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其他资讯 >夏日防范被蛇咬 记住“三保一快”

夏日防范被蛇咬 记住“三保一快”

加入时间:2025-07-30 17:09    访问量:44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随着夏季到来,气温升高,蛇类活动也日益频繁。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团队提醒市民:家住农村、池塘边、山边或花草密集小区的居民,需特别警惕蛇咬伤风险,建议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长裤,避免在蛇类活动频繁的时间和地点行走。

  ●万一不幸被蛇咬了,第一时间该做什么?

  医生表示:记住“三保一快”原则。

  第一,保持镇定:被蛇咬后千万不要慌张,剧烈奔跑、情绪激动会加速血液循环,使毒素扩散更快,我们需要尽量保持安静,缓慢移动。

  第二,保护现场信息:如果条件允许,要记下蛇的外形(比如颜色、花纹、头部形状等),有手机的话可以拍照,记住的咬人蛇资料越多,对医生判断蛇的种类、选择抗蛇毒血清就越有帮助;如果蛇被打死或捉住,也可以一同带到医院。(别直接用手碰,要用工具装)。

  第三,保护伤口:先用清水或肥皂水轻轻冲洗伤口,冲洗时间大约20分钟(注意:千万不要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液体,以免加重局部组织损伤);然后用干净的布或绷带轻轻覆盖伤口(包扎的松紧度是可以伸入一只手指的松紧度,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

  注意!不要用绳、布条、铁丝、电线等在伤口上方“勒紧止血”,这样做既不能完全阻断肢体血液循环,亦会加重被咬肢体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容易患上坏死性筋膜炎,比蛇毒本身更危险。

  尽快就医: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立刻去最近的有蛇咬伤救治能力的医院,越早到院,抗蛇毒血清的效果越好,路程中尽量减少受伤肢体的活动。

  ●用嘴吸毒、挤血有用吗?

  明确告诉大家:完全没用,反而有害!

  用嘴吸毒时,口腔里只要有微小伤口(哪怕是牙龈出血、口腔溃疡),蛇毒就会通过伤口进入施救者体内,导致二次中毒;而且唾液也会污染伤口,增加感染风险。

  挤血不是不行,但需要一点的专业方法:我们挤血是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如果盲目地用力挤压伤口会让局部组织受损加重,还可能让毒素通过破损的毛细血管更快进入血液,反而加速扩散。所以这两种方法千万别随便做,白受罪还危险。

  ●蛇毒分哪几种?

  蛇毒一共有六种,但常见的主要有四种;

  1.神经毒。比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毒素会攻击神经系统,被咬后局部可能没有明显肿痛,但14小时后会逐渐出现头晕、眼睑下垂、说话不清、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因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

  2.血液毒。比如竹叶青、百步蛇、白尾小青龙等,毒素会破坏血液和血管,被咬后伤口很快红肿、剧痛,还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血尿等,严重时会因大出血或休克而危及生命。

  3.细胞毒。比如尖吻蝮(又称五步蛇、白花蛇),毒素会使伤口周围组织溶解、坏死,导致局部肿胀、疼痛;而毒素可深达肌肉及骨膜,容易诱发坏死性筋膜炎导致肢体残疾,当蛇毒进入血液后将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危及生命。

  4.混合毒。混合毒素中毒会同时出现神经毒素、血液毒素或细胞毒素的临床表现,病情更复杂。例如:眼镜王蛇以神经毒素表现为主(抑制呼吸神经),合并细胞毒素表现(伤口局部肿痛变黑坏死)。

  颈槽蛇属的达氏腺毒素,以及颈腺毒素(损害角膜,导致视物模糊)则较为少见。

  ●怎么分辨蛇有没有毒呢?

  可以简单记几个特征:

  1.传统分辨方法:

  ①头部:有毒(三角形);无毒(椭圆形);

  ②颜色:有毒(鲜艳);无毒(暗淡);

  ③尾巴:有毒蛇尾巴短粗,无毒蛇尾巴细长。

  2.通过蛇类头部的形状与身体的颜色是无法精准区分毒蛇与无毒蛇的,正确科学的辨别方式有以下2种:

  (1)行为:

  无毒蛇:害怕人类,遇见人类会迅速逃跑,通常会在人类发现它们之前逃跑。

  毒蛇:遇见人类的时候非常淡定,并会把脖子缩成S”形或竖起脖子,拉开架势准备攻击。

  (2)牙齿:

  无毒蛇:一排细小的牙齿,咬伤后有一排小而密的牙印。

  毒蛇:一对毒牙,咬后伤口可能有24个较深的牙印。

  但要提醒大家:哪怕不确定蛇有没有毒,都按“有毒”处理!因为有些无毒蛇可能长得像有毒蛇,而且个体差异会让症状不典型,赶紧就医最稳妥。

  ●治疗蛇毒用什么手段?

  目前,蛇咬伤的“特效药”是抗蛇毒血清,这是唯一能直接中和蛇毒的药物,越早用效果越好(最好在被咬后4小时内使用);还有辅助药物口服的中成药(蛇药)。除此之外,治疗还包括伤口清洁消毒、封闭、止痛、预防感染、肌注破伤风抗毒素等,以及针对并发症的处理(比如呼吸困难时用呼吸机,出血时输血等)。

上一条:顺德推进双拥工作和退役军人工作同向发力、提质增效

下一条:城网视点:万众一心的顺德,真好!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