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创新基层党组织与社工机构结对试点工作
加入时间:2025-07-14 09:41 访问量:31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2025年3月,顺德区正式启动村(社区)党组织与社工机构结对试点工作,33个试点村(社区)和16个社工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以专业社工力量赋能基层治理创新。做好这件事的意义在哪?接下来重点要抓什么?怎么抓出实效?
7月11日,顺德区召开基层党组织试点引入社工机构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助力“百千万工程”现场会,总结前期社工机构参与重点村居治理工作成效,并提出接下来要重点聚焦“五大方向”,找准“服务靶心”,探索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的“顺德路径”。
引入16家社工机构合作共建
会议介绍,今年3月,顺德区印发了《关于开展顺德区村(社区)党组织试点引入社工机构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工作的通知》。试点工作覆盖全区10个镇街33个村(社区),引入16家专业社工机构,实施33个专项服务项目。按服务方向分类,其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类占比最多,有11个项目,其次依次是群众参与共商共议类、培育社区组织类、文化传承类、长者服务类。项目旨在通过“党建引领+专业社工”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会议提到,此次试点工作不是“大包大揽”,而是要精准发力,重点突破五个方向:一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培育社区“自己人”队伍;三是搭好群众“说话算数”的平台;四是留住乡愁,唤醒邻里情;五是给基层干部“充电赋能”。
试点成败,关键看责任是否扛牢、机制是否顺畅。会议强调,试点工作要压实责任,打通“关键环节”,驻村第一书记要“挑大梁”,主动摸排需求、策划方案、对接资源、盯紧进度;镇街党建办要“严把关”,对村(社区)做好指导,全程跟踪项目进展;经费使用要“明红线”,项目支持经费是“专款”,必须百分百用在刀刃上。
提升“四感”共筑善治根基
会议现场邀请了试点村居、社工机构等代表上台分享工作经验。
大良五沙社区党委书记郭培林介绍,随着辖区人口结构日益复杂,社区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前期,社区党委已引入顺心社工机构及和悦社工机构,以专业社工介入的方式,分别就辖区长者和职工群体设置专项服务,既有效缓解了社区服务压力,也提升了两大群体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针对服务青少年群体存在的不足,社区党委又与顺德区启创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达成合作,制定“党群同心·五沙焕新”社区共治计划,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多元化服务项目,填补服务空白。
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总干事李允冠结合基层治理实践经验提到,基层善治,关键在党,力量在民,路径在协同。他认为,社区党委要通过持续扎实的工作,聚力提升“四感”: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增强群众“获得感”;搭建共治平台,引导居民全过程参与,激活群众“价值感”;以文化聚人心,以特色品牌厚植群众“认同感”;躬身入局,用心用力,提升群众对社区党委的“信任感”。
协同联动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会上,顺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伟华表示,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参与服务群众工作,意义在于助力化解基层风险隐患,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建,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同时发挥社工机构专业优势,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专项服务项目已于4月底全部完成签约,接下来该如何抓出实效?潘伟华提到,要紧盯群众需求,围绕群众关切问题开展工作;要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实际效果;要搞好协同联动,党组织要“搭好台”,社工机构要“唱好戏”,社区工作者要“当好桥”;相关部门要确保组织保障到位。此外,鼓励试点村(社区)、社工机构大胆探索创新,为更好地推动基层善治、凝聚群众服务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