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顺德区基层治理人才研修班已举办三期
加入时间:2024-11-27 09:19 访问量:176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停车难、卫生死角清理难,以前这些问题不知怎么去改善,现在思路打开了,我也更有底气和信心把这些工作做好!”11月24日下午,为期9个月的2024年清华大学顺德区基层治理人才研修班迎来结业仪式,杏坛镇东村村党委副书记廖志坚等一批村居干部收获了理论加持,信心满满开启基层治理新实践。
系统培训助社区干部打开思路
清华大学顺德区基层治理人才研修班是顺德区委政法委、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提供在地支持的基层治理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为期9个月,以专家讲座、工作坊、行动学习等多种参与式学习方式,涵盖基层治理政策解读、领导力与团队建设、城乡社区风险管理等模块,致力于培养具有系统思维,扎实的基层治理专业技能、优秀领导力和行动力的基层治理创新人才。
当天下午,围绕城乡社区融合、组织培育及资源动员、社区服务及其可持续发展、领导力与团队建设、产业与集体经济、社区文化及教育六大议题,学员们分组上台汇报、演示所在组别的共创行动方案。这些方案是他们结合所学理论和课程,落地顺德村居进行深入的课题研讨和研究,通过学习和讨论、实践研究得出的。
面对经济新形势,怎么去发展集体经济?伦教街道荔村村党委书记严艳红曾一度受此困扰,“‘清华班’给我打开了思路。除了租金,我们还可以利用空间去换资源、换服务。”她说,在成都的走访学习中,她学到了与企业合伙人共同发展的窍门,今年9月落地运营的荔村“青创之家”正是借鉴了这一做法,引入具有荔村文化特色的菊花咖啡,将村内闲置多年的集体物业,盘活为可供青年议事、培训、创业等的公共空间。在这样的思路下,今年荔村还把一处偷倒垃圾黑点,成功打造为“阳光花房”。“怎样拉动群众一起去建设家园,在基层可以拓展的空间还有很多……”随着工作思路的打开,严艳红说,乡村越发朝着好的一面发展,如今的荔村已吸引年轻人陆续回来创业。
在杏坛镇东村村,如何防止村居卫生死角死灰复燃,是杏坛镇东村村党委副书记廖志坚一直寻求解决的问题,“以前不知道怎么去改善,全靠自己摸索,经过‘清华班’全面系统的学习,现在思路更加清晰了,知道哪些做对了,要坚持做下去,哪些做得不对的,就改掉它。”近期,该村联合广东甘竹罐头有限公司创始人林海在德胜基金会设立了冠名基金——“和美东村可持续发展共建基金”,助力动员更多社会资源,共同推动东村公益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
带动众多社区营造项目落地顺德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邓国胜分别就项目进行了总结发言,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据了解,自2018年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以来,顺德已举办三期“清华班”,系统培养了178名基层干部,覆盖了100个村(社区)的“两委”成员、35个公益机构负责人或管理骨干,为基层治理工作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顺德基层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今年共有48名“清华班”学员针对社区问题成功申请项目133个,获得各级各类扶持资金1149万元;4名学员所在的村居在德胜基金会成立社区共建基金,募集社会资源126.58万元,充分展现了顺德在治理现代化领域探索中的魄力与执行力。
作为扎根本土的枢纽型机构,德胜基金会与政府携手合作,先后资助了三期“清华班”的开展。通过“清华班”项目,带动了众多的基层治理社区营造项目落地顺德,这不仅展现了丰硕成果,也是顺德开展社区基层治理的经验,为德胜基金会开展社区公益探寻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顺德路径。德胜基金会副理事长郭祺表示,接下来,基金会将继续做好人的工作,通过“清华班”培养顺德基层治理人才,推动顺德社区高质量发展。
出席当天活动的顺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顺辉表示,德胜基金会与政府携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持续为顺德基层治理 “把脉开方”,充分体现了对顺德基层治理创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顺德治理”品牌持续领跑,社区营造创新基层治理经验在全国724个案例中突围,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4)”。通过本次“清华班”的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将把基层治理这一顺德品牌擦得更亮、传得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