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要“耐得住寂寞”
加入时间:2024-11-27 10:37 访问量:196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陈建华是原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退休后担任佛山市顺德区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他大半辈子与中文打交道。11月25日,陈建华在顺德广播“面对面”节目畅谈阅读经历与心得,表示阅读要“耐得住寂寞”,学习时要将最弱的一面展现在老师面前。
“19岁之前,我还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陈建华表示,那时候读书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但他父亲经常检查、指导他的作文,额外给他增加写作题目,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因而培养了他的写作习惯,锻炼了他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从朋友处借阅了大量巴金、曹禺、茅盾、鲁迅等作家的小说和杂文,还熟读了大量唐诗宋词,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帮助他提升文学修养。
在1977年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陈建华被当时的华南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1982年,陈建华毕业,被分配到韶关师专,担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师。其间曾在沈阳师范学院进修,也曾去复旦大学当了一年访问学者。2002年9月陈建华来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直到退休。他整个职业生涯一直从事与中文教学相关的工作。
当记者询问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阅读为他带来了什么时,陈建华表示,一是阅读让他更自律;二是阅读提升了他的表达、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读《易经》,按照《易经》的理念去做,这辈子看问题就能透彻很多。“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你要耐得住寂寞”。陈教授说,阅读是一个修身的过程,特别是读古书的时候,你要看很多词典、字典,将书本里边的字、词、句弄懂,将典故弄明白,这个过程一定要沉下心来,自己的知识才会得到真正的沉淀,才能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陈建华说,在复旦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老师要求特别高,他经常拿自己写的文章给老师看,让老师提意见,“就是把自己最弱的一面展现给老师,这样我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帮助,学习到很多引用资料、组织材料、撰写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陈建华回顾自己的经历说,一个人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知识是互通的,将基础打好,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沉淀,就可以融会贯通,做到信手拈来,写的文章就会有灵气和深度。
针对当下市民电子化阅读、碎片化阅读的趋势,陈建华建议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纸质阅读,纸质阅读对眼睛更友好。纸质的书本、文章通常都经过多个程序才可以出版,比较权威。另外阅读、写作过程要调整好心态,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基础做起,要知道自己的认识是有缺陷的,在阅书、学习过程要找一些名师做朋友,与他们一起交流阅读心得、写作心得,这对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总之阅读、学习不能浮躁,一定要脚踏实地,将阅读、学习作为人生的修行”陈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