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摘 生活资讯 经  济 健康饮食 科技数码 家庭教育  
 
首页 > 报刊文摘> 生活资讯 >早春二月“龙抬头”

早春二月“龙抬头”

加入时间:2024-07-12 20:25    访问量:1079    信息来源: 中学生博览 2024年5期

  随着农历正月的结束,热闹的春节气氛逐渐归于平淡。“二月二”的到来,似乎衔接了一点儿“年味”的余韵。现代人看来,它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节日,但不少地方却保留着特定的民俗,并且常常与“龙”相关,为这一天增加了特殊的仪式感。为何说起二月二,总是与“龙抬头”相关呢?

  中和节里半春天

  “二月二”作为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唐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月的最后一天叫作“晦节”,又名“晦日”,隆重程度不亚于大年初一。人们在水边举办宴乐,泛舟吟诗,祈求平安无灾。晦节还有“送穷日”的别称,各家扫除垃圾扔掉,意为赶走穷神。

  到了唐德宗贞元五年,朝廷下旨取消“晦日”庆典,将庆祝挪到次日的二月初一,取名为“中和节”。此时正值春意渐浓,农民开始耕作,节日也洋溢着浓厚的助农色彩。百官向朝廷进献农书,皇帝则赏赐给大臣精美的镂雕象牙尺、木画紫檀尺,勉励他们秉公执法。民间各家各户互相赠送装有百谷瓜果种子的青囊,村社共同酿造宜春酒,祭祀春神勾芒。

  中和节次日的二月初二,人们外出踏青、采摘野菜。白居易在诗里写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这一天在唐代又名“迎富”,正和“送穷”对应,各家将在野外采集的蓬叶供在门前,以此迎接财神。宋代仍然流行在二月初二春游踏青,将这一天叫作“挑菜节”。

  观星共祝龙抬头

  到了元代,“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终于普及开来。这条抬头之龙在哪里?其实,它藏身于浩瀚天宇之中。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已经观测到了它的活动规律。

  今天通用的天文学术语源自古希腊时期,将星空里恒星的组合称为“星座”。中国古人则有不同的划分方式,叫作“星官”,临近的星官组合成“星宿”。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共分为二十八宿,其中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合称为东方苍龙七宿,组成一条昂然飞腾的巨龙。在北半球的冬季,苍龙七宿隐于地平线下,当春分节气来临,它们自角宿开始在夜空中升起,也就是俗称的“龙抬头”。

  怎么确定苍龙即将抬头?观测北斗七星即可一目了然。春季来临时,北斗七星的斗柄东指,正指向苍龙七宿中象征龙角的角宿。陆游有诗句“我欲挽住北斗杓,常指苍龙无动摇”,以此祝愿永远四季长春。苍龙七宿的升起,标志着地气和暖,春雨普降,大地生机盎然,也正符合古人心目中对龙行云布雨的想象。民间有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因此,对“二月二”的庆祝,折射出农耕社会对风调雨顺的向往。古时北方农村还有“引龙”习俗,从家门外向河沿撒一条灰做的龙形,头朝河水,意为送走“懒龙”,再用谷糠撒一条方向相反的龙形通到家中,希望引来保佑庄稼丰收的“金龙”。

  美食迎龙驱百虫

  古人认为,“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在二月二要用燃烧的火把熏烤房子墙壁,叫作“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相关食俗也和震慑害虫有关,北方常在二月二吃炒豆,将黄豆泡过后下锅爆炒,加点儿白糖调味,熟透的豆子在热锅中“噼啪”爆响,他们认为这声音可以惊走害虫。也有的地方在二月二吃油炸糕,叫“熏虫儿”。

  不过,人们最熟悉的二月二节令食物往往直接和龙相关。用春饼层层卷起各种肉和菜,形如鳞片,叫“龙鳞饼”,油煎凉粉块也叫“龙鳞”,细长的面条叫“龙须”,饺子叫“龙耳”,馄饨叫“龙眼”,油炸馓子叫“龙骨”,卤猪头肉直接成了“龙头”。这些以龙命名的美食寓意“唤龙”,把龙叫醒,为大地带来春雨。

  西南地区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过二月二时,因为日期和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较为接近——古时叫“春社”,是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将庆祝二月二与过社日基本合二为一,享用节令美食“社饭”。将野生的蒿菜、胡葱洗净切碎,和腊肉一同炒香,与煮到半熟的糯米搅拌均匀再焖熟——一锅饭里既有野蒿、胡葱的天然清香,也有腊肉的烟熏香味,有时还会加入豆干、炸花生、炒黄豆来提升口感。浙江温州在二月二用芥菜和大米一起煮饭,认为吃了可以一年不生疥疮。

上一条:冯梦龙抱冬瓜

下一条:鲸鱼也会“戴帽子”?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