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其他资讯 >“野猪林”何以蜕变为“幸福林”?

“野猪林”何以蜕变为“幸福林”?

加入时间:2025-07-31 09:45    访问量:48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盛夏时节,挖掘机的轰鸣声在陈村镇庄头村接连响了20天后,闲置了30多年、长期存在“脏乱差”问题的28亩“野猪林”,正迎来脱胎换骨般的重生,即将成为庄头村“百千万工程”示范片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变化的源头,始于一场“战役”。为筑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防线,陈村镇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全面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并重点聚焦闲置地等“硬骨头”,集中开展清理整治行动。庄头村的这片“野猪林”正是此次行动的典型战场。

  整治“顽疾”

  30多年闲置地迎来新生

  这片区域曾是村民聚居地,因后方石场爆破作业危及住房安全,村民逐步迁移至庄头新村,几十亩土地随之陷入荒废的境地,常年无人问津。岁月流转,自然的力量在这里尽情挥洒,杂草树木肆意生长,逐渐形成了一片茂密的林地和蚊虫滋生的温床。

  “一到夏天,蚊虫就特别多!”“杂草比人还高,看着就闹心。”……村民对“野猪林”怨声载道,这也成为庄头村党委心中最牵挂的事。“多年来,村委会始终将这片区域的开发改造列为重点工作。但由于规划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改造计划一直未能全面落实。”庄头村党委委员霍宇良说。

  转机出现在今年的蚊媒防控工作中。6月下旬,陈村镇首例登革热病例在庄头村报告。庄头村迅速行动,成为佛山首个动态清零的村,连续25天无新发病例。然而,7月中旬,基孔肯雅热病例又现。在开展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时,“野猪林”这片荒地被排查为严重蚊虫孳生地,成为威胁村民健康的潜在隐患。二次“受害”下,庄头村党委痛定思痛:要变被动防御为主动治理,彻底整治这片困扰村民三十余年的“顽疾”孳生地。

  “在深入走访调研和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我们意识到整治‘野猪林’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在霍宇良看来,推进“野猪林”片区整治,既是响应蚊媒防控要求,彻底整治蚊虫孳生地的必要举措,也是庄头村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打造示范片区的应有之义,更是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

  说干就干!庄头村迅速行动,以“马上就办”的实干作风,对“野猪林”及周边区域展开全面环境整治。在村党委带领下,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清理积存多年的杂物、杂草和垃圾。经过广泛征求民意,庄头村科学规划布局:3亩土地将用于建设“大榕树”公园,5亩土地将用于建设人行步道及环村机耕路,约20亩土地将根据相关流程引入运营商,开发为山涧文旅营地,将蚊媒防控的阶段性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727日下午,庄头村全体股东代表与党员一致举手,正式表决通过“野猪林”整治二期工程西淋长塘“大榕树”公园方案,计划通过“以用代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源上消除蚊虫滋生隐患。有了这张清晰蓝图,昔日杂草丛生、杂物堆积的闲置地,从此踏上由蚊虫孳生地、卫生黑点到“生态客厅”的重生之路。

  “整治+开发”

  打造文旅产业示范基地

  盘活撂荒多年、蚊虫滋生的闲置地并非易事,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面对棘手问题,庄头村党委、村委迅速凝聚共识,提出“整治+开发”双轨方案,将“野猪林”及周边片区整治开发的目标,明确指向打造庄头村文旅产业示范基地。方案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村民群众的一致支持。“我们不仅要消除卫生隐患,更要让土地重新发挥价值。”霍宇良坚定地表示。

  为避免再次形成蚊虫孳生地、荒芜闲置地,庄头村党委立足“百千万工程”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推进该区域的高效利用,并通过“问计于民”凝聚发展合力。714日,村党委召集周边片区的党员代表与村民代表专题议事,与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全力支持片区后期开发规划,为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此,庄头村将“野猪林”及周边片区划分为三期工程推进,并制定了“三步走”的长远规划。第一步,开展“野猪林”周边西淋长塘环境综合提升工程,让旧水塘“换新颜”,目前已完成挂网招标,预计8月初正式动工;第二步,由村出资20万元,利用3.8亩土地建设西淋长塘“大榕树”公园,方案已于727日进行正式表决通过,预计8月底开工;第三步,集思广益谋划三期开发利用,20亩地拟按流程挂网出租、引入专业团队,打造成山涧文旅营地,让荒地生出“金点子”。与此同时,环村机耕路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将串联起整个片区,与上述项目共同构成庄头村“百千万工程”示范片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庄头村党委展现出了难得的智慧和耐心。面对一些村民对旧居树木的不舍,工作人员没有简单粗暴地一刀切,而是采取了分类处理的方式。他们邀请村民一起对树木进行标记评估,有价值的古树名木、竹林、老旧建筑等得以保留,而一些低矮杂木、香蕉树等则被清理。“有些老人家确实舍不得,我们就耐心解释。”霍宇良说:“最终大家都理解了这是为了村子更好发展。

  于是,庄头村党群合力,沉寂多年的“野猪林”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喧嚣。挖掘机的钢铁臂膀有力地挥舞着,将丛生的杂草灌木连根拔起;推土机来回穿梭,将高低不平的土地一点点推平、翻新……随着一车车垃圾被清运出去,被掩埋多年的土壤终于重见天日。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已在庄头村生活了50多年的村民潘先生的眼中满是期待:“蚊虫明显少了,环境更靓了,以后下班回家后又多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建工作,庄头村在清理蚊虫孳生地的基础上,向公园建设、周边旧长塘活化、文旅开发、道路建设延伸,持续拓展示范效应,全力提升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这场蜕变,藏着庄头村的智慧:用 “整治-利用-管护”的闭环思维,让闲置地不再“躺平”;靠“党建引领、党群合力” 的劲头,把防疫攻坚成果变成了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从“野猪林”到“幸福林”的蜕变,正是庄头村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写照。“未来,随着系列规划的逐步落地,不仅破解土地闲置的老问题,也为村民带来宜居宜业的新期待,更让片区在科学规划中实现从‘闲置’到‘增值’的蜕变,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霍宇良憧憬道。

上一条:顺德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变身“移动宣传员”助力一线防疫

下一条:政企联动,酷暑前行!顺德物业小区战疫“不降温”!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