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顺德区伦教街道永丰村养殖池塘改造提升项目养殖基地的尾水正由专用管道向沉淀池汩汩排出,另一旁的生态净化池里,生态浮岛上的水生植物郁郁葱葱,不时吸引了觅食的白鹭停留栖息。眼前水清鱼肥的景象让养殖户陈建秋眉开眼笑,“养殖尾水治理确实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民生好工程!”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农业农村局深入扎实开展学习,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实际工作成效检验学习成果,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针对养殖户提出的养殖尾水治理“痛点”,落实顺德区“以水美城,以水兴城”战略部署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要求,按照佛山市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快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工作,通过推广“三池两坝”养殖尾水治理技术,让水更清、鱼更肥,治好了让养殖户的“头痛”。
降本增效提质,养殖户为尾水治理民生工程点赞
陈建秋的养殖池塘面积数十亩,以生鱼(乌鳢)养殖为主,养殖尾水治理一直是令他头疼不已的问题,“以前的水质确实令我头痛,养殖尾水排到河涌,我们又从受养殖尾水污染的河涌抽水养鱼,水质不好,鱼容易生病,产量上不去,容易亏本。”
养殖尾水中还有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磷等污染物,尾水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进排不分”不仅会使养殖水域环境恶化,还会导致鱼类暴发疾病甚至大面积死亡,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和养殖产品质量及产量的“双降”。
冯锦璋是广东顺控市政投资有限公司运维总监,也是永丰村养殖池塘改造提升项目的负责人。站在沉淀池和生态净化池之间的过滤坝上,冯锦璋向记者介绍了“三池两坝”养殖尾水治理技术的“神奇之处”。
“三池两坝”指的是沉淀池、曝气池、生态净化池和三个池之间的两道过滤坝。“三池两坝”技术净化尾水实现了池塘养殖尾水“进排分离”,使得养殖水质得到了处理与净化。同时,通过生物处理手法,有效降低养殖尾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使得水质达到《广东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的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限值二级标准,水体可直接排放或回用。“水质治理后,鱼苗的发病率降低20%,减少用药成本60%左右,实实在在地为养殖户降本增效。”冯锦璋说。
“三池两坝”的技术效果已经在陈建秋的养殖池塘得到了验证。“养殖尾水治理后,水质变好了,鱼少生病了,我们养殖用药成本也大大降低了,产量也提高了,真是要为这项民生工程点赞!”陈建秋伸出大拇指为顺德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比了个赞。
按时保质保量,年度立项工作任务全部完成
目前永丰村已经完成了231.46亩池塘改造。伦教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郭根基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因地制宜优化养殖空间,实施清淤、挖深、塘形改造、固基、护坡等工程,对照美丽渔场建设标准打造更加规整、网格化的养殖生产池塘,让更多的养殖户和陈建秋一样得到实惠,同时通过推动水产养殖业生产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优质型方向转变,实现渔业绿色、健康发展,打造水清岸绿的绿美顺德。
养殖尾水治理不仅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还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机遇。冯锦璋介绍,接下来还将探索打造乡村旅游、垂钓等生态项目,实现进一步活化“尾水处理区”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降低农民负担,促进村集体创收的目标。
实施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工作是实现渔业绿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举措。根据市、区两级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顺德区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全区近15万亩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任务,今年更是把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纳入区2023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2023年,顺德区养殖池塘改造任务为32000亩,涉及9个镇街36个项目。截至目前,顺德区已完成所有项目立项工作,年底前基本全面开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的探索,顺德养殖池塘改造已经建成了一批典型项目,如顺德区优质草鲩产业园均健农业“人工湿地+三池两坝”尾水处理项目、生生农业集团海心沙项目及伦教永丰示范点项目等,并形成了区属国资公司“代建+运营”模式和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五统一”等经验做法。
接下来,区农业农村局将积极推动全区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改造任务,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检验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实,实现顺德乡村的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