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马上封侯”源于哪两种真实动物的什么故事?样子像“愤怒”的小鸟的长沙窑小雀是唐代小朋友的玩具,这玩意怎么玩?为何小孩子能亲切地枕在“老虎”身上?“顺博讲堂”将带你走进正在顺德区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动物园”展览,去探秘文物与动物的那些有趣的故事。
据了解,“顺博讲堂”是由顺德区博物馆主办的面向公众进行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系列讲座。邀请省内外专家走上讲堂,以亲近、通俗的话语向社会公众传递历史文化、文化遗产、文物研究与鉴赏等诸多的知识,让公众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的魅力。首期“顺博讲堂”讲座由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动物园——儿童专题展”策展人之一彭哲老师,讲述文物动物园里的那些故事。
探秘1 唐代小朋友玩什么?
大家觉得这些小雀是否分外可爱?这些小雀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原来,这些都是唐代小朋友的玩具,小孩子将小雀放在嘴上,轻轻地吹,这就是一个陶笛子,或者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陶哨。
探秘2 猴子和马什么时候成为好朋友?
在我们的真实世界里,我们都见过猴子,都见过马,可是猴子和马什么时候成为了一对好朋友呢?
彭哲老师带大家仔细分析了三件动物文物,可以看出猴子和马是一对好朋友。通过清青白玉“马上封侯”带钩这件文物,我们看到一只猴子特别温柔可爱地趴在这只马背上,而马儿非常温柔地回头望这只猴子。通过清玉雕猴子骑马这件文物,我们看到一只猴子趴在马的身上,马儿的笑容可以显示出它非常温柔的与猴子在一块。通过清玉雕猴子卧马的文物,我们看到马儿笑得非常欢腾,猴子非常舒坦地侧卧在马背之上。
马和猴子的故事还带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马上封侯,指的是即刻就要受封爵位,做大官。原来,一种叫松猴的猴子的尿液可以杀死马身上的细菌, 马就不会生病。“马+松猴”是大自然动物共生的奇妙现象。因此,人们就将猴子在马上,引申为“马上封侯”,用来寓意功名指日可待。
探秘3 从兕甲和犀牛的外形能看出什么?
彭哲老师在文物动物园里找到两件文物,分别是唐陶彩绘兕甲和明铜卧犀牛。兕,指古代犀牛一类的兽名。从二者外形来看,明铜卧犀牛比唐陶彩绘兕甲头上少了一个角。
据了解,在100多年前,犀牛也是中国野生动物大家庭里面的一员,仍然可以在野外看到犀牛。在更远的年代,犀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动物。彭哲老师提出了思考:为什么犀牛到今天却变成了一种非常罕见的动物呢?这与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关系?
彭哲老师说:“人们去猎取犀牛,以为犀牛角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然而今天的科学告诉我们,它的成分和我们手指甲的成分相当。那人们猎取犀牛为了吃肉吗?不!古人对它的形容是味如嚼蜡。事实上,人们是要将它们的皮晒干做成皮甲,这种皮甲非常坚韧。随着冷兵器的时代的进步,武器越来越厉害,皮甲似乎失去了它的防卫价值,人们在历史上也就逐步放弃了猎取犀牛。”
他告诉孩子们,这个历史过程反映了我们对动物从不知道到知道、再到今天我们学会了和平相处、最后学会与动物和谐共生的一个过程。
◎ 意义
这是一个文明相遇的地方
2020年8月1日至9月20日在顺德区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动物园展览,根据动物生活的场所,分为地上跑的动物、水里游的动物、天上飞的动物、家园里的动物和变形的动物共五个部分文物动物。
这是一个动物与人、自然世界与人类文明相遇的地方,展览以儿童的视角去探索文物动物园里面的故事,与孩子们一起去组建动物与我们自己相关联的意义。顺德区博物馆表示,希望通过对文物动物园的探索,激发出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期望每一座博物馆都能成为儿童梦想孵化的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