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摘 生活资讯 经  济 健康饮食 科技数码 家庭教育  
 
首页 > 报刊文摘> 生活资讯 >别被血糖手表收割了智商税

别被血糖手表收割了智商税

加入时间:2025-04-25 10:30    访问量:17    信息来源: 保健与生活 2025年6期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群体的日益扩大,血糖手表也跟着走红。和传统抽血测试以及微创动态监测不同,血糖手表号称只需要通过佩戴就能实现无创测血糖。看似高科技的背后,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在重庆一家医院工作的张捷表示:事实上,不少手表所测出的数据和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如果老年人贸然轻信并以此判断身体状况的话,很可能会出大问题的。

  有人通过实测调查揭示了血糖手表的真面目。将购买的血糖手表用在多次测试中,其所测数据与实际血糖值大相径庭,甚至出现了血糖数值翻倍的情况。而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众多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也纷纷吐槽血糖手表的数据不靠谱,投诉量也居高不下。

  血糖手表市场的乱象源于部分不良商家对老年人追求健康心态的精准把握。他们利用老年人对智能产品的不熟悉,以及对高血糖的恐惧心理,通过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这些看似高科技实则无用的产品。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可能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事实上,血糖监测是一项严谨的医疗行为,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血糖监测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抽血检测和微创动态监测。这些方式虽然存在一定的不便和痛苦,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的。相比之下,血糖手表所宣称的无创测血糖技术,尚未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和临床验证,其准确性也无法保证。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血糖监测产品时,应保持理性谨慎的态度,不要被商家的花言巧语迷惑,更不要轻信所谓的高科技这种噱头。在购买前,应仔细了解产品的性能、资质和口碑等信息,必要时可向专业医生咨询。同时,对于已经购买并发现存在问题的血糖手表,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血糖手表市场的乱象也提醒我们,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智能穿戴设备的监管力度。对于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同时,还应推动建立完善的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市场上的产品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血糖手表并非宣传中的神器,消费者在选择时应保持理性,避免被不良商家的夸大宣传所误导。同时,政府和全社会也应共同努力,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购物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让科技真正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上一条:小哪吒,以现代化重塑肉身

下一条:一只水螅被切成两半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