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05-11 14:43 访问量:1779 信息来源: 百科知识 2024年8期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流传着一个关于书的美丽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一位名叫乔治的勇士只身战胜了恶龙,解救了公主。为了感激勇士,公主将一本书作为礼物赠与乔治。因此,在当地,书籍也成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
当然,书籍不仅能展现勇士挥剑斩龙的勇敢,还能承载更多丰富的精神力量。比如,读古典诗词时,读者会与诗人深沉热烈的情感共鸣;读红色经典时,历史人物的爱国壮举常令人热泪盈眶。可以说,阅读的过程并非冷冰冰的识文断字,而是以共情的方式感受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境遇,我们的思绪和情感会慢慢融入其中,沉浸于书籍构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因为共情,我们才能“有温度”地阅读。
什么是共情
“共情”一词源自德语单词“Einfuhling”,最初被用于描述个体对艺术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内心状态。从心理学视角看,共情是指能够体验到他人的感受,并且能被他人情绪感染的能力。共情可以分为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大类。认知共情表现为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以及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和判断,而情绪共情是指对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的共鸣。情绪共情可以看作认知共情的深入,是对情绪状态判断推理后所产生的感同身受的情绪反应。
从人格特质的角度看,共情可以分为特质共情和状态共情。特质共情是指个体一以贯之、相对稳定地共情他人的人格特质或一般能力。状态共情是指由情境引发的、个体想象或者观察到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后产生的共情反应。在阅读的情景中,特质共情意味着读者会将对某个人物的感受与自己以前的经历或未来的目标联系起来。比如,当读者试图理解某个书籍中的人物时,往往会联系自身推断人物的想法和感受,从而理解书籍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图。状态共情更多地表现为阅读时由阅读内容本身引发的审美感受和叙事感受,进而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情体验。
为何会在阅读时产生共情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模拟”是阅读引发共情的重要潜在机制之一。根据社会经验模拟理论,阅读书籍文本产生的模拟体验会引发并增强读者的共情体验。
从文本内容来说,读者对阅读内容的模拟就是在大脑中构建文本中描绘的场景和事件的同时,模拟角色的情绪,这是一种状态共情。因此,不同性质、类型和风格的书籍文本会导致读者产生不一样的共情体验。例如,当读者阅读虚构性的文本(如小说、寓言)时,文本中人物的虚拟身份特征会降低读者对人物的防御性,从而导致一种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沉浸,进一步增强共情体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具有情感主题的文学文本比描述性的文学文本更容易唤起情感模拟,也会令人对文本产生更多思考。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人们在阅读时会发生自我模拟,这一模拟过程往往与特质共情有关。首先,当读者可以意识到并理解当前文本中的特定情绪内容时,自我模拟便产生了,这将唤醒读者特定的情绪体验。其次,读者会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作品进行评估。例如,通过进行道德评价有意识地选择是否理解角色的处境。站在道德的立场上,当读者认同角色的行为时,就更容易与角色拉近距离,产生模拟感,进而与之共情。
从大脑神经机制来说,人们阅读书籍的整个过程涉及复杂的脑区活动。内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回皮层以及位于大脑后上部的颞顶交界处都与推理文本角色的内心活动、行为模式等社会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由于这些脑区与能产生共情的脑区有较多重叠部分,也加深了阅读与共情体验的联系。
共情如何影响阅读
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的共情体验大部分来源于对文本内容和角色的模拟。读者对文本的共情水平越高,对于人物的想法和感受的推断就越细致,而这样的推断会增加读者对于角色的理解和认同, 进而促进对文本的理解和反思,甚至内化人物角色的行为,并将其模拟转化为自我的行为倾向或行为表现。
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如果读者被文章中父亲的举动深深打动,便会勾起自身的相关回忆、经历,从而加深对亲情的理解,获得更加深刻的亲情体验。因此,共情式阅读也是一种非常有效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共情,就像一座连接读者和书籍的桥梁,使读者能沉浸于阅读的乐趣。在这个春天,第29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让我们轻轻地翻开手边的书籍,与文字共情,感受书中的融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