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顺德区中医文化节活动明日拉开帷幕
加入时间:2024-10-17 09:37 访问量:396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10月18日~20日,“中医国粹 顺德之味”2024年顺德区第九届中医文化节暨中医养生回春市集将在顺峰山公园广场举行。第九届顺德中医文化节,特别结合了中医养生回春市集,现场将有健康养生、朋克养生、夜市组局等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亮点满满。
活动由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顺德区中医学会、顺德融媒承办。
18日晚上,活动将正式拉开帷幕。面碗脐灸、中医无痛蜂疗、岭南飞针疗法、南少林整脊、葛式掌针疗法、气血三针……值得期待的是,活动现场,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的名中医们齐聚一堂,他们将亮出各式各样的“看家绝活”,大秀中医“本领”,市民可在现场免费体验。
中医绝活逐个看
岭南飞针疗法
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飞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陈全新教授所发明的一种无痛进针法。记者实地走访观察治疗过程,只见细小的银针在医生手中快速旋转推出,准确落在患者的穴位上,患者表示全程舒适、无痛感。
据介绍,岭南飞针疗法集多种针法特点于一体,包括陈氏飞针法、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陈氏导气手法等,经历代传人的甄辨、整理与推广,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针灸理论和实践体系,使其成为我国岭南针法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氏飞针法以无菌、无痛、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多年来,“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内、外、妇、儿、骨伤等常见病和疑难病取得明显疗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南少林整脊
南少林整脊手法是以脊柱解剖、生物力学和脊柱病因理论为基础,通过纠正脊柱的小关节紊乱,调整脊柱的生物力学,以治疗脊椎病及相关疾病的一类整脊手法。其理念是“禅、医、武”结合,南少林手法讲究“医武贯通、动作贯通、气息贯通”,治疗过程中,通过特殊手法整复脊柱小关节,改善活动范围,减轻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的供血,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整脏腑的功能。
记者了解到,该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脊柱疾病、脊柱关节错位,如落枕、斜颈、颈椎病、颈肌筋膜炎、胸椎关节紊乱、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退行性关节炎等。
中医无痛蜂疗
无痛蜂疗是利用蜜蜂(工蜂)的蜇刺针刺于人的经络穴位,通过蜂针液(蜂毒)的药理作用和经络穴位的调理作用防治疾病。
经研究发现,蜂针疗法具有“针”“药”“灸”三种作用。蜂针的毒针液进入人体,起到抗菌消炎,消肿止痛,调整免疫力等功效;蜂针针刺后,局部充血水肿、皮温升高,具有温灸效应,可起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据介绍,该治疗选用中华小蜜蜂,而且通过特殊方法喂养降低了蜂毒的毒性,采用特殊手法让患者痛感减低,记者亲测几乎无痛痒感。
蜂毒的药理作用较多,可引起机体多脏腑、多器官、多功能、多水平的反应。蜂毒中的多肽类、酶和生物胺能刺激血浆皮质醇,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神经传导、镇静止痛、活络消炎、疏通经脉的作用。因此在治疗风湿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喘、免疫力低下、厌食症以及关节炎、神经痛等病方面效果甚佳,还被用来作为肿瘤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
葛氏掌针疗法
葛氏掌针疗法是由道家名医葛钦甫先生所创立的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
葛氏掌针法通过在手掌上进行针灸刺激,以“四通八法、交会效应”为机制,达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的效果。这种疗法操作简便,无任何副作用,且能够快速产生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据介绍,葛氏掌针疗法尤其适用于治疗急性运动系统损伤和内外各科的急性病症,疗效显著。此外,它也常用于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治疗慢性疼痛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等,以及调节内分泌失衡引起的疾病,如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女性疾病,以及男性前列腺疾病等。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抑郁症等,葛氏掌针法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面碗脐灸
肚脐,中医又称“神阙”。将适量的按摩油均匀涂抹手中,轻揉患者腹部至放松后,在腹部铺上一层毛巾,将特殊配制的中药粉置于神阙穴上,上放中空面碗和中药粉,面碗上点燃艾柱……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这就是“面碗脐灸”。据介绍,这种疗法就是利用了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并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
面碗脐灸的功能及适应症非常广泛,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免疫系统均有作用。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并可养生保健。
气血三针
气血三针是一种中医针灸治疗方法,也是治疗一切疑难杂症的主针、基础针,五脏皆治,六腑通调。该疗法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温补气血,推动气血运行,温阳、补气、疏活脑部气血,促心之气血,纵横三焦,贯通五脏。
气血三针可调理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痛经等由气血不足、肺机功能不足所引起的疾病,包括胃胀、胃痛、呃逆等消化道疾病,失眠、焦虑、抑郁、梅核气等精神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