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其他资讯 >顺德“援藏法官”李海龙:法官应该“双手沾灰、两脚沾泥”

顺德“援藏法官”李海龙:法官应该“双手沾灰、两脚沾泥”

加入时间:2025-08-01 15:05    访问量:28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7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法院系统代表现场交流。其中,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北滘人民法庭副庭长、现挂职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海龙受邀出席,分享了自己援藏工作的真情实感,和以司法护航墨脱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墨脱因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被誉为“莲花秘境”,又因交通闭塞,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曾经被称为“高原孤岛”。20243月,李海龙被组织选派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人民法院挂职,成为首位奔赴墨脱县的援藏法官。今年3月为期一年挂职届满,李海龙毅然决定继续扎根边疆。

  “每当回想起‘送法下乡’时,门巴族奶奶将热腾腾的酥油茶递到我手中,回想起墨脱法院的同事们振臂欢呼,庆贺墨脱法院被评为全区优秀法院,我都由衷感到参与援藏是我一生之幸!”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海龙向在场记者描述起援藏期间的动人画面。

  援藏期间,李海龙和同事翻山越岭走遍了分散于深山的七乡一镇、44个村(居),为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各族群众开展普法宣传、巡回调解、上门立案、文书送达等工作。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他还为自己取了一个很有诗意的藏族名字——“达瓦嘉措”,“达瓦”是月亮,“嘉措”是大海,寓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司法裁判不仅是个案的定分止争,也更肩负着引领社会发展、推动法治进步的重要职责,作为法官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司法职能、明规则、促治理?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海龙结合墨脱的工作实践,用一宗典型案例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享有“世界动植物博物馆”和“世界生物基因库”美誉的墨脱,分布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4种。去年8月,墨脱法院审理了一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独蒜兰的刑事案件。独蒜兰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兰花,10名被告人非法采挖独蒜兰,对当地的生态资源造成了破坏。

  案件审结之后,李海龙和同事们结合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了司法建议,促推其进一步完善保护措施,并与边防人员、森林防火队员以及村居网格员共同建立联动机制。同时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引导群众和游客识别、保护各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明确禁止在保护区域内实施猎捕、采挖、交易等非法行为。

  同时,墨脱法院成立了专门的生态保护普法队伍,运用藏语、汉语、门巴语、珞巴语等语言,深入开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普法活动,全力为大峡谷的生物多样性保驾护航,以法治力量守护青藏高原绿水青山。

  作为墨脱县首位援藏法官,该如何将沿海地区的工作经验在边疆地区落地?李海龙直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要考虑“输血”,更要着眼于“造血”。2024年,墨脱法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相对薄弱法院,李海龙主动递上了审判质效“脱薄”的军令状,在顺德法院执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藏交通不便、小标的案件执行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审执一体调解工作法”,被同行称为小标的执行案件的“锦囊妙计”。

  “我始终认为法官不能只在法庭之上办案,而应当双手沾灰、两脚沾泥,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工厂,到矛盾纠纷发生的第一线去。”李海龙称,这一理念已逐渐被墨脱法院的干警们所接受,当遇到事实不清的时候,他们会说:“走,我们去现场!”。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墨脱法院被上级法院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案件数下降了76.2%,上诉率也下降了9.87个百分点。李海龙总结的“审执一体调解工作法”等工作方法,推动墨脱法院审判质效提升,该院还荣获2024年度西藏自治区优秀法院称号,并于2025年成为全国首批成功摘掉“相对薄弱法院”帽子的法院。

上一条:广东工业设计城上演健身器械与工业设计的双向赋能实践

下一条:市政“铁军”齐出征!顺德区市政业协会统筹行业力量“战”蚊媒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