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5-08-05 09:14 访问量:83 信息来源: 佛山日报
炎炎夏日,三五成群的市民拾级而上太平山。站在旧寨塔下仰望,可见塔身上一个个弹痕,无声诉说着佛山儿女的英勇抗战故事。
80年前,珠江纵队第二支队顺德大队5名战士,在旧寨塔与日伪军斗智斗勇,创造出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成功保护队友安全转移。此后,这段英勇的历史沉淀为一座历久弥坚的精神丰碑,持续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
80年过去,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寨塔下,顺峰山公园四季繁花,祥和美好;苏岗旧寨村民安居乐业,村里的美食、咖啡店吸引无数游客打卡。
誓守古塔 五勇士机智抗敌
日前,记者来到顺峰山公园,沿着太平山的石阶向上攀行,即将到山顶旧寨塔时,左侧的巨大石雕栩栩如生地复刻出了那段抗战事迹。
位于苏岗社区旧寨村旁山顶上的旧寨塔,又名太平塔,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每层有4个窗洞,墙壁厚八九尺,恰似一座天然堡垒,像一座瞭望台。
抗战时期,珠江纵队顺德大队旧寨中队利用旧寨塔监视大良镇和容奇镇的日伪军动向,这让日本侵略者视旧寨塔如骨鲠。
1945年2月19日清晨,日本侵略者集结伪军、土匪等1000多人,突然向驻顺德旧寨和南畔的珠江纵队第二支队发起进攻。因敌我力量悬殊,部队决定转移,由驻旧寨塔和南畔炮楼的2个班负责阻击敌人,掩护部队转移。
当时,驻守旧寨塔仅一个班,他们是班长李国和战士苏雄、梁波、李卒仔和陈三珠5人。守塔战士誓死驻守在旧寨塔,齐心奋力抗敌。
然而,敌众我寡,怎么办?那就斗智斗勇!
5名驻塔战士迅速进行周密部署,他们首先把许多石头搬上塔顶第五层,然后收起地上的竹梯,居高临下准备迎战。
不久,百余敌人在机枪掩护下扑向古塔,发起猛烈进攻。当进入射程后,塔上五枪齐鸣,前面的日军倒下了,后面的便不敢动弹。后来敌人发觉守塔仅有几个人后,妄图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冲入塔内,但竹梯已被收起。敌人上塔无望,密集的石头又从天而降,砸得敌人嗷嗷乱叫。
日伪军只好集中机枪、钢炮射向塔顶,打得飞沙走石,尘土漫天。战士们以棉被裹身抵御飞石,暂停还击。枪炮声过后,旧寨塔重回沉寂。
狂妄自大的敌军以为驻塔战士已经战死,迅速向旧寨塔猛冲过来。5名战士随机应变,向下扔手榴弹阻击,打得敌人如热锅上的蚂蚁,死的死、伤的伤。
成功退敌 英雄故事激励后人
后来,久攻不下的敌人遂改为劝降。据《中国共产党顺德地方史》记载,不久塔下一个汉奸高喊:“快快下来缴枪,皇军不杀俘虏。”
然而,我军战士怎么可能投降!
敌人劝降未果后,不甘失败的敌军恼羞成怒,就端着刺刀驱赶百姓把一捆捆柴草堆进塔内,点火燃烧。熊熊烈火,浓烟直冲塔顶。战士们躲在死角避火,浓烟被风吹散,成功躲过一劫。
火攻失败,坚厚的古塔依旧岿然不动。敌人无计可施,只好继续用猛烈的炮火来发泄,直到天黑才无可奈何地撤退。
午夜,五战士从塔上纵身跳下厚厚的已冷却的柴草堆,回到了乌洲。
旧寨塔保卫战传开后,李国、苏雄、梁波、李卒仔和陈三珠五位战士被称为“旧寨塔五勇士”。
这就是佛山抗战史上著名的旧寨塔保卫战。
“旧寨塔五勇士”以舍生忘死之志、智勇双全之谋,彰显了佛山儿女无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民族解放事业奏响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热血战歌。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面对就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苏岗行政服务站业务主管胡嘉琪表示,“旧寨塔保卫战的五勇士事迹,激励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要迎难而上,把握好当下实际情况并作出应对措施。”
吴锡杨是土生土长的苏岗人,退役后,他一直在基层工作,始终保持着实干肯干、用心用情做事的优良作风,成为一名居民信赖的社区工作者,“旧寨塔五勇士的英雄事迹,一直激励着我用心做好社区工作。群众碰到急难事情我都会第一时间去帮助解决。”
山河无恙 人间烟火抚人心
如今,历经数次修缮的旧寨塔,依然清晰可见当年激战留下的抗战弹痕——这些穿越时空的印记,是历史的无声证言,更是长鸣于后人心头的警钟与不竭的奋进号角。
2018年大学毕业后,胡嘉琪就来到苏岗社区工作。这些年来,她见证了社区自然与人文环境、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越来越美;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来苏岗落地生根、创业就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苏岗旧寨打卡游玩。
7月初,首届佛山“四山两江”文旅精品镇村系列入选名单出炉,苏岗社区入选“佛山市文旅精品村居”。
苏岗社区,一个既有历史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宝藏社区。近年来,苏岗更是形成了“寻味顺德”的乡土美食集聚地,进一步丰富了社区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不少餐饮名店、咖啡店、民宿入驻,成为寻味顺德的好去处。一到饭点,旧寨村内车流、人流不断。顺德市民何女士说:“旧寨不仅美食多,还很出片。”
除了美食,旧寨村的环境也越来越优美,生活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北坊公园以及改造提升的环山路、寨吉路,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民纷纷表示,这些年来村里越来越美,大家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这热气腾腾的生活,每一道风景、每一处人情温暖,都在告慰着英勇的革命先辈。
烽火虽已远去,历史铭记心中。胡嘉琪说:“接下来,我们要努力把这片土地建设得更好。”
记者手记
80年前的烽火 托举今日的烟火
顺峰山公园是我熟悉的老地方。这里繁花似锦,湖水澄澈、绿意盎然。我曾多次说:顺峰山公园是佛山的名片之一。
更令人动容的是,穿过亚洲最大的牌坊向湖畔前行,太平山顶那座屹立数百年的古塔——旧寨塔便映入眼帘。
当我与同事登临山顶,望着塔身斑驳砖石上深嵌的弹痕,仿佛瞬间回到8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5名血肉之躯在天然堡垒之上,以绝境之智与不灭之勇,直面上百日伪军。
塔内狭窄,我屏息想象:枪弹暂歇后令人窒息的沉寂,是勇士裹被隐忍的战场智慧;敌人误判他们已死而猛扑时,从天而降的手榴弹与石块,是绝望中迸发的最强反击;即便敌人驱赶百姓堆草纵火、浓烟封喉,他们仍在命运罅隙中觅得生路……这份绝境中淬炼的坚韧与机变,令我与同事震撼不已。
然而,当我逐级而下,塔下景象早已换了人间:公园花海如锦,旧寨村中咖啡飘香,食肆门前欢声笑语。五勇士的精神并未尘封,它化作社区工作者用心用情服务的源头活水。社区工作者胡嘉琪的话质朴有力:“办法总比困难多,迎难而上才是勇士精神。”
我想,塔身的每一处弹痕都在提醒我们:今日的繁花与寻常烟火,正是英雄当年以命相搏的意义。如今,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经营好家庭与生活,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幸福,何尝不是对五勇士最深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