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昨日,“珠”愿清晖·“诒”路同行——草木清晖创意珠宝文化展在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展出,当天同时举行作品发布会,这是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和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馆校合作的一次创新的探索——将园林文化融入珠宝设计中。据悉,本次馆校合作共创作出81件设计稿,其中36件较为优秀的设计作品制作成实物在清晖园展出。
《蝶》《善行》《海纳百川》《方竹墨画》……在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悦雅轩展厅内,一件件融入清晖园元素的原创珠宝正在展出。据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介绍,这是一次有新意、有意义的探索,创新点在于把传统园林艺术、馆校合作教育模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三者进行有机融合。
据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介绍,本次馆校合作创作出81件设计稿,最终挑选了比较优秀的36件制作成成品。过程中约有20名老师、500余名学生参与,包括作品设计、制作、视频制作及主题节目创作等。
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副馆长张凤娟说:“学生们以年轻的目光和思维去解读传统的园林文化,逐一提取传统元素,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排列设计。”
接下来将传统的古典园林元素,进一步提炼优化,赋予时代特色,例如服饰、珠宝、美食,其它类型的创意产品,进一步尝试跨业界的对话。未来将结合清晖园文化资源,继续探索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形式相融,促进文旅结合,让文物活起来。
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黎玉珊表示,这次创作提高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学校一直在探索与香云纱、龙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接合作,希望在“文化-专业”“专业-企业”“专业-专业”间形成良好合作互动,期待以后有更多跨界合作。
顺德区珠宝首饰商会会长、周大福大师工作室行政总监何冠寰表示,本次活动,无论是创意还是工艺,均展示了超年龄的技术水平,在学生身上难得一见,未来可期。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银牌得主、周大福大师工作室工艺师陈奇亮认为,清晖园的元素和珠宝文化相结合,是两个不同领域的碰撞,是一次创新的探索。设计者、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朱永彤说,清晖园的碧溪草堂给了他设计灵感,此次创意珠宝设计的难点在于转化,将园林具象转化为抽象的文化符号,再将设计稿转化为材质实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