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音符流转 右手人间烟火
加入时间:2023-10-18 09:54 访问量:1837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走下灯光熠熠的音乐舞台,踏上热气腾腾的三尺灶台,从钢琴演奏家跨界成为餐厅主厨,顺德95后海归青年吴绰夫关于人生的抉择,似乎总有一种不走寻常路的倔劲和魄力。
“想要做音乐界里最好的厨师。”吴绰夫曾远赴海外探寻音乐之路,几经辗转后,怀揣着满腔热血一头扎进美食行业。而今,作为扉悦艺术餐厅副总经理兼主厨的他,更是搭起了食材与美食之间的桥梁,为它们赋予生命、赐予故事。
左手音符流转,右手人间烟火,吴绰夫于一食一餐、一厨一味中追寻着自己的诗和远方,在融合创新中勾起食客们味蕾深处的万千乡愁。
负笈海外 寻音乐梦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是一座全民皆厨的宝藏城市,民间厨神遍布乡野,对美食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已深深融进顺德人的血液中。
作为土生土长的顺德人,吴绰夫的成长之路总有美食相伴,父母也深谙料理之道,烧得一手好菜。然而,与许多从小就梦想成为美食家的厨师不同,烹饪的印记并非天生就印刻在吴绰夫的身上。“我从来没有真正考虑过做一名厨师。”因为父母的期盼,在从厨以前,吴绰夫一心一意扑在艺术、音乐事业上。
“我生于一个卖猪肉的家族中,父母却十分崇尚艺术氛围。他们把年轻时未完成的音乐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于是,吴绰夫自4岁半起学习钢琴,初中开始接触中国传统乐器——笙。经过三年的刻苦磨炼和钻研,吴绰夫的笙演奏技艺已炉火纯青,在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并考上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理想与热情,是远航之魂的舵与帆。半年后,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心态的吴绰夫,出乎意料地被维也纳的AMADEUS国际音乐高中录取。不久后,吴绰夫怀揣着成为一名音乐演奏家的梦想,从“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出发,漂洋过海去到“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开启了他长达8年的留学生涯。那一年,他才15岁。
在音乐人才辈出的专业院校,吴绰夫并不出类拔萃,由此产生的巨大落差感让他不得不付出比别人多数倍的精力和时间。“每天6时起床,7时抵达琴房,一直练到晚上9时,其间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而真正睡下休息已是凌晨三四时。”一架钢琴,一条长凳,一双手在黑白键上不停游走,吴绰夫唯有披星赶月地弥补着与同学间的差距,但却从未觉得枯燥乏味。
作为当时学校乃至整个维也纳唯一一个会笙演奏的学生,吴绰夫自然而然成了当地学生的笙演奏老师。在打磨专业课程外,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向感兴趣的国外同学传授吹奏技艺,也多次在慈善演出、音乐交流会等活动中现场演奏,展示这一中国古老乐器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
其间,吴绰夫作为中国民乐手,曾2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更连续2年被邀请在维也纳联合国大厅进行笙独奏演出。他演奏的《挂红灯》曲目,将中国人在外打拼,年关将近渴望返乡的急切心情、归途中的奔波艰辛以及到团圆时举家欢腾的春节场景,通过一个个悦耳的音符演绎在国际舞台上。“无需任何直白的语言表达,音乐即可勾勒整个画面,讲述完整故事,让人得以窥探悠远绵长的中国文化。”以音乐为媒,吴绰夫用民族乐器描绘中国故事,被联合国授予“文化使者”证书。
味蕾深处 故乡未远
在追逐诗与远方的路途中,无论脚步走多远,离开多久,在我们的脑海里,总有一抹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萦绕于唇齿间,一头锁定千里之外的异乡,一头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让人深深眷恋,执着不已。
时光,早已将顺德味道烙印在吴绰夫的味蕾上。深处异国他乡,吴绰夫并不适应当地饮食习惯。恰巧学校有一个学生厨房,里面也只摆放着电磁炉、微波炉和简陋的抽油烟机三样电器,于是,吴绰夫决定亲自下厨烹制,复刻记忆中的家乡味道,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白切鸡、土豆焖肉、红烧肉、秘制叉烧……三尺灶台间,此前从未下过厨的吴绰夫开始在厨房里捣鼓钻研,烹饪出一道道融合顺德技法与维也纳特色的菜肴,借一蔬一饭慰藉舌尖上的乡愁。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吴绰夫难以割舍的故土情愫,从晨间到薄暮,从三餐到四季。“纵使背井离乡,当熟悉的味道涌入口腔,心和胃的反馈会告诉你,到家了。”吴绰夫说。
热爱着,便会投入其中。吴绰夫在一次次实践中提升了技艺,爱上了小小厨房升起的烟火气。此外,他还乐此不疲地为全宿舍20多位同学烹饪美食。“每每下厨,总会吸引嘴馋的同学闻香而至。后来,他们几乎都不去饭堂就餐,有时即使饿着肚子也等着吃我做的饭。”因为煮得一手好菜,吴绰夫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就连学校校长都邀请他去家里做客,交流中西美食。
厨艺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别人的认可,让吴绰夫从专业成绩中规中矩的阴霾中走出来,重拾了自信,也逐渐明晰未来道路——当一名西餐厨师,在纯色的盘子上做菜,就像艺术品一样。
几经辗转,吴绰夫选择到法国蓝带厨艺学院澳洲分校深造,系统学习西餐料理。然而,将爱好变成一技之长,并非易事,特别是烹饪这门手艺,尤需用心揣摩,分寸拿捏。吴绰夫说,优秀的厨师,整个烹饪过程必是心到、眼到、手到、意到,一气呵成。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每个厨师努力奋斗的目标。
学习厨艺好似一场修行,很多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凝聚着百余年的技艺传承。“没有任何捷径,只能多看、多学、多练,在实践中掌握煎、炒、炸、煮、炖等不同烹饪手法,从而提高厨艺。”求学期间,住在远郊的吴绰夫每天坚持5时起床,赶最早一班火车去学校,晚上10时多下课后再赶最晚的一班火车返回郊区,到家往往已是次日凌晨。在火车上看日出旭旭,也在火车上看夜色茫茫,吴绰夫总是时间流逝最忠实的见证者,日日如此,风雨无阻。
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相信努力不会白费,永远保持一颗向上的心,包容所有的一切,这些经历最终会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回报你。”吴绰夫感慨道。
经过两年半的专业学习,吴绰夫先后完成了料理和厨艺管理证书课程,在食材处理的理论和技术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蓝带的课堂中,他发现了美食厨艺和音乐的共通之处,二者均无国界之分,具有无穷的可能性,能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个人风味,留下专属自己的故事,让客人从菜肴中了解厨师,并循着味道“旅行”。
故乡是生命最开始的地方,漫漫一生何其长,无不是归家的旅途。一道美食,一种味道,足以成为游子归乡的理由。2020年,吴绰夫带着一身烹饪真功“归巢”家乡,决心用法式烹饪技巧演绎“顺德味”。
三尺厨房 百味人生
烟火之处,情味人间,三尺厨房,百味人生,一食一餐有故事,一厨一味暖人间。
回国之时,正值疫情期间,餐饮行业深陷寒冬,由吴绰夫父亲创设的扉悦艺术餐厅也不例外。“当时餐厅90%的厨师都离职了,加上我,整个团队只有4人。”于是,并无管理经验的吴绰夫在回国次日便入职扉悦艺术餐厅并担任主管,执掌三尺厨房之余,还要快速适应餐厅的整个运营流程。
新的领域,从零开始,可想而知有多艰难。仅三天时间,吴绰夫便跟着厨师团队学做了50道多菜并出餐。吴绰夫踌躇满志,准备大施拳脚,于是,“学院派”的他在未作中西融合创新的情况下,推出了2套菜单共计算30多道法国菜。然而,反馈不如预期,投诉的声音纷至沓来,给满腔热血的吴绰夫泼了一盆冷水。
“那段时间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只能顶着压力剖析原因,寻求破局之策。”2个多月内,吴绰夫和团队加班加点研究菜谱,不断探索传统顺德菜与法餐的融合创新,在更换了多套菜单后终于赢得了食客的认可。一年后,因为表现出色,吴绰夫晋升为餐厅主厨。
做厨师尤其是做西餐厨师,着实不是件易事。不论时令、潮流更替,厨师们总要费尽心思地创新菜品以满足食客的喜好。殊不知,创新并非天马行空、任意妄为地改变。在吴绰夫看来,厨艺的精进过程,要先“熟”,方能生“巧”,之后再谈创新。他说,为厨者要始终怀揣对食物的敬畏之心,在东方与西方、本土与外来间找到平衡的基点。
食材之于厨师,如笔墨之于书画大师,伏笔勾勒、泼墨挥毫,疏密间皆成趣意。烹饪看似平常的技术活儿,更像是一门艺术,尤需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
“在法国的米其林餐厅旁边都有一个菜园,厨师会挑选最新鲜的食材来进行当天的烹饪。”在吴绰夫看来,顺德菜跟法国菜有非常相似之处,就是追求原味,讲究食材的新鲜。为此,他不断寻找食物之间的巧妙搭配,遵循四季巡回的规律,烹饪极具创意的应季菜品。
一道豉油慢煮牛肋骨经创新融合后,以新鲜的触感挑逗着食客的味蕾。在选材上,吴绰夫在豉油中加入自带鲜味的昆布和木鱼花,调制风味酱汁,用于腌制牛肋骨,使其裹上浓郁的豉香味。烹饪时,将所有食材先真空处理,再采用西餐低温慢煮的技巧,出锅后再淋上焦糖风味的豉油,满足顺德人喜好鲜甜的口味。
经典菜品的还原和开发往往最能体现厨师的烹调技艺,这不仅需要厨师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考验着他们是否拥有不俗的悟性。红豆姜撞奶便是极具代表的一例。吴绰夫选用味道浓郁的黄姜、奶油和水牛奶,通过分子料理技术将食材解构后再重组。红豆沙只取最细腻的部分,口感丝滑,再撒上冰糖姜脆片增加口感层次,不同的味道交融交织,制造了一场舌尖上的惊奇。
创新是西餐厨师老生常谈的话题,从食材搭配到摆盘风格,流行趋势总是变化万千,而优秀的厨师,总能很好地理解甚至去左右它。如今,吴绰夫和团队已经研发出数十道顺德融合菜,“做厨师最重要是做出属于自己的符号,让食客从你做的菜中感受到你的真诚,你的故事”。
撩胃美食,咖啡甜点,扉悦艺术餐厅的菜品透过主厨的想法,像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诗歌,在餐桌上铺陈开来。无论是惬意的午后,还是微醺的夜晚,来这里,一桌二人三餐四季,聆听一曲曼妙钢琴曲,味蕾遇见音乐律动,而逐渐苏醒。
从音乐少年到餐厅主厨,吴绰夫将青葱年华给了厨师这份职业。岁月斑驳,纵使青涩的模样不再,那眉宇间一抹坚毅依然。那个曾经心怀赤忱的少年,如今,仍坚定如初,一如当年。
团圆,是顺德味的根;乡情,是顺德菜的魂。“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厨艺人才,激励更多人士热爱烹饪、学习烹饪。”这是吴绰夫的心愿,他也希望用极致钻研的态度,探源本地食材与文化,以国际视野展示顺德菜中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