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08-23 10:30 访问量:1715 信息来源:
责任者:余华著
索书号:I247.7/5103
提起余华老师的这本短篇小说集,我算是久仰大名了——人们都说相比《活着》,这本《十八岁出门远行》才更能代表余华。
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时隔多年终于再版时,自然没有什么人能阻止我第一时间入手,并且直接翻到了“十八岁出门远行”这一篇:
故事的主人公“我”,是个刚满18岁,听了父亲的劝告,决心出门见见这个世界什么样子,然后第一天就找不到能入住的旅店,十分艰难搭上车后,又遭遇了一系列荒唐又心酸的故事。
关于这个故事,我在阅读之前就看到过有关它的大量书评,而且许多人都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各种深远的意义:比如有人看到了80年代知识分子们从高压状态下解放出来,这才渴望“远行”;有人也读出了对“红色叙事文本”的反叛;还有人看到了作者在批判当时社会对传统美德的扭曲等更深刻的政治隐喻……
但是我在读过这个只有十几页的小故事看完后,却完全没看出这些深奥的寓意,老实说我也不太相信上述那些比中学时阅读理解还扯淡的解读。
任何了解余华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这个时期的余华还是一个学历不太高,收入更不太高的牙医,正挖空心思想着能靠自己的文字去文化馆上班,事后他曾回忆,那个时候他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发表,基本上编辑让怎么改他就怎么改……
但是这个小说带给我的却是另一种更直观的震惊——这还是那个写《活着》《兄弟》的余华吗?
苦难呢?血淋淋的现实呢?这突如其来的神转折是怎么回事?
把书中的第一个故事看完后,我忽然回过神来想了一下他最近几年上各类节目时爆出的金句:
“你要问我《活着》的版税究竟拿了多少呢,我只能告诉你我现在还靠《活着》活着。”
“我调到文化馆后,第一天上班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发现我是第一个到的,我就知道这个单位来对了!”
这让我觉得,可能写下这些文字时的余华,才是他的真性情。但也正是这种不加掩饰的真性情,让时隔半个世纪后的我,读起来时感到一种意外的共鸣:
像每一个文学青年一样,我在当年大学毕业那一年,也厚着脸皮找老爸要了赞助,想要独自远行一次看看这个世界。虽然没混到像书里的“我”那样在出门第一天就被各式奇葩的任何事儿砸得头晕目眩,但也在那一路上发生了许多让我重塑三观的事情,自己也干出了现在回想起来就想用脚趾抠地的荒唐事。
那种状态完全就像是书中主角充满正义感地阻止山民抢苹果时,被对方一拳打在脸上的懵懵的感觉。
其实想到这里,我反而觉得前面看到有人说余华的这部作品是对传统革命叙事的反叛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了,因为回想一下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作品,我一下子能够想起来的都是描写那个大时代的宏大叙事。
而到了余华这里,却完全不在乎所谓的“时代精神”,写了这么一篇18岁的青年要出门看世界,却跌了大跟头的故事,在当时确实能够让读到它的人眼前一亮了。
把全书读完后,我其实挺后悔自己是三十多岁时才读到这本书,而没有在18岁时就看到它,否则一定能够引起我更多的共鸣。
(转自豆瓣,作者:慕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