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摘 生活资讯 经  济 健康饮食 科技数码 家庭教育  
 
首页 > 报刊文摘> 家庭教育 >德国家庭教育的4个关键词

德国家庭教育的4个关键词

加入时间:2025-03-19 12:41    访问量:140    信息来源: 现代家长 2024年12期

  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在一个德国家庭中借宿,因而对德国的家庭教育有较深刻的认识。我发现,德国家长极其重视家庭教育,相对于传授知识,德国家长更注重对孩子进行品德和习惯的培养,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完整的人。总结起来,德国家庭教育有以下4个关键词——

  承诺

  德国人从不轻易承诺什么,一旦承诺就会兑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种重视承诺的品质,根源于德国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对父母、同伴、同事、朋友,哪怕对陌生人,都是如此。这种重视承诺的品质成就了全球消费者对德国品牌的信任。

  合作

  许多中国学生来德国留学,习惯于躲在房间里学习,而德国学生更善于团队合作。比如研读一本小说,老师会布置读书报告,要求几名学生一起完成。学生们于是开始分工:一个人负责查找作家的生平资料,一个人负责梳理小说的脉络,一个人设计问题,然后大家讨论如何回答。经过几轮头脑风暴,做出一份有创意的报告。

  这种团队精神,也许是德国足球与德国制造如此强大的原因吧,绿茵场上的德国队,分工明晰的德国工厂,每个人都恪守本分,做好自己的工作,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公德心

  德国家长对公德心的教育是从孩子抓起的,为的是培养与社会和谐相处、有公德、能帮助他人的人。在德国,极少看到车辆横冲直撞、杂物占领走廊的情况,每家门口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大家小心翼翼地恪守社会公德,在做自己的事情时,尽量不打扰别人。下雪天,邻里轮班扫雪,为大家开辟道路,仿佛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车辆上路,见到行人总是提前减速,偶尔还会停下来,伸手示意让行人先走。

  同情心

  德国有很多绘本,里面的主人公、配角并不是完整健康的,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有的甚至有残疾。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如果问我德国绘本的最特别之处,或者最让我赞赏之处是什么,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里面泛出的无差别的同情心。

  在德国,老人摔倒一定会有人来帮忙,遇到残障人士,会有人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无论你是什么肤色、来自哪个国家,只要遇到困难,总能感觉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一天凌晨,下着雨,我一个人从柏林到海德堡,却与当地的同学失去了联系。彷徨间,一位年近60岁的先生借给我伞,帮我找酒店,还默默地帮我付了房钱。

上一条:法国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意性

下一条:躬行实践培家风,求真务实育人才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