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科教医疗 >点亮抗癌新曙光

点亮抗癌新曙光

加入时间:2025-01-22 10:43    访问量:487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本以为自己能过上快乐的退休生活,没想到碰到这种病,好在有你们!” 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血液内科病房,周姨感激地对医生说道。这一年多来,周姨经历了从患上恶疾到病情深度缓解的“大雨转晴”,为她带来新生“曙光”的关键,是该院血液内科引入先进的“双移植治疗方案(串联移植)”。
  医生介绍,2023年11月,52岁的周姨因反复腰痛、乏力、尿量进行性减少等症状,来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就诊。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周姨被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这对于刚进入退休生活的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面对周姨的不安与疑问,该院血液内科副主任杨辉耐心解释道,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人。该肿瘤容易引起贫血、肾功能衰竭、病理性骨折等,临床表现隐匿多变,患者就诊科室多,极易误诊。
  对于这种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极为重要,如果能够得到常规系统化疗,疾病的治疗效率理想,预后好,大部分病人可接近正常人群寿命。“但是,当多发性骨髓瘤被诊断为高危类型时,其疾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整体生存期仅约4年,因此需要更加积极的一线诱导治疗,尽可能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才能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并延长生存期。”杨辉说。
  确诊后,因周姨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重度贫血等症状,该科骨髓瘤团队立即启动化疗,以降低患者的肿瘤负荷,阻止肾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重。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周姨顺利脱离血透,贫血好转,腰痛减轻,病情也得到明显好转。
  然而,因周姨有多个高危基因阳性,提示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整体预后差,经过科室多发性骨髓瘤团队讨论,大家认为常规诱导治疗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缓解深度不够,极易复发,而周姨相对年轻,脏器功能好,可采用先进的“串联移植(即在首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至6个月内进行第2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获得病情的持续深度缓解,延长生存期。
  经过4程诱导治疗后,周姨症状获得缓解,治疗效果理想。随后,在2024年5月,周姨顺利完成第一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024年11月,经治疗团队充分评估其骨髓功能、体能状态后,启动第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移植过程中患者经历了严重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但经过及时的医疗干预和护理, 周姨度过了各种难关,干细胞顺利植活。经过一系列治疗后,周姨终于迎来了新生的曙光——肿瘤细胞完全消失,病情达到深度缓解,后续可进入多药维持治疗。
  杨辉强调,多发性骨髓瘤异质性大,治疗专业性强,需要多发性骨髓瘤团队给予科学、规范的病情评估和危险度分层,并给予规范的分层治疗和个体化精准治疗,“因此,对于骨髓瘤来说,专科规律化的诊治极其重要。”杨辉说。

上一条:“难言之隐”难愈 患者苦不堪言

下一条:二次创业,顺德如何继续领跑?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