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06-24 09:30 访问量:1597 信息来源:
责任者:陈晓卿著
索书号:I267/10759
这个年,总算胖完了。
不管你是吃上了摆满燕鲍翅,名字却朴实无华的广州盆菜,还是鸡鸭鱼肉全都要有的福建家宴,每逢过年胖三斤。中国人的灵魂密码里最深的执念就是回家过年,而中国人的味觉密码里最执着的便是“家的味道”。
不管爸妈的厨艺有多么一般,总是能让你不远千里,长途夜袭,只为验证自己的记忆。我们对美食的理解充满了个人的情感,每个人都站在自己建立的食物鄙视链的顶端。这种归属感牢不可破,更没有一个人的老家可以被称作“美食荒漠”。
这个观点,声名远扬的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老师曾反复说过:
食物承载着记忆,见证着岁月,它是属于个人的。
美食的终极意义在于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非常主观的,有时候和食物本身相关,有时候和生活经历相关,吃家常菜得到的满足感,吃燕鲍翅并不一定能得到。
能这样简单透彻地说出这些“人生知吃思”的人,体重应该都不会太轻。
他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人间饿爸”,以强劲的扫街嘴实力,拍出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和《风味人间》《我的美食向导》系列作品。
过年离不开吃。本次过年的“年味”有一半靠的就是陈晓卿老师撑起来的。
他的最新散文作品《吃着吃着就老了》让我们在返乡的路上、子夜的鞭炮声里重温记忆里不散的味道,最新本人出镜的纪录片作品《我的美食向导》也在春节期间连更三集,让我们和他一起大江南北地吃。他就是本次过年的“年味劳模”。
时间不停留,已经在返工,我们能把握的事就是一起吃点好的。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的人,对陈晓卿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他吃遍南北东西、看到食物就两眼放光的“扫街嘴”形象,总能让人看到发自内心的对食物的热爱。
在大江南北的城市旮旯角里,你可能都会冷不丁地看到一家“舌尖推荐”的小饭馆,提醒着你这个男人也来吃过。
冯唐说,晓卿是最好吃的人。罗永浩则在这本书的推荐序里盛赞陈晓卿:“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这个外出吃饭曾经很凶险的世界。”
但成为一个吃货的道路并不平坦。陈晓卿并不是一开始就一心扑在“吃”这件事上的。他曾羞涩地说,爱吃这事一度让他觉得有些可耻,追求美食,更是件难以启齿的事。
在年轻时候,他拍过许多充满人文关怀的严肃纪录片。关心广西山区儿童教育的纪录片《龙脊》,才是他真正的出道之作。
后来在央视拍摄人文类纪录片,因缘结识许多老派文化人,比如三联的沈昌文先生,他们吃起饭来颇有“雅舍谈吃”的风度,他才在耳濡目染下走向“吃”这条路。正如沈昌文先生在饭桌旁谆谆教诲所言:“喜欢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只要是和人类本能相关的事情,都不应该是羞耻的。”
“吃”是一件厚积薄发的事。他曾在自己的非智能手机里,用屈指可数的数字键,顽强键入有关餐厅的备忘,最多的时候,存到了四五千条,以一己之力成为了朋友们的大众点评。
罗永浩在推荐序里说,朋友们到了哪儿拿不准要吃什么,就发一条短信给陈晓卿,他马上就能敲一大堆文本过来,去哪家餐厅,订座电话是什么,必点菜和避雷项目,事无巨细。他就像守候在饭桌旁的“快乐饲养员”,不管在不在你身边,总是希望你吃得更香。
一个好吃的人终能创造出好吃的作品。后来的陈晓卿不仅拍出了现象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让“吃”这件事登上了大雅之堂,还笔耕不辍,用暖乎乎、香喷喷的文字封存起记忆里那些独家的味道。
罗永浩说,《吃着吃着就老了》这本书让他看到了一个《舌尖》和《风味人间》背后的陈晓卿,一个在纪录片里无法大胆宣扬自己的美食观点、宣泄幽默感的陈晓卿。在这本书里,他尤其钟爱那些关于“烂餐馆”的回忆。
作为一个经历过贫瘠年代,也经历过乏善可吃的北京的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关于美食的理念是别具一格的。这也使得他总能与我们吃到一起。
在美食家还在搞“垂直品鉴活动”、颂扬“高级料理”“Fine dining”“官府菜”的时候,陈晓卿率先开辟出了一条野路子,开启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吃”的“大嘴吃四方”道路。在他的带领下,你可能会诧异发现,你家旁边的小苍蝇馆子终有一天也能与“××集团”“××楼”比肩。
在《吃着吃着就老了》这本书里,陈晓卿把自己珍藏的独家味道都掏了出来。在跨越每个阶段的人生代表菜里,他写的要么是再家常不过的故乡滋味,要么是城市旮旯角里让人感觉到“生活如此真实”的江湖味道。没有名贵食材,也没有复杂料理,怀念的永远是“人间烟火气”。
他说:“周婆婆跷脚牛肉开到北京的那一天,本着‘学习不过夜’的精神当晚就赶过去跷脚,我最喜欢的正是那‘跷脚’二字,那种闲适,那种恣睢,正是我内心向往的东西。”
他说:“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从来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而是菜市场。只有在菜市场,还能从一些地域性的物产上,分辨出城市不同的风貌。”
在他记述的最离奇的找食物经历里,成都最好吃的重庆小面居然是在一家重庆人开的连锁足浴店里——“清一色都是重庆师傅。”
爱吃的人也总是百无禁忌,吃得生猛,在不同的地道“口味菜”中自由切换。在井冈山,他吃着把老板娘都辣哭的辣椒,还直呼“好吃”,要的就是这种不为任何人妥协的舌尖感觉。
如果把烹饪比作江湖,我最喜欢的厨艺高人当如风清扬——背负绝学,遗世独立。他们做的菜永远是小众的:有性格,意气风发,绝不会考虑劳什子评委渐渐迟钝的味蕾和已经退化的牙齿。
我永远没有办法离开街边小店的气氛,我依然觉得美食的终极目的,是让人在进食过程中感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幸福。这种幸福感是非常主观的,吃家常菜得到的满足感,吃燕鲍翅并不一定能得到。
正是对日常食物了解得越多,越能自信地当个“扫街嘴”,在弥漫着酸笋味道的空气里,传递至味在人间的美食哲学——“美食不是小众的,它藏在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里。”
食物承载着记忆,见证着岁月,每个人的性格、偏好、经历过的时代,无一例外地遗落在我们饮食的DNA 里。菜单往往会暴露人的一切。
在这本掏心掏肺掏胎记的散文集里,陈晓卿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从儿时的故乡滋味、年少时的游子乡愁、进京务工人员的首都记忆,写到大江南北的人间至味,将一个吃货的一生所爱都写了进来。
“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只有当你远离它,才会发现它的美好,就像月饼,就像故乡的月亮。”回首漫漫人生路的饮食记忆,往往最简单才最有滋味。
承载着千里之外游子乡愁的东西,无非是外婆家的糯米粑粑、父亲最爱的六毛钱缸贴子、老式浴池里“有钱人”才吃的“弯腰青”、包裹着故乡春天滋味的芥菜花……无比日常,无比简单,无比怀念。
即使成为一个职业与美食打交道的人,最热爱的依然是府右街的那一口“不正宗冷面”。即使遭遇排山倒海般的冷嘲热讽,陈晓卿老师却始终宣告那是“此生挚爱”。在那口冷面里,吃的或许是回忆:
在这里,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了记者,从青年到年过半百。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中许多重要的时刻。超过一千次的就餐经历,也足可以覆盖我一年中的每一天。
如果还有什么东西比回忆更好吃,那或许就是“人”了。
常常自嘲“我姓陈,吃人陈”的陈晓卿老师常把“吃人”挂在嘴边:
吃什么以及怎么吃永远不及和谁吃来得重要。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六十篇的饮食随笔,总能看见那一个个好吃的人。食物见证着爱情、亲情、友情,寄托着每个食物背后的人的用心。吃着喝着聊着,就老了。
记忆里的好吃场景,总是环绕着苍蝇小馆子里老六常挂嘴边的“家常话”,没有什么思想成本,想来却有些许禅意;是在沈公主持的文化人饭局里蹭吃蹭喝,感受北京文化圈的吃喝有道;也是和许多服务员、店小二结下的深厚革命友谊,在府右街的冷面店见证那里的服务员从相亲到结婚的过程,在天宁寺山门前的卤煮店,见证小郭从一个外地务工人员变成卤煮店老板的打拼。
人生最难得的就是一起吃饭的人。和真朋友坐在餐桌前,酒饭才最有滋味。
最温暖的文字永远献给那些饭桌旁最可爱的人。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有时,通向美味的路并不需要太过复杂。跟着陈晓卿一起吃点好的。
(转自豆瓣,作者: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