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完毕后的唐蕃会盟碑(资料图片)
作为拉萨老城区文物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昭寺正门前的三座石碑“唐蕃会盟碑、种痘碑和无字碑”日前修缮完毕,首次以崭新的姿态对外开放。其中,矗立了一千多年的唐蕃会盟碑在风雨中一次次见证着藏汉民族团结和友好情谊。
大昭寺是所有藏传佛教信徒都要去朝拜的地方,终年桑烟缭绕。大昭寺门前的青石板被朝拜的人磨得光洁平滑。
记者在大昭寺广场看到,矗立了1000多年的唐蕃会盟碑碑身仍保存完好,曾经作为保护措施而围砌在石碑周遭的厚墙已被拆除,花岗岩材质的石碑正面和左右两面均刻有藏汉两种文字。为更好地展示藏汉民族团结的千年见证和方便游客市民观赏,修缮完工后的石碑四周装上了极具藏式特色的镂空栏板。
“以前我只见到过这座石碑的顶部,今天是我第一次看到完整的唐蕃会盟碑,真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在大昭寺附近居住了数十年的老阿妈德吉站在这座千年石碑前感慨地说。
大昭寺广场上的另一座碑为种痘碑,高3.3米,有300多年的历史,为纪念清朝乾隆年间中央政府向西藏人民传授种痘方法以防治天花所立。种痘碑后面就是无字碑,无字碑上没有任何文字及符号。据长年居住于老城区内的居民说,相传无字碑是为了纪念当时修建大昭寺的工匠们而立。
“唐蕃会盟碑是西藏重要的古文献之一,也是研究唐蕃历史的重要文物。碑文反映汉藏两族‘欢好之念永未沁绝’,一千年前就‘寻甥舅之盟’‘立碑以更续新好’,表达了汉藏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拉萨市文物局副局长李粮企说。
唐蕃会盟碑保护工程于今年3月启动,拉萨文物部门对这块重要的石碑进行了精心修复,这也是国家投入3亿多元,对古城拉萨的重点文物进行保护的一部分。李粮企说:“至此,这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使得见证和承载着拉萨历史文化的千年古碑再现辉煌。”
历史链接
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或“长庆会盟碑”,高3.42米,宽0.82米,厚0.35米,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从公元706年到822年,吐蕃和唐朝之间的会盟达8次之多。公元823年所立的唐蕃会盟碑,记载的是第8次会盟的盟文,碑文历述蕃唐双方和亲“永崇甥舅之好”的历史。历史记载,此碑立后,唐蕃之间的纷争,从此宣告结束。
碑通高5.6米,由帽、身、座三部分组成,身座连接缝隙以铜液浇灌,固若一体。碑正面向西,上刻汉藏两体对照文字,文义相同。左半藏文,横书,77列;右半汉文,直书,6行,正楷,存464字。碑身已略有风化,但所镌藏汉碑文尚能辨认。碑文中说:“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大善,再续旧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充分表达了藏汉两族共崇旧好,永息争端的愿望。碑文中还记述了这次会盟的经过,立石年月以及参加登坛会盟的官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