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12-06-26 15:38 访问量:3792 信息来源:
链接:http://www.kuke.com/kuke/featured/list/F5A5DF2081BF11E09F20D37FDE1F8171/
声乐套曲又叫声乐组曲,是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一般的特点是:在统一的标题之下,用若干首歌曲来表达同一主题。套曲中的各首歌曲可独立成曲,但它们之间的内容互有联系,在音乐方面既统一,又有变化,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是德国艺术歌曲史上第一部现实意义的声乐套曲。
这部作品是古典主义大师贝多芬(1770-1827)在1816根据医科学生阿洛伊斯•耶泰莱斯的六首爱情抒情诗谱写而成。套曲以爱情为主题,音乐中饱含着温柔的幻想和冲动的激情,纯粹的抒情性风格代替了以往占统治地位的英雄性风格,亲切优美、沉醉忘情的旋律构筑了贝多芬爱情的神圣殿堂。在这部声乐套曲中,贝多芬倾注了他对曾经的未婚妻———苔丽斯最初的思念以及最真挚、最深刻的爱情。
在《致远方的爱人》的六首歌曲中,除第2、6首采用三步曲式外,其余都是用分节歌写成。6首歌曲不间断地相互连接,音乐最后又回到第一首歌曲中,作为尾声。下面是《致远方的爱人》歌词的部分摘抄:
第1首:
“我坐在山岗上,遥望蓝天下面的山庄,白云遮盖着的牧场,我俩相爱的地方。高山幽谷阻隔我俩,使我们俩无法共同来承担我们的安宁。啊,遥远的你看不到我寻找你的目光,也听不到我的叹息消失在遥远的地方。”
第2首:
“那深绿的山峦隐现在朦胧的暮蔼之中,夕阳西下乌云合拢,那是我的归宿之处!在寂静的山谷没有烦恼和痛苦。报春花在山岩上,静静沉思,微风轻轻吹动,那是我的归宿之处!”
第3首:
“那翱翔高空的飞鸟,潺潺流淌的溪流,倘若看见我的爱人,代我一千次问候。白云你若看见她在山谷里默想,请出现在她的眼前变幻成我的形象。小鸟你若见到她仍伫立深秋的林中,请告诉她我的痛苦,永远萦绕在心头!”
第4首:
“这些高空漂浮的白云,这些飞翔的鸟群都会看见我亲爱的,请你们带我一起飞!习习西风在你的面额和胸膛上戏弄,它拨动你如丝的长发让我分享这快乐!”
第5首:
“五月又来临,遍地盛开鲜花,微风它是这样的温和宜人,小溪流水声潺潺动听。双燕又飞回到住过的房檐,他们勤劳的建造新巢为了安置它们爱情的新居,安置它们爱情的新居。”
第6首:
“请你收下,我亲爱的,收下我的真情歌唱,愿你晚上伴着琴声把它们再次歌唱!当那红霞出现西边,返照蓝蓝湖面上,它的最后一线光芒,在那群山后消亡。”
《致远方的爱人》是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声乐套曲,也是欧洲音乐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声乐套曲。这部套曲不仅是贝多芬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音乐家对声乐艺术严谨而大胆的尝试。同为古典主义大师的海顿和莫扎特都没有将德奥艺术歌曲发展成“套曲”的形式,因此更体现出贝多芬在歌曲体裁方面的首创性。它也是贝多芬晚期创作中一部“分水岭”式的作品。它显示出贝多芬温存踌躇的一面,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从中期向晚期的转换。虽然它并没有像贝多芬的交响乐创作表现出深刻情感和英雄气概,但作品中饱含着温柔的幻想与冲动的激情,尤其是后者的细腻格调与浪漫主义的潮流息息相通,成为舒伯特声乐套曲的先行者。虽然贝多芬在此作中还是相当理性和克制的,但那种将“自我”融入大自然蓝天白云、山涧小溪的意境和构思,以及形式上对套曲内部关系的探索,为后来的艺术歌曲作家提供了借鉴。19世纪,很多著名的作曲家都以贝多芬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为“样本”,创作了很多流芳百世的声乐套曲。如:舒伯特创作的《天鹅之歌》《美丽的磨坊女》《冬日旅程》;舒曼创作的《桃金娘》《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