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核心提示
刚刚结束的暑假里,顺德文化艺术界因为两名勒流人而泛起阵阵涟漪。
7月,郭子良在勒流开办暑期顺德美术创作班,学员从全国各地奔赴而至。8月,伍嘉陵从艺70年作品展在顺德博物馆展出,陈永锵、纪光明、曾嵘、连登等文化艺术界名人到场支持。
伍嘉陵、郭子良是勒流翰墨丹青的杰出代表,在追求个人艺术高度的同时,他们积极参与推动家乡书法绘画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广“勒流翰墨”品牌。
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翰墨之乡勒流,正是因为学生喜欢学、老师善于教、政府来支持,翰墨文化才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书画名家心系家乡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走进顺德博物馆二楼书画展厅,伍嘉陵从艺70年来的60多件作品呈现眼前。阅览作品、手稿、信函和照片,如同走进伍嘉陵的翰墨人生,还能从中追溯“勒流翰墨”品牌的崛起。
伍嘉陵,中国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之于勒流,他是全国第一个农村业余书法组织——勒流书法研究会的筹建人,带领研究会会员从农村走进广州、北京、深圳、海南等地办展,在全国打响“勒流翰墨”这一农村书法艺术品牌。
“勒流是我的家乡、我的根。”农民采桑、防洪建设、瓜荫鲮影……家乡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风土人情,成为伍嘉陵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而他对家乡的关注与感情,也在作品中得以体现。
除了以画作记录家乡的人与物,伍嘉陵组织勒流书法研究会成员开展公益性学习班,为勒流业余书画爱好者提供培训。伍嘉陵个人更是敞开家门,欢迎书画爱好者前来交流。在他的影响下,不少爱好者的书画水平得到提升,也有一些人走上了专业道路,郭子良就是其中之一。
高中毕业后,郭子良边工作边钻研书画艺术,时常到伍嘉陵家中请教,“考上美院后,他还来问我志愿填报事情。”伍嘉陵点赞郭子良:“踏实、勤奋。”
如今,郭子良成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我先跟随伍嘉陵老师学书画,后来加入勒流书法研究会,对于我的成长帮助很大,影响很深。”对于恩师的教导,郭子良满怀感恩之情。
7月中旬,郭子良代表中国国家画院出席中国国家画院水墨艺术欧洲巡展(波黑站),尔后立即赶回勒流,投身暑期顺德美术创作班。20多天的培训,让勒流中学美术教师刘庭翔等一批本土教师获益良多。勒流中学校长刘毅由衷佩服郭子良心系家乡的情怀;顺德区文联方面更是殷切期望郭子良的研修班能每年开展,打造成顺德本土的艺术品牌。
这是郭子良连续两年回家乡开班授课,他表示,只要有机会,定会坚持下去。更早之前,郭子良参与了勒流街道文化工作座谈会,为家乡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精神动力,赓续传承。从伍嘉陵到郭子良,书画名家对家乡的影响在延续,翰墨之乡勒流也因其对家乡的反哺迎来了良性的发展。
多措并举培养人才 传承“勒流翰墨”品牌
“喜欢书法,临摹字帖的时候,感觉心情会变得平静。”廖楚君是勒北小学学生,在该校书法特色教育的浸润下,她学习书法、爱上书法。勒北小学在书法特色教育上坚持了14年,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课程教学贯穿学生整个小学阶段。今日开始,勒北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也将和廖楚君一样,拥有接受书法教育的机会。
书法进校园,是勒流营造书法学习氛围、播下书法“种子”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沉淀,勒流校园书法教育基础逐步夯实。同时,借助顺德书法家协会的力量,勒流组建了“勒北小学-新球中学-勒流中学”书法发展联盟,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书法教育体系,实现书法教育的中小学持续衔接,培养专业人才。
水乡画也是勒流的一大特色。扎实开展水乡画教学的育贤实验学校,是中国山水画创作院中国画培训基地、中国山水画协会中国画培训基地。
在推动书法进校园的同时,勒流搭建起比赛、展览、研讨会等学习平台,激励学生持之以恒钻研书画艺术创作、提升教师书画教学水平。
勒流街道“苏六朋奖”青少年儿童书画即席挥毫大赛至今已举办了28届,今年的比赛新增“名师课堂”,邀请书画名家为获奖学生授课,深化比赛成效;2017年至今,勒流青少年儿童优秀书画作品展已成功在勒流展览馆举办近20期,展出超2000幅作品,作品展已成为勒流的一个文化活动品牌,为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今年,勒流成立教师书法研讨班,定期组织勒流书画教师参与研讨会,开展书画教学系统性培训,提升教师水平……
不仅如此,在勒流街道办事处的推动和支持下,今年暑假,南水、上涌、冲鹤、新城、富裕、扶闾、黄连、连杜、江义等十多个村居开展了暑期书画培训班。
通过书法进校园、进村居,广搭平台,勒流多措并举培养“勒流翰墨”接班人,不断提高勒流书画创作水平,传承“勒流翰墨”品牌。
人物故事
伍嘉陵:“我为什么要画大头鱼?”
伍嘉陵的家是一栋三层小楼,顶楼是他的工作室,一张铺了毡子的大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房间的地上、墙边堆满了书籍。铺开一张宣纸,伍老提笔作画,少顷,一尾鳙鱼(大头鱼)跃然纸上,落款、盖印,伍老回过头笑问记者:“得嘛?”
这尾水墨写意鳙鱼,伍嘉陵钻研了40多年。
上世纪50年代初,伍嘉陵开始从事国画创作。后来,他见到画家陈永锵凭《鱼跃图》一画成名,便产生了画鱼的意向。当时的顺德以蚕桑鱼塘闻名,四大家鱼中的鲤鱼、鲩鱼、鲮鱼皆有人在画,唯独鳙鱼,不被欣赏,也无前人画过。伍嘉陵决定挑战自己,画鳙鱼。
但是,“看似容易,实则不是”。为了画出好鱼,伍嘉陵买来鳙鱼养在水族箱里,天天观察,研究鱼头、鱼身的画法。画鱼头,始终不得要领,伍嘉陵就向比他年轻20多岁的陈永锵请教。在对方寄来的一张画了鱼头并题了长款的复函中,伍嘉陵领悟到了该从何处着手。
解决了鱼头的问题,鱼身的问题又来了。分析了鳙鱼鱼身特点,伍嘉陵尝试了很多画法,“繁了又简,简了又繁,最初画出来的鱼像是‘浮塘鱼’,没有生气。”后来,伍嘉陵从书法中悟出了画鳙鱼鱼身的方法,采用“偏锋破笔法”,浓淡间用。
多年刻苦钻研,伍嘉陵终于探索出了水墨写意鳙鱼的画法,成为第一个以水墨大写意鳙鱼入画的画家,也打开了以水墨写意鳙鱼入画的道路。
挑战自我、勤奋钻研、虚心请教、书画兼善……一尾水墨写意鳙鱼,浓缩着伍嘉陵多年来的书画艺术沉淀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一辈子翰墨人生,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年”荣誉证书和证章的伍嘉陵,却自称“草根画人”。对于书画艺术,今年92岁的伍嘉陵依然不容许自己有一丝放松,每天坚持习书作画,“一息尚存,此志不能少懈”。
村居剪影
加入青少年书法班要“面试”
开学了,黄连社区书法协会会长廖望成的周末又要忙碌起来。廖望成是黄连书法班的授课老师,结束了青少年暑期书法班,他又要开始周六日书法常规班的教学。
8月25日,近百名一年级新生在仓沮圣庙前参加黄连开笔礼。仪式上,廖望成作为其中一名“启蒙描红”老师,握住孩子的手,引导他们书写“人”字。这是很多孩子与书法的初次接触,书法教育的启蒙,也源自于此。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黄连,15年前成立了青少年书法培训班,由居民、社区、社会三方共同参与开展。对于想要进班的学员,廖望成只有一个要求,“必须是发自内心想学书法的。”为此,廖望成会与每一个孩子“面试”,了解他们学习书法的初衷,“主动来的,才能学得好。”
这种招生方式一直延续至今,起到的效果肯定了廖望成的坚持。他表示,书法班培养了一批青少年书法人才,有的从小学学到大学,假期有空了一样过来学习;有的考取了相关专业,在大学深造。
目前,黄连青少年书法培训班拥有学员近百人。“老一辈书法家把他们的经验传给了我,我有责任传承给孩子们,这也是我授课的初衷。”廖望成希望,培训班能够为喜欢书法的孩子提供学习的平台,让翰墨文化在年轻一辈中得到传承。
评论
品牌培育人才人才反哺品牌
赵扬
勒流的书法爱好者是幸福的。
7月中旬,刚代表中国国家画院出席完中国国家画院水墨艺术欧洲巡展(波黑站)的郭子良,立即赶回勒流,投身暑期顺德美术创作班,让勒流中学美术教师刘庭翔等一批本土教师获益良多。
这也是郭子良连续两年回家乡开班授课,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的他,始终不忘回报家乡,而这一切的起因,是源于老前辈伍嘉陵。高中毕业后,郭子良边工作边钻研书画艺术,时常到伍嘉陵家中请教,考上美院后,还向伍老先生请教志愿填报的事宜。
在勒流,作为全国第一个农村业余书法组织——勒流书法研究会的筹建人,也是打响“勒流翰墨”这一农村书法艺术品牌的老前辈,伍嘉陵家里的大门却是向书画爱好者敞开的。在他的影响下,不少爱好者的书画水平得到提升,也有一些人走上了专业道路。
也正是在这些名家的引领之下,“勒流翰墨”的品牌不仅在业界享有口碑,更是代代相传,源远流长。不仅通过书法进校园营造了氛围、播下书法“种子”,更是构建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书法教育体系,实现书法教育的中小学持续衔接,培养专业人才。如此一来,翰墨之乡的人才培养也从以往的名家名师零散式育才,发展到了构建教育体系普及式育才,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享受书画教育,更多的好苗子得以被挖掘和培养。
而在校园之外,社区内的书法教育氛围也逐渐浓厚了起来。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黄连,15年前就成立了青少年书法培训班,如今对于来报名的孩子,更是要通过面试才能上课。黄连社区书法协会会长廖望成更是提到了:“老一辈书法家把他们的经验传给了我,我有责任传承给孩子们,这也是我授课的初衷。”
这种传承的理念贯穿着整个“勒流翰墨”品牌的崛起之路,也将深深影响到以后的每一位书法爱好者们,这也正是身处勒流的书法爱好者们的幸福所在。不仅身边有名家名师向大家敞开大门,还有可持续的教育体系,即使是从勒流走出去的名家,依然不忘乡情,时常回来开班授课。如此循环可造的体系,才是“勒流翰墨”品牌可以长远地走下去,越走越强大的核心所在。
对于一个区域文化品牌而言,在外闯出名声靠的是走出去的翘楚,而培养出人才靠的又是这个文化品牌的凝聚力和氛围。也正是有了一代代的传承,才能在名家的引领下擦亮这个品牌,并且反哺这个品牌,让这个品牌孕育出自己的体系,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