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科教医疗 >杏坛游泳小将郭泳欣:从泳道游向无限可能

杏坛游泳小将郭泳欣:从泳道游向无限可能

加入时间:2025-03-20 16:41    访问量:114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近日,顺德区杏坛伍蒋惠芳实验初级中学传来喜讯——该校14岁“游泳小将”郭泳欣成功获颁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在青少年泳坛上写下亮眼一笔。
  据悉,在2024年举办的广东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郭泳欣以2分43秒36的优异成绩获颁“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这一突破不仅凝结于她数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更折射出广东省深化体教融合改革的显著成效,成为顺德探索“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为学校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从“水乡少年”到“泳道新星”:
  八年磨砺初现锋芒
  郭泳欣与游泳的缘分始于小学一年级。彼时,母亲抱着“强身健体”的朴素愿望,将她送入杏坛镇一家游泳兴趣班。顺德杏坛作为岭南水乡,河网密布,游泳既是生活技能,也是文化传统。然而,初入泳池的郭泳欣却一度畏惧:“水太冷,看到别人游得快,自己却总在发抖。”回忆起稚嫩的初学场景,她仍忍不住莞尔。
  “这八年,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面对记者的提问,郭泳欣表示“曾经想过放弃”。
  父母和教练的鼓励,成为她坚持的动力。“教练常说,游泳不仅是速度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较量。”郭泳欣说。站上领奖台的瞬间,郭泳欣最想感谢的是教练和父母。“教练总在我快坚持不住时鼓励我,甚至用小礼物激励我;父母周末陪我比赛,外婆还会用奖金奖励我的进步。”她坦言,高强度训练曾让她萌生退意,但教练的信任与家人的支持让她重燃斗志。
  六年级时,她因表现突出被选入校游泳队,这份小小的成就感让她开始正视自己的潜力。也是从那时开始,她正式开启系统化训练。每天17时到18时的固定训练,成为她雷打不动的日程。根据教练制定的分阶段训练计划,她需完成1500米至3000米的训练量——从热身、分解动作练习到长距离耐力冲刺,每一环节都考验着毅力。“短距离冲刺最难,50米全力游完要立刻调整呼吸,比长距离更累。”她笑着说。
  从“被动学”到“喜欢学”,郭泳欣在一遍一遍地训练中变得愈发坚定。“现在也觉得苦,觉得累,但心里愿意。”如今的她怀揣着更加远大的理想——将泳池作为跳板,助自己跃向更广阔的天地。  
  科学训练+家校共育:
  打造体教融合的“顺德样本”
  郭泳欣的成长,离不开杏坛伍蒋惠芳实验初级中学具有特色的体教模式。
  杏坛伍蒋惠芳实验初级中学游泳队成立于2023年,虽组建时间短,但已展现出强劲实力。成立当年,队伍就在顺德区中小学生游泳锦标赛中斩获第八名;2024年,该校游泳队夺得顺德区U系列游泳比赛初中组第五名。在四年一度的顺德区运动会游泳比赛中,该游泳队更以127分的总分助力杏坛镇代表队取得149分的总成绩,成为镇队夺分主力军。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培养运动员,更是通过游泳锻造学生坚韧的品格。”游泳队教练陆俊堂介绍,学校将训练与学业无缝衔接,日常训练安排在下午课后,寒暑假加训时也会预留充足的学习时间;针对郭泳欣等一众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学校联合家长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文化课学习,确保文化课成绩达标。“游泳特招需综合体育成绩与中考分数,体教融合是必经之路。”体育生出身的陆俊堂,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来时路”,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2025年,杏坛伍蒋惠芳实验初级中学被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体育局联合评定为“广东省游泳推广学校”。校方表示,未来,学校计划进一步拓展体教融合边界,包括联合区域资源开设“水球”“水上安全课”等特色课程,未来将以“广东省游泳推广学校”为契机,进一步开放游泳场馆资源,开发校本游泳课程,并面向周边社区开展公益培训,让更多学生和居民掌握游泳技能,使水上运动成为承载安全教育、团队协作、科技创新的跨学科育人载体,为新时代体教融合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希望今后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继续向更高层次进发。”对郭泳欣而言,她的目标清晰而坚定。泳池边的她,依旧日复一日地划水、转身、冲刺。这道身影,不仅承载着个人梦想,更映射着一所学校、一座城市对体育育人的坚守与探索。
  正如她所言:“泳道虽短,却能游向无限可能。”

上一条:顺德多校师生家长“组团”挑战50公里徒步,共赏家乡美景

下一条:顺德发布五大主题超30条精品研学游学线路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