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佛山日报
在乡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地方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有些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了。为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顺德北滘70岁老木匠何均统根据儿时的记忆以及仅存的一两张旧照片,“复活”了一座又一座的古祠堂。尽管何均统所做的只是复刻缩小版古祠堂,但传统古建的斗拱飞檐在他的巧手雕琢下,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明清古宅的风韵。如今,何均统部分作品正在北滘碧江蓬莱书院展出。
老木匠重现农耕记忆
“木”字,简单四笔便可勾勒,对何均统来说却是一生的牵绊:第一笔是从零到一,何均统自小随当木匠的父亲学手艺,与木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二笔是向下扎根,奠定一生事业的根基;第三和第四笔是一撇一捺,不管退休前后,木工手艺始终伴随其左右。
“整整做了一辈子啊,到今天都放不下啊!”头发斑白的何均统说起自己的木匠生涯,就有聊不完的话题。出生于顺德北滘碧江的何均统,从小就跟着木匠父亲学习木工手艺,当时父亲为了让何均统接触更多种类的木制品、更好地了解木制品的架构,总是让他做修补破旧木具的工作。“后来,无论做什么木具,我都觉得难度不大。”何均统自豪地说,由于他对木具结构了如指掌,曾受聘于木器家具厂,也在建筑队呆过,就连下乡时期也大多在做木工活。
数十年的积累,让何均统越发喜欢木工这门手艺,就算退休了也离不开它。他经常会用一些旧木头或边角料做一些小物件,例如,打禾机、风柜、艇、射桶、秧船、沙梆、锄头等传统农耕用具模型。每件模型的细节都考虑周全,非常精巧,摆动打禾机时,会发现踏板和齿轮都可转动。
“这些农耕用具现在很多已经不存在了,很多年轻人甚至没见过。”何均统说,这些都是他年轻下乡时接触过的农耕用具,当时他主要负责制作和修复,因此每件用具他都熟透于心。他说,制作它们一是自己留个纪念,二是让后人了解顺德的农耕文化。
当脑海中那些农耕用具逐一变成模型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时,何均统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将那些只存活在老一辈人记忆里的祠堂也做成模型,与更多人分享自己儿时的美好回忆。七八年前,何均统开始凭着自己的记忆和一两张老照片,慢慢“复原”了燕翼楼、社洲苏公祠、碧江苏家大祠堂(种德堂)、圣旨楼等已经消失的顺德碧江古建。
微缩祠堂藏着老故事
俗话说,顺德祠堂南海庙。清代中后期,大小宗祠遍布顺德城乡,为数逾万间。而祠堂也成为老一辈顺德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何均统还记得,小时候,家乡碧江的祠堂有70多间,他还曾在好几个祠堂里上过学。
燕翼楼和社洲苏公祠是何均统最先复原的古祠堂,它们是如今的碧江小学旧址,也是何均统读小学的地方,因此他对这两间古祠堂的一草一木皆记忆深刻。何均统说,燕翼楼因为形似天安门,被称为“碧江天安门”,当年在燕翼楼读书时一个班有40多个人,学校旁边还有鱼塘和球场,祠堂内有石梯,他和同学经常会一起滑石梯。令人惋惜的是,随着时代发展,这两座古建筑慢慢消失。
离燕翼楼不远的苏家大祠堂也随着时代的变更在50年前遭到破坏。何均统介绍,在碧江村,苏、赵是大姓,苏家大祠堂是苏家人的宗祠。七开间的碧江苏家大祠堂,建制形制很高,曾是广东祠堂的翘楚,小时候他也会经常来这里玩,连苏家祖先的牌位是用沉香木所做,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而苏家大祠堂旁边的当铺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曾遭到炮轰,反而保留至今,连那个被炮弹打出的洞口也留在墙上。
“现在,知道这些祠堂旧事的人起码有四五十岁了。”为了让这些消失了的祠堂留下更多痕迹,何均统就用废旧的木材,按照照片的基本比例做出微缩模型。虽然外形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做起来一点都不马虎,模型的细节也做得很到位,每一个建筑的门窗都能开合,屋内的楼梯、门前的旗夹一应俱全。
曾有人问何均统为何不用更好的木材去做,他解释,自己是一边回忆一边做,往往需要多次修正,“这些都是我的试验品。”何均统希望,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多地复原那些已经消失、但很有价值的古祠堂,表达自己对于昔日碧江祠堂盛景的怀念。
复刻碧江古建留住乡愁
一个一辈子没有放下过锯子、锤子、刨子和凿子的老木工,用自己手艺让一座座消失的古建“活过来”,他自言并没有什么难度,最大的挑战在于“坚持”二字。一年多前,何均统的儿子开始做私房菜,他每天都要到店里帮忙,但是一有时间,他又会回到自家的老房子里,继续捣鼓他的实验品。
“今年下半年的进度较快,振响楼的四进模型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目前,何均统正在制作赵氏的旧祠堂裕德堂,也称为振响楼。
走进面积只有数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面全是何均统的工具和模型,以及一地的木屑。面对狭窄的空间,何均统却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作品的后续存放问题。因为蓬莱书院院长周志峰已经跟他约定,要开辟专门的空间作为这些古建模型的展区。
周志锋正是何均统的伯乐,一年前看到“社洲苏公祠”和“燕翼楼”的微缩模型后,他便说服何均统长期把作品放入蓬莱书院内供市民参观。周志峰也是一个有情怀的人,继2013年自掏腰包投入50万元将碧江小蓬莱花园改造为艺术馆后,他在2016年投入了30多万元,将位于碧江泰兴大街的澄碧苏公祠和丛兰苏公祠进行改造,建成“碧江蓬莱书院”。“偶然看到何伯的作品,颇为感动。我希望通过展出何伯的作品让更多人知道碧江的古貌,留住乡愁。”周志锋说,自从何均统的作品在蓬莱书院展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甚至有高校计划将微缩古建模型开发成文创产品,将何均统的匠人之心以及碧江的古建文化传播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