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3-11-10 09:21 访问量:612 信息来源: 顺德城市网
姓名:廖业燊
年龄:23岁
服役:2年
曾获荣誉:“四有”优秀士兵奖章,卫国戍边纪念章
今年建军节,央视军事频道发布了一段视频,让我们看到了解放军边防战士在国家边疆的英勇事迹。解放军边防战士以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行动力,在捍卫国家边界主权中展现了在特殊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彰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坚定承诺。
这样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在顺德人身边也有。
23岁的顺德勒流人廖业燊曾在边境执行任务,于今年9月退役返乡。日前,当瘦小的廖业燊站在城网君面前,一点也想象不出他曾和战友们守卫国家边疆,与外军最近的直线距离只有100米,他们不畏强敌,成功守住了高地。
死练:从“不及格”到“没人能跑赢”
“外公是一名越战老兵,小时候不仅听他讲过战场的故事,更见过他的勋章和证书。”在廖业燊身边,因为有一位上过战场的70多岁的老兵,他从小的记忆就有着战争的硝烟,也埋下了一颗“当兵”的种子。
2021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大二的廖业燊应征入伍。身高体重刚刚达及格水平的廖业燊着实算不上体格出众、条件优秀的新兵。新兵入营在中国西北地区,还没有适应寒冷干燥的天气,廖业燊就遇到了五公里跑这个“拦路虎”。“打好背囊,整整75斤,一场五公里下来简直不要‘再酸爽’。”然而,廖业燊卯着劲往前冲,结果只是“不及格”。
在“一人犯错,全队受罚”的军队制度下,廖业燊承受着双重压力。为了争一口气,廖业燊铆足了劲。在班长的带领下,他开始了“死跑”的训练,每日坚持,风雨不停,在海拔1600多米的营地拼命练肺活量。“新兵入营第3个月,整个排25人,没有人跑赢我。”廖业燊笑着说。
军营靠能力素质说话,过硬的专业素质是一名战士的立身之本。
战术训练作为新兵军事训练的重点课目,不仅能培养新兵吃苦耐劳精神,更是锤炼血性毅力,成为一名真正军人的直接途径。首次面对铁丝网下的泥泞,廖业燊说自己是很抗拒的。“当兵前,我是一个精致打扮的人,但是战术训练要卧倒、匍匐前进,自己与地面‘亲密接触’。”面对杂草丛生的训练场,怕脏,怕被铁丝刮伤,怕练不过被骂,廖业燊犹豫了。为了克服恐惧的心理,班长要求廖业燊在没有佩戴护具的情况下匍匐前进,最后,这个项目成为廖业燊新兵结业成绩最好的科目。“那时候,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大家凭实力说话,都是逼出来的。”
守护:数次完成戍边守防的处突任务
2021年5月,廖业燊所在部队接到任务,前往中国西部,他也成为一名“守边固防”的战士。
刚到西部,部队还是正常训练。但随着时间推移,廖业燊所在部队不仅没有收到撤退的消息,相反,训练的科目变成了对抗训练,自由搏击、专业训练、找目标、打炮弹……没有任何指令下来,但部队里的氛围变得越来越紧张,廖业燊和战友们脑中的那根弦也绷得越来越紧。
边防连队的主要职责是守护边境线,“绝不把祖国领土守小了”是边防战士最庄严的承诺。因此,廖业燊和战友们也成了“和平年代离战争最近的人”。对边境线上的任何动静,他们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战争的来临可能就在下一秒”。
“二级战备状态,一级战备状态。”战备状态的级别总是不停地切换,意味着当时的形势并不明朗。面对外军,直线最近距离只有100米,廖业燊和战友们找好掩体,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一天24小时都不能动,只能躲在灌木丛。”
廖业燊印象最深刻的是,面对外军的一次骚扰,指挥员的头盔松了,掉在地上,旁边的廖业燊看到后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头盔,递给了指挥员。然而,廖业燊刚转过头,意外就发生在那一刻,他被外军扔过来的石头砸中脑袋。“当时没感觉,只想着完成任务,归途的路上,头越来越痛,还流血了。”廖业燊说,指挥员不仅是战友,更是一支队伍的“中枢大脑”,保护他不受伤害也是自己的责任,“在战场上,他比我们更重要。”就这样,廖业燊曾与战友们数次完成戍边守防的处突任务,果断采取行动,守住了我方的高地。
廖业燊说,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大舞台,既能培养出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优秀品质,又能为自己提供更多成长成才的机会。现在面对问题,自己不会再茫然失措,经历了那么多艰辛,没有什么能与当兵的苦相比。
虽然刚刚脱下戎装,但廖业燊有了二次入伍的想法,希望戍守边疆续写光荣与梦想,“心底的热血一直沸腾,我要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炯炯有神的双眼仿佛透露出一股拼搏向上的力量,饱蘸着对军旅生活的热爱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