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胜读书会> 解读 >教育需要建设,更需要理性

教育需要建设,更需要理性

加入时间:2016-07-22 11:07    访问量:6387    信息来源:


 

教育需要建设,更需要理性


读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撰文 | 冯毅


教育是件大事。但它又与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的几乎所有部门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关系。特别是到了今天,人类的二十一世纪,对教育本身的认识,越来越重峦叠嶂地厚重难解。各个方面层面对教育的要求愈多愈高。教育肩负的使命和任务愈多愈重。批评的声音愈多。利益诉求愈多样。决定教育发展的因素愈复杂,愈强烈,频率愈快。这是一个人人说教育的时代。教育本身陷入到一个“选择综合症境地”。


除了大众的基于利益诉求和政策改良的声音外(在教育是公共服务属性的前提下是必要的),社会知识分子,特别是有着教育情怀的知识分子,对教育的反思、批判的声音和学术思想,是极为宝贵的时代的思想资源。




郑也夫是社会学学者,有着专业精神和社会情怀。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的社会学专业人员,又在美国获得第二硕士学位,最初的研究方向是“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他意识到,要研究中国的社会何不回到中国社会中,于是他放弃了美国读博的机会,回到中国,孜孜矻矻,以“客观的态度,冷静的观察和专业的思考”,展开了他的社会学。他以“暴热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中阴冷的地带”,他说,“ 我是使用八般武器的人: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史学,等等。我一点都不在乎我是哪个学科的人,甚至宁愿作盲流,不愿作专家。我坚持的不是哪个学科,坚持的是智力生活,是一个怀疑论者的思考。”因此,他显得有点儿“特立独行”。






他的批判基于他的思考和专业。他说,不要“廉价的批判”,如果你的批判不够深刻,不够批判的功力,你只需要“呈现客观的实情”,不应该因为你的主观判断而误导读者和受众。他在《吾国教育病理》及其他著作和文章表示,自己对教育、特别是中国教育实际理解不深,就专业而言是门外汉。但他是真诚的,是慎重的,是老老实实的,是做了一番深入的“功课”的。他在北大开了一门选修课,就叫做《批判的教育社会学》,要求学生们进行一项社会调查,“翔实地描述教育领域中的某一个博弈、现象或勾当”。他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客观真实的调查“教育实情”,将43篇调查结集成书,叫《科场现形记》。作为“姊妹篇”,出版了这本《吾国教育病理》。看来,他对教育的反思、批判是很有准备的。他在某次采访中说:对教育不良层面的讨伐甚多,是个人能骂几句。大家仍有兴趣发牢骚,是因为都有儿孙正接受学校的折磨,所谓“斩不断,理还乱”。但是大家已经厌倦了简单的咒骂,愿意思考其所以然。这本书贯穿了他的这种态度。





我的阅读体验,这本书“不好读”。它不是一本“一本正经”的学术著作。也不是一本只谈“感想”、“体会”和“建议”的书。“实情”、“分析”、“推理”、“论证”、“引说”、“批判”融合在一起,团状的肌理、辐辏的结构、大胆的举证和细致的辨析、简单的事实和明白的常识、基本理论和社会调查配合、批判和变革、历史与逻辑的结合,蕴含了极大的信息量和阅读思考的强度。感觉它是“一团一团”、“一疙瘩一疙瘩”的,要吃透它,先要一点一点剥离、一丝一丝抽取。同时,它毕竟是一部学术著作,要求阅读者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阅读经验。光看书中摆出的“实情”,似乎我们都知道;光看他谈的常识,好像大家不陌生。但一到“批判性判断”时,大家都不太接受和认同,或者说,人人都有人人的说法。这在这本书“读书会”上大家的发言,也印证了这一点。对这本书而言,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阅读现象”。就我的阅读经验和所接触到的教育讨论或相关的语境,可能在当下的场合,没有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或话题,能有一个较为一致或共同的认可。由此,是否可以说,当下是一组“多解题”。







由此推之,《吾国教育病理》也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解决“当下教育问题”的框架和话题由头。


我试图并不很深刻准确地梳理其内在逻辑链条:


第一个链条,素质教育(伪)——学历军备竞赛——学习异化,这是“病理”,接着的“分流”是本书的第一个“方剂”。如何分流,尤其是“当下”如何分流,并无直接给“方略”(此事极难,老郑聪明),他“虚晃一枪”介绍了“德国的分流”。老郑不谈“未知之事”,只列“已有之例”。再回到自己家,照顾“中国当代职业教育”,在“今天”的时空维度,照看出“我们”的不足和可能。仅此不够,又回到“中国传统分流”看得失、作对比、探出路。


郑也夫的把控是在“当下”,必然以“官员的学历”和“复习与复读”(出于制度落于个人)挽住自己的逻辑“缰绳”,不至于跑马跑出自己的疆域。




第二个链条,其展开式是:学校教育及反思——人的精神成长及反思——人的兴趣及反思——社会教育观及反思——教育内容(课程)及反思——人才选拔及反思——教育管理体制及反思。其方剂是“分权”。这一系列大致可分为:制度与人。逻辑推论为:分权方可有教育自主,方可有人的成长发展多样化和丰富性,才是正常的教育轨道。





整书应该是在“人的心智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维度上,从“当下的教育实情”出发,批判性地、理论地、沙盘式地调试两个维度的关系、形态、结构和博弈与应和,表达自己以期达到统一、福祉的思考、理想和情怀。



我读这本书,也会放到当下“世界的格局”中来比照,在老郑疑问式的判断“究竟是中国特色,还是世界特色”的引导下,印证“教育的国际性”和“世界性”的普遍情况。


佐藤学,日本著名教育学者,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是日本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在对东亚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后指出:东亚国家现代化过程被急速压缩,所以要求教育必须非常有效率。于是发展出以考试升学为主的方式。产生出这样一种逻辑:考得愈好、学历愈高、找到愈好的工作,就能脱离原有社会阶层和环境,教育成为孩子往上爬的手段。学校求得高分,家长希望孩子得高分、有好工作、有高收入、进入高的社会阶层,发展得比父母更好。考试又造成教育中的竞争。但学习欲望现在变低了。





美国近三十年的几个重要的教育法案,也在试图解决教育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每个阶段解决了部分的问题,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甚至背离了法案的初衷。2015年12月奥巴马政府颁布的《每一个孩子都成功法》,力图校正小布什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实施带来的新问题。简单讲,就是集权管理、标准化考试、严苛问责,以及不理想的实际效果,带来的新问题是:考评使得学校压力重重,甚至成为学校发展的负担。因此小布什法案被认为是学校日常工作的指挥棒。许多州也开始另寻出路。新法案试图将“目标”取向调整为“策略取向”,将“严责”变为“激励”,把“集权统一”变为“分权自主”。新法受到肯定,但效果如何还是未知。




美国学者戴安·拉维奇在《美国学校体制的生与死——论考试和择校对教育的侵蚀》一书中,以“学术反正”的姿态,对当下的美国教育提出了批判性的思考:标准化考试已由途径变为了目的,变味的考试使得学校挤压教学科目为了应试,为了解决弱势学生的学习质量问题和提升部分公办学校质量的特许学校并没有显示出强的表现,公立学校在市场化的冲击下生源资源流失,部分学校为达标而降低标准过关,考试分数与教师业务评价挂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三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报告,给了我们一个全球视野的思考。1972年的《富尔报告》充满了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的精神,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并特别强调“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两个基本观念。这两个观念影响了世界教育的发展。


1996年《德洛尔报告》在世纪之交之时,期望21世纪经济能有更好的发展、社会矛盾能有所缓解、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充满了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针对教育上提出了著名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2016年《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其核心思想是: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学校教育和教师不会消亡。




提出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报告批判了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报告认为,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众多国际发展讨论体现出的人力资本理念”“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共同利益的概念超越了个人主义的社会经济理论。报告批评了教育私有化,并为知识的私有化趋势担忧。



报告批评当前国际教育讨论张口闭口谈学习,但“主要关注的是教育过程的结果,而往往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关注结果,主要是指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以上观点、文件和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 平等的优质的教育是共同追求。公平的质量与质量的公平是需要思考的。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教育可能是途径,但更应该是目的。在宏观意义上集权与分权是教育管理体制要把握好的。在教育发展上,改策略不改理念,是否能解决根本问题?“考试倒逼”只能出数据,不能逼出人才。


“回到教育本身”这个命题是时代的主题。


如果我们这样去把《吾国教育病理》放到这个的大背景下,我们是否对这本给予我们的积极意义应抱以肯定和更加理性的思考?把众声喧哗转化成众脑思考和众心解题。



撰文:冯毅

摄影:杨芳

小编:Claire


上一条:老马识读 | 大历史中的这一年

下一条:漂泊的灵魂,悲凉的红颜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