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龙山温氏大宗祠: 传承四百年家风 守住乡情与乡愁
文化动态   2019-10-29 08:56    3969

 信息来源: 佛山日报

  在珠三角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顺德祠堂南海庙”。它既充分反映了昔日顺德人对传统文化延续的关注和宗教礼法的重视,同时,也折射出顺德当年富饶自足、纷纷置田建祠的繁荣盛况。

  顺德兴建祠堂,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清代中后期,大小宗祠遍布城乡,为数逾万,构筑宏丽。如今,走在河网密布的顺德水乡,一间间古祠堂或紧偎在小桥流水旁,又或者融入热闹的生活区里。藏身街市之中的温氏大宗祠,是顺德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229个祠堂的其中一个。这座祠堂在顺德不是规模最大和最精美的,但这里走出了15个进士、5个翰林、2个一品大员,是耕读文化的重要见证。


  街市里隐藏明朝古祠


  晨曦初露,温氏大宗祠外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龙山市场的商户们正在忙碌地整理当天准备出售的生鲜产品。家住附近的温姨就会在八时多打开温氏宗祠大门,“街坊们会到宗祠里坐一坐聊聊天,还有一些外地的族人或者游客也到宗祠里寻根、参观。”

  踏进祠堂外的小院子,葱葱郁郁的绿色盆栽,显示出管理者的用心,跨过半米高的门槛,悬挂于屋檐下的翰林牌匾,屋脊上、宗祠内的精美木雕、砖雕和石雕,则彰显了温氏家族昔日的荣耀。

  温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整体建筑占地约1000平方米,三雕齐全,是典型的明清岭南建筑风格。然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这座与街市融为一体的宗祠,在10年前曾是一个贩卖活鸡的摊位。

  据《龙山乡志》和《光禄祠颐光堂家谱》 记载,当地曾有祠堂666座,其中,温氏有32座。经过历史变迁,温氏大宗祠成为这一家族在龙山仅存的一座家庙。龙江镇龙山社区温氏后人温荣欣说,温氏家庙曾经被作为厂房、供销社、幼儿园、摊档使用,因为年久失修,其木结构几乎全被破坏,就连屋顶的龙脊、带“寿”字的瓦当也都无一幸免,一度沦为危房。

  2008年,温荣欣发动族人,筹款50

  多万元,对祠堂进行修缮。

  “自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至今,温氏家庙经过了多次扩建、重修。2008年是工程最大的一次,重修后更名为“温氏宗祠”,后来再更名为“温氏大宗祠”。”说起这座祠堂数百年经历,温荣欣如数家珍。

  在古代,并不是每一个家族都有资格修建自己的祠堂,在《周礼》中对家庙祠堂有着严格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各有等差,平民不得立庙,祭于寝。不过,在明朝嘉靖年间(1536年),朝廷颁布诏书,允许民间修建家庙,于是,才有了如今的温氏大宗祠。

  在这座占地约1000平方米、三进两天井的祠堂,前面的两进建筑风格简约,而供奉着温氏先人的第三进建筑,则精美繁复。对此,温荣欣解释,虽然明代已经允许民间修建祠堂,但是在祠堂的规模、所用材料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平民只能修建两进的祠堂,因此最初的温氏宗祠也只有两进,直至清乾隆年间,顺德龙山温氏因培育出被授予34个官衔的温汝适等多位英才,温氏家族终于有资格将宗祠从原来的两进扩建为三进。

  人才辈出续写家族传奇

  关于龙山温氏一脉的来源,在温汝适所撰的《温氏本源记》中写道:“吾宗初祖由雄州来居兹土,至是凡五百余年。”

  温荣欣介绍,顺德龙山温氏一脉源于河南温国(现在河南焦作市温县),宋代从江西来到南雄珠玑巷,再到龙山。自此,龙山温家晴耕雨读、诗书传礼。而温汝适可谓族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温汝适的祖父温适斋,曾为官京华。温汝适的父亲温贤超少年时随父就读国子监。他虽聪颖过人,但科名运蹇,后他干脆回龙山筑园课子,建造了当时远近闻名的“柳堂别业”。自幼便在诗书声中长大的温汝适,30岁即考取进士。后入翰林,最后更成为嘉庆皇帝老师。史载,顺德曾为帝师者有三人,一为明代梁储,一为清中温汝适,一为清末温肃,龙山温氏占其二,由此“龙山温氏一门两帝师”成为佳话。

  顺德文化学者李健明说,作为帝师的温汝适不仅光耀门楣,还造福桑梓。《顺德县志》 记载,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五月,大水,桑园围溃决,水浸两月余。在籍侍郎温汝适向朝廷借帑银8万两转贷南海、顺德商人,以利息作桑园围岁修费用。这一举措果然大大改善了民生,后来逐渐演变为桑基鱼塘,不仅带动了顺德早期经济,甚至对整个珠三角后来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另外,温汝适在担任兵部侍郎年间,做了件对顺德教育影响深远的大好事。他与从弟温汝述、大良人龙元任、伦教人何惠群等顺德籍官员一道倡议在京修建“顺德会馆”,并又发动在职官员、乡族首领、乡间义士、后期科名踊跃捐款以作基金。

  温汝适的榜样作用,对子孙后人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人才辈出,包括被称为“中国近代军工业创始人之一”的温子绍。晚清积弱、处处挨打,温子绍自小便希望有朝一日能用亲手研制的枪支弹药保家卫国,20岁时在父亲的资助下自行到意大利等国学习机器制造和应用。其试制后膛七响连环快枪一支,仿制成功,而这支七响连环快枪,也被后世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自动步枪,此后,温子绍即被委任广东军装机器局总办,主持制造出国内第一艘与英国战舰相媲美的炮舰“海东雄”,该船在广东水师服役近30年。

  而龙山温氏宗祠正是在温子绍的主持下,再次得以修缮。自幼与温子绍交好的知名书法家李文田所题的“开远堂”牌匾,至今仍悬挂在祠堂中堂上。

  祠堂“复活”维系乡情乡愁

  时移世易,温氏大宗祠在族人努力下,再次向世人展示其当年的恢弘。对于2008年的重修工程,祠堂内有碑文《重修温氏大宗祠志》 做了详细的记录:“……濒临危房之温氏家庙,欣见复原,致使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历史建筑得以保护,此实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之文明举措,且又昭示社会升平、盛世、太和之象也。”

  过去10年,温氏大宗祠成为联谊宗亲与凝聚族人的理想之处,还是缅怀先贤、教育后辈的文化活动场所,甚至推动了当地对古祠堂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作为2008年温氏宗祠维修工程的牵头人,温荣欣受龙山居委会的委托,参与了龙山书院(黎氏宗祠)、六街公所等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均获得相关专家的好评。其中,龙山书院在修复后更成为社区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各种讲座、展览、培训活动络绎不绝。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周应恒曾表示,祠堂是乡土文化的一个承载的集中点,是家国情怀的一个根,是归属感、认同感的凝聚力所在。祠堂这样一种文化载体有很重要的功能,爱乡、爱土、爱国、爱家,这种爱就形成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恰恰是这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最需要的。他认为,祠堂已经打破了族群的约束,蕴含着新文化的产生,有巨大的包容性,实际是把整个社区的人汇聚起来,围绕着惠民、悦民、聚民进一步挖掘,便可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文化滋养、文化陶冶,记住乡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

  据龙江镇文化站站长麦铭棠透露,镇内多个社区都在大力推动保育活化祠堂,而龙山社区也有计划打造祠堂文化。祠堂凝聚了珠三角殿堂建筑的精华,豪华肃穆,是同姓聚落中的标志性建筑,族人活动的中心;祠堂蕴含着宗族乃至顺德社会发展的重要脉络,是顺德传统社会民俗、经济、文化、政治等元素的交汇点。因此,祠堂文化正成为文旅融合的旅游新品。麦铭棠说,过去,龙山曾有数百座祠堂,如今,温氏、梅氏、黎氏等多个家族的宗祠经修复,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未来,在相关部门的推动、族人的配合以及社会资源的盘活下,会在祠堂文化上有所作为。




Copyright @ 1997-2024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顺德支中心 维护
邮编:528300 电子邮箱:sdtsg@1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