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06-24 09:39 访问量:1799 信息来源:
责任者:库索著
索书号:I267.1/4191
离岛为了吸引外来人口,做了很多努力。在海士町,有一种叫做“原体验”的活动,让新上岛的人尝试采摘艾草做茶、种植红薯、给牛准备饲料等当地的生活和工作。
这种“原体验”给来过的人制造着记忆,历久弥新。 有一些人因为这些体验留在了岛上,一些人则带着怀念离开。留下的人只不过找到了快速留下来的理由,离开的人却并非永远离开,他们会在某一天回来,也可能会以其他方式与离岛发生某种关系。 就如同本书的作者库索,去过了离岛,数度体验了离岛上的“异文化”生活,见到过许多不同的人,听到了无数故事。即便离开,也必然在离岛上留下了一些什么:遍布的足迹,独特的记忆,还有,这本书。
1.如果此生可以去寻找一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该是多浪漫的一件事情,又是多奢侈的一份自由!出走需要勇气,尤其是背离大多数人当下的生存样态,远离物质享受,选择一个安然恬静的角落,过一种只需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至少,这是我的向往。
刚刚拿到《离岛》这本书时,翻开扉页率先看到了多张记录离岛风光和岛上人生活状态的照片,诸如福江岛生长多年的竹林和挖竹笋的人,左渡岛田畴里静立的朱鹮、集落里的能剧表演,海士町宫崎家的枇杷树和秋千,荡秋千的孩子的笑脸……我以为我已经一只脚迈出了现实,马上就要跟着作者去一趟世外桃源。怀着这样的期待开启了阅读。
逐页读下去却发现,这里不光有岛外人梦中的桃花源,更有许许多多岛上人的沉甸甸的人生。于是,在哪里,过怎么样的一生,就成为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去思索和感触的一部分。而所谓的离岛桃花源,大抵像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如果打定了要进这座城,就得丢掉一切幻想,做好全然的思想准备。”(钱钟书)
2.离岛是指日本主岛以外的岛屿。日本是一个由岛屿组成的国家,主岛有五个,即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冲绳。除此以来,还有很多其他的岛。这许许多多、大小不一、不被人类目光聚焦到的小岛,统称为“离岛”。离岛大部分都是无人岛,少部分有人居住,有人居住的离岛迄今约有416个,人口合计约61万。
离岛相对于本岛来说,代表着偏僻与隔绝,同时也是很多岛外人眼里桃花源一般的存在。在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离岛还是“逃离”与“回归”这两个词语共同指向的终点。厌弃它的人视它为流放之地,爱它的人则视它为天堂。后者就像移住在海士町,目前已经是四个孩子妈妈的宫崎美穗:“一个人如果认定眼前的生活即是理想,那么无论它在外人看来多么兵荒马乱,她也能够总是面带笑容注视着它。” 不论是逃离,还是栖近,都是一种意味深长的选择,是对理想中的生活方式的探索。任何一种探索在一定意义上都意味着冒险。每一种选择里都有说不完的前世今生,像一瓶五岛滩的自酿酒,摇晃着一个又一个亮闪闪的、光怪陆离的、堂皇的、孤独的生活面向。
在《离岛》这本书里,我读到了每一种选择所包含的爱与不爱,取舍与得失;同每一种选择伴生的无奈、艰辛、执着、坚守与希望;以及,每一种情绪和情感倾向背后的“说来话长”的故事与结局开放的、未完的人生。
作者库索用三年时间走访了离岛,与不同的人交谈,在岛上体验生活,写下了详细的调查笔记。可以说这些文字撕掉了离岛之外的人对岛生活的标签式初印象,离岛既不像想象中那么好,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差。 “住在岛上的人,过的不是世外桃源一样的生活,充满了非常艰辛的生活实践。” “实践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常会被人断章取义地认为十分容易,事实上,在一个选择过剩的现代社会,它充满了舍弃的困难。” 离岛的确荒凉,交通不便,老龄化严重,人口凋敝,农业和渔业衰落,传统艺能后继无人,物资供给要靠自给自足甚至物物交换。离岛又的确安闲自在,可以拥抱美丽的大海,连空气都很美味,自然丰裕,人与人之间有彼此信任的紧密纽带,可以尝试启发和探索式教育,让自己小小的梦想在这里落地生根……离岛甚至是通往未来的路径和昭示。
从行走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本笔触细腻的旅行札记,是带有明确目的、经过策划的寻访,同时,又不尽然出自提前的设定,途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不期而遇。绵绵密密地讲述,虽然没有什么大开大阖,但是很令人着迷。 离岛的寻访之旅不是走马观花,是实实在在的交流和体验。尤其是在福江岛下村家住宿并体验挖竹笋、割野菜等农事,在海士町宫崎家体验岛生活,尝试插秧、修葺荒山、钓鱼,这两段经历一段沉重,一段明亮。下村阿姨是土生土长的岛上原住民,一生没有离开小岛,她勤勉地劳作,小心维护着作为一个女人的尊严。这辈子,她一定厌倦透了没有爱情的婚姻。如果能重来,真希望她有尝试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做一个独立的单身女性。可是谁的人生能重来呢?也因此,下村阿姨那一趴,最令我动容。仿佛是,小岛限定了她的命运。
3.全书看下来,有几重阅读视角。
(1)一次寻找桃花源的旅程。这个角度主要是猎奇。
和没有登岛时的作者一样,对于没有去过日本离岛的人来说,想要迫切知道离岛究竟什么样,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是不是有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人口老龄化和走向迟暮的城镇化进程,令人疲惫的社畜生活,食品安全报警,教育内卷,越来越压抑的内心,凡此种种都呼唤着一种出走和背离,城市人或许会不停追问,单一的价值取向何时才能够被打破? 从古至今,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细节,始终在演变。总有一天,我们会选择与今天的模板不一样的方式去生活。离岛之上,有没有答案?带着一些期待,带着一点预判,作者走进离岛,读者走进这本书。
书中细细描写了离岛上的多样化生态和多元价值,富有启示性,也存在各种可能性。人生不止一个选项,想让它充满养分,还是只做轰鸣机器上的一枚齿轮,终日被时间追逐,会有那么一天,这是可以选择的。
这第一层面主要凸显了外人眼里离岛的美好,以及为何美好,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2)一次深入离岛的探访。真相等待被揭开。
每个岛都不尽然相同。 五岛列岛曾经是历史上“禁教令”时期(17世纪—19世纪)基督徒躲避官府镇压秘密聚集和生活的地方,如今与之相关的教堂等遗存所在地被认定为“潜伏基督世界遗产”,五岛渐渐被外人所知,慕名前来的游客日益多起来。
左渡岛为了一只鸟的生存,整体调整了生态环境,推行环保型农业,杜绝农药的使用,在稻田里修建鱼道和生态池,为朱鹮打造一条食物链——使泥鳅、田螺和青蛙等极大程度地繁衍,确保朱鹮有足够多的食物。所以朱鹮在这里复活,才不是一个神话。
左渡岛上还有走下“神坛”、与集落共生的民间戏剧舞台,并打破性别禁忌,让女性表演者登台。
隐歧岛上的海士町拥有超高人气,随着越来越多年轻移居者的到来,它更像是“幻觉一般的人类乐园”,最接近岛外人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真正的旅行,不只是观光,要把人们带进故事,自己也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旅途中,遇到一些人,聆听和讲述他们的故事,自己的故事也蕴藉在这一场相遇里。看作者如何与离岛上的人、风物、美酒、美食相遇,在最初的单纯好奇之外,还有哪些深度故事和人生,像一本本陌生的书籍一样缓缓地被打开。
原来,离岛上的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留下来的人或许出于无奈(下村阿姨)。回归的人或许出于暂时的休憩(开青年旅馆的福本),随时准备再出发。岛留学生把这里当成是人生加油站。新移民把这里当成人生试验田(宫崎一家等)。 不论是哪一种选择,都不可复制。回到知夫里岛创业的川本,厌倦了东京毫无意义地埋在文件堆里的工作,回到故乡,养牛,同时经营着岛上唯一的咖啡馆。对他来说“养牛是工作,咖啡馆是爱好。” 亚纱美开起了一个人的出版社,一年只出一本书。这两个人的选择都有偶然性,与成长背景、个人际遇分不开,而且他们选择做的事情都有极强的个人属性。在自由和放养中成长的宫崎家的小男孩阳太,热情、活泼,他的教育方式同样不可复制,连作者都说:“在这个小岛上,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阳太,在许多家庭里,也有和城市里一样每天沉迷于游戏的小学生,也有从8不去海边和山里的小学生。阳太是个少数派,他在一个没有电视、没有游戏机的世界里成长着,大海、后山、秋千、枇杷树和生火成为他的乐趣,他是一个正在自然中成长的孩子。阳太成为这个岛上的特例,完全是因为宫崎家也是少数派。” “在岛上生活了一些日子,那些文艺青年想象中的离岛和农村生活已经在我脑海里灰飞烟灭,我确信了我无法胜任农业生活这件事。我意识到,‘诗意地栖居’这个词语正以最大的偏差误导着城市人,而那些真正栖居在小岛上的人们,与文艺青年的诗意相距甚远,他们只是在认真劳动。” 这个层面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离岛的纵深,看到美好之外的差异、问题和困难,看到任何问题都是复杂的,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3)旅行的视角。
读者从作者的文字记录中探究什么才是真正的旅行。作者也在行走的途中观察、聆听、感受和思索着旅行的意义。
真正的旅行绝对不是走马观花般的地标式打卡、购物和吃吃喝喝。作者进行的体验式旅行,与当地人接触和交往,更能触及精神和灵魂。
“有趣的旅行,在网上是检索不到的。” 作者在遇到志在改变日本人旅行方式的美国导游Will之后,不无感慨:“你必须要亲自站在那里,才知道会遇见什么人,通过和这些人交流,才知道有什么故事,被这些人带去了一些意外的地方,才知道这片土地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样的开篇像点睛之笔,揭示了整本书的创作思路。此后,作者便用行动和笔,践行了这番话。翻开书的每一页,每一处细节和每一次感悟,仿佛都在说“不虚此行”。
“我终于理解了何谓离岛之旅:这是一趟鼓励旅人与自己对话的旅程。” 通过无数次对话,使得旅行有了倾听和被倾听的可能性。作者在倾听中完成了记录与感受,在被倾听者身上发现了无数光点,获得共鸣或者受到启发。旅途中,不但看见了别人,也重新发现自己。
看见苦难,就增加克服苦难的勇气,因为世上不止一个人身处苦难而不放弃。看见幸福,就增加追寻幸福的信念,因为幸福真的有具体的模样。行走,也为了人生再出发。
试问,我们的下一次旅行,是否可以如作者一样暂时地忘记尘劳、放下防备与偏见,触摸一个地方的肌理,真正地去看去听去感受?! 走遍世界看透一切,回归初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4. 《离岛》就像是一部充满细节的文字“记录片”。
巨细靡遗的书写,有一种镜头感,让没有机会去离岛的远方读者可以身临其境,与作者一道与那里的人、事、物相遇。 每个人生都独一无二。
同样是海士町的移住者,他和她的故事那么不同,同样是岛留学生,他和她的轨迹那么不一样。作者写了每个人的来处和可能的去处。当然作者也没有办法预见岛生活的所有可能性,她离开宫崎家的时候会感慨:“我很想拥有一台时光机,我特别想看一看宫崎家的未来:对鬼灭和姆明一无所知、没有玩过SWITCH和手机游戏、没被冰可乐和巧克力征服的孩子们,在二十年后会长成什么样的大人呢?” 作者通过她的寻访文字、旅行札记,描摹出离岛的真实生态:有机。不尽完美,也有无限希望在生长。像书里阐释过的“知道花”和“与风与土”。
*知道花——源自日本能剧大师世阿弥的艺术理论,“知道花”意思是持有花之种子的人,一定得知道如何让种子开花;适应自然命运的起伏,不断努力,等待成功,知道因果之花。也寓意,离岛上的人,一边摸索生存方法,一边寻找精神上的归宿。
*与风与土——在海士町创业的一家公司的名称,寓意好风会把好的种子带来,在恒久的土地上长出崭新的果实。
(转自豆瓣,作者: 北冥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