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科教医疗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获批国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获批国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

加入时间:2025-04-11 16:38    访问量:150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成功通过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严格评审,正式成为2025年度第一批次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以下简称“瓣膜中心”)建设单位,也标志着医院在心血管疾病微创诊疗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成为佛山市乃至珠江西岸地区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又一标杆。
  院方表示,这一认证不仅标志着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临床技术实力跻身国家梯队,更意味着佛山市及周边地区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将迎来更高效、更精准的“家门口”国家级诊疗服务。
  据介绍,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广东省“十四五”临床重点专科、佛山市医学高水平重点专科,近年来在技术突破、学科建设及科研创新上持续发力,已先后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房颤中心、国家级心脏康复中心等高水平诊疗平台。此次通过国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认证,标志着医院在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达到了国家级标准。
  医院配备了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能够开展各类复杂的结构性心脏病手术,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损毁瓣膜瓣中瓣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开展,为高龄、高危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显著提升了医院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诊疗水平。
  心脏瓣膜病是导致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重要病因,传统外科手术风险高、恢复慢,而微创介入技术为高龄、高危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构建了从3D打印心脏建模、血管内超声精准评估到术后心脏康复的完整技术链,为患者带来四大核心获益:
  临床技术突破 微创介入破解高龄高危难题
  针对70-80岁以上高龄、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微创技术将手术创伤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从传统开胸手术的2周缩短至5—7天。此外,医院还为高难度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伴重度钙化合并冠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冠脉狭窄处理方面采用创新性采用“双导丝保护+左冠支架植入”策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多学科协同攻坚 构建诊疗闭环
  此前,由于缺乏成熟的心脏瓣膜介入中心,患者常需辗转广深就医,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如今,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整合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放射科、麻醉科、超声功能科、重症医学科、心脏康复中心等资源,建立“瓣膜病诊疗中心”,不仅大幅减少了患者跨区域诊疗的经济负担,还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诊疗服务。
  智慧医疗升级 诊疗效率提升
  医院通过智慧化诊疗系统,建设“AI瓣膜病决策系统”,整合动态心电、超声影像组学数据,实现瓣膜病变的智能早筛。同时,医院构建多学科远程会诊系统,实现患者影像数据实时分析重建、远程院内院间多学科讨论及手术规划,大幅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此外,采用的血管功能无创检测技术可早期识别高危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强化长期健康管理 降低再住院率
  医院将心脏康复纳入诊疗体系,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估、体外反搏等先进设备,结合“心脏康复五大处方”(运动、心理、营养、药物、戒烟),为患者定制个性化康复计划,患者再住院率下降约30%,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此外,结合医院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管理的“顺德模式”,依托成熟的数字化随访平台,将术后随访数据库延伸至心脏瓣膜病患者,联合社区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指导,进一步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院方表示,此次认证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继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后获得的又一“国字号”荣誉,医院将形成“预防-筛查-治疗-康复”的全链条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可靠的健康保障。

上一条:北滘中学师生前往西海抗日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下一条:鼓励医院设置体重管理门诊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