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行过溪桥光照水,双双鳞影误真鱼”,说的就是传说中的大良鱼灯仿真度极高,竟可令水中的鱼儿误以为是伙伴。是何样的鱼灯?真有如此神奇?11月25日,顺德区古村落文化活化升级——2018基层文体嘉年华之顺德“非遗”文化展示系列活动在北滘碧江金楼进行第九场展示活动,展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良鱼灯制作技艺,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此次“非遗”系列展示活动是由顺德区文化体育局主办、顺德区博物馆、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滘镇宣传文体办公室、北滘镇碧江居委会承办,珠江商报执行的顺德“非遗”文化品牌项目,共计12场展示活动,自9月30日拉开序幕,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九场,包括八音锣鼓艺术、香云纱染整技艺、龙舟说唱艺术、粤曲、粤绣、咸水歌、永春拳、洪拳等。
25日展示的区级“非遗”大良鱼灯制作技艺,特别请来了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大良鱼灯制作工坊的鱼灯制作技艺手艺人冯艳慈现场展示大良鱼灯的制作技巧,10多名大小观众一起参与体验了大良鱼灯的部分制作过程。
“一条75厘米长的鱼灯,从画图、扎架到完工,大概需要一天半到两天的时间,今天的展示时间有限,所以,我提前扎好了架,现场主要让大家体验制作、粘贴鱼鳞和扪纱的过程。”为了当日的展示活动,冯艳慈提前做足了功课,带了七八只成品或半成品鱼灯到现场。一只只颜色艳丽的鱼灯,如传说中一般,外形相当逼真,若在鱼肚内点上灯,则通体透明,又多了一份灵动感。冯艳慈说:“古代的鱼灯,鱼肚内设置有灯烛装置,且需留一个灯烛口通气,避免烧着鱼灯。现代鱼灯,其内安装的是电灯,更环保。除此之外,古今制作技艺基本一样。”
大良鱼灯制作技艺是清代、民国盛行于顺德大良的传统鱼形花灯制作工艺。当时顺德机器缫丝业兴旺发展,时值年丰之际,大量艺人投身鱼灯制作,这使大良鱼灯名闻遐迩。与之相伴的大良鱼灯会,又称“出鱼会”,则成为清末至民国年间顺德大良的大型夜间会景,并名动一时,成为与佛山秋色、沙湾飘色齐名的盛会。大良鱼灯的最大特点就是仿真度高,其工艺也因此相当严苛繁复,具体包括画模、熏竹、开竹、扎架、煮胶、涂纱、扪纱、着色描鳞、洗鳞、挂牌和嵌眼、装灯等多项制作工序。鱼灯的款式也很多,常见的有火鲤、鳜鱼、鲈鱼、石斑、鲮鱼、狮子头鱼、红鲹等等。过去出鱼会上展示的鱼灯,长则6米,短则3米,据说制作一个大鱼灯费时近一个月。
“熏竹、扎架都非常考验人”,冯艳慈现场以打火机示范了熏竹的原理,“一根竹片由两层构成,竹皮和竹里,其竹皮很有韧性,以蓝色低温段的火焰来熏,就可随手做出造型,但也很容易失手。稍有差错,即告失败。”另外,着色、洗鳞、扪纱,无不需要精工巧艺。可见,鱼灯的制作非常考量工匠的心思与手艺。大良鱼灯之所以能名闻遐迩,离不开顺德手工艺人们的匠心与智慧,而这也正是“非遗”的魅力所在!
据了解,顺德目前收录在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36项,包括人龙舞、水乡农谚、龙舟说唱、香云纱染整技艺、双皮奶制作技艺、龙舟雕刻技艺、粤剧、咸水歌等。这些“非遗”有着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更与水乡文化息息相关,是顺德先辈们在桑蚕渔业农耕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下的智慧结晶,如华丽喧腾的锣鼓艺术、壮阔宏大的人龙舞、粤曲、粥水制作技艺、南沙婚俗等,皆有独特的水乡人文情怀,既有以人为本的实用性,也为顺德水乡文化的形成产生深厚的积淀。举办此次“非遗”系列展示活动,一是为了活化顺德古村落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二是为了传承顺德先辈的智慧结晶,和市民共享顺德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成果,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全民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