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古建魅力,顺德这场活动“有文化”
加入时间:2024-05-24 08:53 访问量:1173 信息来源: 顺德城市网
近日,顺德区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协会联合顺德区土木建筑学会组织会员参观杏坛昌教大宅门和逢简村“大三巴”牌楼文化营造项目,学习优秀历史文化,以文化元素赋能“以水兴城”,建设岭南水乡文旅高地。
参观团一行首站来到昌教大宅门,即黎氏家庙及民居群。黎氏第二十六代子孙黎群远为参观团详细讲解了大宅门的由来。
据介绍,黎氏家庙为黎兆棠(1827-1894)【字召民,顺德昌教乡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官至福建船政大臣】于光绪八年(1882)辞官归家后所建。整座建筑三间四进,基础为白色花岗岩石,青砖筑墙。两侧有白色花岗岩石包台,砖木石构件,上均有雕刻,题材有人物及鸟兽,内墙有壁画,都极有研究观赏价值。
黎氏故居大宅门,外观朴素,细节处却是极为精细,有数据显示,宅内共有九十九道门,门门相通,宅子内仍保留了大量的木雕、砖雕、灰雕。该建筑是岭南地区所少见的、形式独特的清代民居,为三纵三横的建筑布局。参观者纷纷惊叹当年建筑结构设计得如此精巧华美。
逢简小学“大三巴”纪念堂是逢简村一个标志性建筑,它见证了这个村的沧桑变化,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这里曾经做过乡公所、大队部以及小学校舍。
为了能够把这一逢简标志性建筑保留下来,逢简小学开展“大三巴”纪念堂保育。该项目加固改造设计负责人刘文辉高级建筑师向大家介绍了项目的技术特色,如何更好把经适度修整粉刷的“大三巴”修旧如旧。
穿过窄窄的门洞,由六片剪力墙和顶板组成的门框,是门楼加固的重要构件,造型为极简的现代手法,谦逊地紧贴着老门楼,形成新旧和谐又清晰可鉴的整体,新门楼以清水混凝土浇筑,采用了特制的钢模和混入逢简河泥与瓦砾的特制混凝土,使门楼这一乡村传统建构融入不可复制的家乡基因和鲜明的当代气质。门楼前方是一个略微下沉的梯形广场,右侧是“民兵营纪念馆”,可与下沉广场的“池中”景物互动。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通过组织此次参观交流活动,希望能够加深市民对顺德本土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且近距离领略特色建筑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