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其他资讯 >开在乡村里的社企咖啡厅

开在乡村里的社企咖啡厅

加入时间:2023-11-08 08:45    访问量:682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阳光明媚的下午,位于容桂穗香村的得米咖啡迎来一拨又一拨客人。小雅穿梭于吧台和餐桌之间,为客人端上咖啡、蛋糕,并一一介绍。从分不清餐品、说不出餐名到准确辨认和介绍,小雅工作技能的提升有目共睹。

  得米咖啡坐落于伍威权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内,绿植环绕,舒适怡人。作为容桂伍威权庇护工场旗下社企咖啡店,得米咖啡通过创造社企融合的工作训练岗位、提供就业机会,帮助更多像小雅一样的残疾人发挥能力,助力他们融入社会。

  

  因光而遇,从志愿者到同行者

  

  得米咖啡的“得米”二字取自“顺遂得米”,遂字与穗香村的穗字同音,得米寓意吉祥安乐的到来。承载着美好祝福的背后,有着一段关于公益、缘分的动人故事。

  今年5月,伍威权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启用,打造“农疗+工疗”相结合的助残服务新模式,为精神、智力类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员融入社会,实现就业。基于此,伍威权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的负责人周裕昌表示,伍威权庇护工场计划在基地内开拓社企项目,以企业的标准设计工作岗位和流程,让培训服务更加贴近社会需求,进一步畅顺学员就业通道。

  方向有了,一名志愿者的加入加快了项目的落地。今年26岁的胡晓晴从小热衷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十年前在一场志愿活动中结识了初出茅庐的周裕昌。了解到伍威权庇护工场社企项目理念后,心中有一个“咖啡梦”的胡晓晴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倾注心力将梦想与慈善相结合的机会。双方一拍即合,得米咖啡应运而生。

  为了运营好得米咖啡,“零基础”的胡晓晴特地跑到上海,向上海第一家社企咖啡馆取经。海外留学归国后的胡晓晴曾在上海工作,直到去年回到顺德容桂。闲暇时,她喜欢到不同的咖啡馆探店,也因此了解到一家为听障人士及大龄自闭症青年提供就业的咖啡馆。将上海经验本土化,胡晓晴与团队以得米咖啡为支点展开探索和实践。得米咖啡采用社企化运营模式,通过创造出社企融合的工作训练岗位,促进服务对象发挥潜能、提升自信,为公开就业做准备,并通过工作融入社会。

  十年前是志愿者,十年后成为同行者。胡晓晴表示,社企即社会企业,兼具商业与公益属性。她希望通过经营好得米咖啡,以商业的可持续性实现残疾人公益项目的自我“造血”,推动项目健康持久运作,同时也能依托这一平台与更多人分享社企的理念和价值观。践行社会责任、努力创造价值,胡晓晴亦感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

  

  聚力前行,共建和谐美丽乡村

  

  得米咖啡作为伍威权庇护工场打造的一个残疾人就业实践平台,工场会通过职业培训和职业评估,筛选合适的学员进驻。目前,得米咖啡共有2位专业咖啡师和2位学员,学员主要参与客人接待、出餐、清洁打扫等工作。随着学员能力的提升,得米咖啡将逐步让他们参与饮品制作等环节。

  自9月开业至今,学员小雅对咖啡店的工作越来越熟悉。刚开始,小雅搞不清楚菜单上的餐品,客人问起时答不上来。经过主动提问和学习,如今的小雅能准确认出咖啡师的每一款出品,出餐的时候能为客人进行介绍,还能为客人推介蛋糕,工作技能和社交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小雅的变化,胡晓晴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认为,合作、沟通等软技能的习得,能让学员的就业之路走得更远。她还留意到,咖啡店开业后,让更多残疾人家庭了解到伍威权庇护工场开展的残疾人相关培训和服务,吸引了不少家长前来咨询,降低了前期沟通和服务推广的成本。

  在周裕昌看来,社企是伍威权庇护工场一个重要的窗口,更加多元化的训练项目可以在社企充分呈现。他希望,能够从得米咖啡的运营中摸索、总结一套社企的运营模式和经验,与政府、同行一起分享交流。

  作为穗香村“百千万工程”项目之一,“得米”社企模式在穗香的播种、发芽,离不开穗香村的大力支持。今年以来,穗香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盘活闲置土地为抓手,通过联合社会各界、发动村民参与等形式,打造出穗香党建农融园、伍威权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得米咖啡等特色项目,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凝聚起共建和谐乡村的多元力量。

  未来,穗香村将继续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立足本地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穗香村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下一步,穗香村将继续加大盘活闲置土地、资产力度,特别是加快推进穗香入村公园地块、原新蕾小学的盘活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落地工作。

上一条:省关工委到顺德调研青年创业培训工作

下一条:大良派出所坚持从小事做起,为民服务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