃住都在这里,学了五十多天。”时任顺德县大良中区街道办事处主任陈超雄回忆道。

  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整个行程中,顺德是他抵达的唯一一个既非省会又非特区的地方。这一年,顺德人做了三件影响深远的事,在人民礼堂中,他们选出了全国最年轻的县级委员会,平均年龄仅40岁;成立了全县首个“个体劳动者协会”;确立了“工业立县”的战略,全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此年轻、充满活力、天生带有市场基因的“可怕的顺德人”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列。

  其后,人民礼堂在时代中不断改变角色,从大会堂到培训厅,再到展现着顺德骄傲的家电博览中心,见证着顺德人以“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创造一次又一次腾飞。

  

  未来可期

  人民礼堂将升级改造

  如今,人民礼堂是顺德人民的精神丰碑,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历史的洪流中,这座刻画了顺德历史的建筑渐渐地有了岁月的痕迹。

  “大穹顶是拱形结构,拱形结构有侧推力,会把墙往外推。”

  “专家也提出过,怎么跟原结构连接在一起。”

  ……

  大良街道召开会议研讨人民礼堂改造项目,开始了对人民礼堂史无前例的升级改造,曾是最耀眼所在的“薄壳”大穹顶,成为了改造争论的中心。改造专家组讨论的声音源源不断,改造方案也一版一版接续修改。

  “文物修缮要‘以旧修旧’,它原本没有柱子,也没有网架,加柱子、网架都是不行的。他们已经做过很多个方案了。”作为人民礼堂的建设者,梁昆浩提出了一个“破天荒”的方案——在原有穹顶上覆盖一层新的穹顶,待新穹顶成型后拆除原穹顶,使得穹顶在保留原有设计与工艺方案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整体材质置换。

  梁昆浩把这个方案称作“金蝉脱壳”。

  “由于人民礼堂已经建成六十多年,远远超过设计安全使用年限,经过省级权威机构的结构安全性鉴定,按现行的标准判定为危楼。目前,人民礼堂的升级改造方案还没有敲定,尤其是对薄壳穹顶这一焦点结构的处理一直未能形成共识,而周边的基建项目也可能会影响礼堂的安全,因此我们须优先对人民礼堂进行紧急的抢救性保护。”顺德建筑设计院院长陈霖峰及其团队是参与本次人民礼堂的升级改造项目的设计单位之一。他表示,在确保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希望尽可能保留薄壳穹顶的完整性,“这次人民礼堂入选‘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引起更多的关注,集合更多的智慧和资源,使这个历史地标获得更好地保护和活化利用。”

  而后,人民礼堂又将变成什么模样,未来可期。



上一条:跳出粤曲本身,把盛事变好事

下一条:第13期《城市民谣夜》在北滘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