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精品书评 >《齐马蓝》

《齐马蓝》

加入时间:2021-10-22 11:21    访问量:5958    信息来源:



责任者:()阿拉斯泰尔·雷诺兹著

索书号:I561.4/2813

 

(一)起源:齐马探索的终点

 

收录在这里的作品中,开篇便是《齐马蓝》,这个短篇写于2005年,十四年的孜孜以求,几经风霜磨砺,才诞生这部佳作,并与作者另一篇短篇《天鹰座裂隙之外》一同收录进当年的《年度科幻小说》,并于次年获得轨迹奖最佳选集。又过了十四年,这两部短篇同时被大卫·芬奇监制的《爱,死亡和机器人》改编,一时间风头无两。

 

一个科幻作家要写过几个十四年,才能寻找到任何科幻作家尚未言说之事,寻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有一个人,曾经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一种记忆中曾在童年接触过的特殊的蓝。他开始对找到这种颜色感到绝望,认为一定是自己想象出那种精确的色调,它不可能存在于自然界中。然而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了它,那是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一只甲虫的颜色,他喜极而泣。”

 

以上是《齐马蓝》中作家借齐马之口所抒发的自白。写作齐马的故事的灵感已经在脑海中酝酿许多年。与其说是灵感,不如说是作为每一个志于科幻写作者的梦想。这个梦想被闪耀在五十年代的科幻三巨头所激发——他们无法再忍受人类作为整个空荡荡的宇宙中孤独的存在,幻想着其他的智慧生命。阿西莫夫在《二百年的人》中讲述了一个机器人成为了一个家族的传家宝,在几代人手中流转和升级,逐渐产生智慧。继而,雷诺兹在《齐马蓝》里讲述了另一个故事:这个产生了智慧的机器人开始探索它的起源。

 

在阿西莫夫的时代,人们相信光速旅行、星际穿越这些美好幻想,对太空的探索欲望永远高涨,他们相信科技的高速前进会带来人类文明的反思。而同时代的异类——菲利普·K·迪克却发现人类道德的不可信,阴郁地写道:有时,给现实的一个适当的回应是发疯。

 

在我们这本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的书中,很容易发现他徘徊之迹,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对指数级增长的科技感到恐惧,也甚至把光速旅行看做痴人说梦,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作家时而变成当代的阿西莫夫,对人性短暂地充满信心,但绝大多数时候,他是那种有“迪克特色的”赛博朋克类型的后继者。这两种思想在作家的心里扭结、缠绕,然后偶然间导致了这一篇佳作的诞生。

 

作为艺术家的齐马,所绘制了那些抽象的蓝色形式,几乎让人无法不联系到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一开始完全是偶然,囊中羞涩的毕加索开始用廉价易得的蓝色颜料作画。这种指向性的颜色在他的回忆中产生了错乱,他回忆说:“我在卡萨吉马斯死后学着以蓝色做画。”而齐马在一块即将完成的画布上误涂了颜料,一刹那,某种强烈而原始的记忆被触动,齐马回溯自己的过往,把他的起源指认为是泳池的颜色。而艺术史学家海琳·赛柯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惊奇地发现,卡萨吉马斯在巴黎自杀这一戏剧性事件发生时,毕加索并不在场,也未以蓝色作画。《齐马蓝》中,嘉利·克莱和齐马蓝一一对应着海琳·赛柯和毕加索。那么齐马所指认的自己的起源究竟是不是一种误认呢?

 

雷诺兹写下《齐马蓝》这篇时,并未做出特意说明。但时隔十四年之后,特意选择这两篇改编为动画剧集,剔除了文字中关于“记忆的易变性导致真理”这一层缠结,只保留了齐马一路走来披荆斩棘的过程,最终发现自己探索的终点即自己的起源:打扫泳池的机器人。两度改编,是不是也意味着作者自己的探索之旅所指向之处。

 

(二)为战争而生的机器会梦到和平吗?

 

收录在本书的作品中,最早的是1991年刊登在interzone杂志的《伊诺拉》,也是本集中我最爱的作品。如果我们把这部作品看作阿拉斯泰尔·雷诺兹学习写作科幻小说的学徒生涯中的起点,那么从这位作家的初入茅庐时,这股迪克特色的味儿便挥洒不去。这并非单指那股气韵在他的文字中——尽管故事毫不相似,但某种程度上还是令人一下子想到《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还在于从一开始他就显现出了驾驭才能。

 

“所有东西感觉上都不太对劲,脚下的地板很可能会突然移动,主角可能发现自己活在某人的梦中,或是他可能进入某种毒品诱发的状态而感觉比在真实世界还要好,亦或者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宇宙中。”我相信每个读完《伊诺拉》的人都想立刻翻回起始页,从头再读一遍。

 

《伊诺拉》是那种作品——我们会轻易地给它贴上“废土科幻”的标签。发明了战争机器来相互杀戮的人类,最终在“大钟头”战争中灭绝。因此,战争机器的存在意义倏地消失,它们之间不再区分敌我,存在是为了生存下去。“伊诺拉”也在生存游戏中开始用人格来装备自己。

 

“最初是为了增加与其他机器交易时的谈判技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完全为了他们自己而同化他们。她把死者装进自己的心里,让他们互动,像盆景里的花朵一样盛开。她把自己的一部分分配给他们。随着他们越来越多地融入她的思想,她和他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几百个人的部分意识与她的意志融合了。”

 

光阴荏苒,废土上重新出现人类的踪迹,但战前的书面记录和电子档案已经损毁,人们用“口述”的方式继承历史,最终得到的是已经变形的记忆。人类的双手和头脑创造了他们生活的世界,但失去历史的人类无法从过去学习,也无法再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看吧,我们又一次发现了“记忆的易变性”母题。《齐马蓝》中讲述故事的嘉利·克莱,机器是她的记忆助手,托管给机器的记忆不会担心被扭曲或遗忘,但却是嘉利关闭机器的原因。在嘉利诉说的另一个故事《真实的故事》中,“记忆的易变性”又一次导致了人类第一次登上火星的集体记忆滑入罗生门中。而《伊诺拉》作为这个母题的起源,讲述的是机器不变的记忆使人类的历史得以存续。读者几乎没办法不和特德姜《双面真相》中描述的“拥有真正准确的记忆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其实每个人(每个读者)都清楚:最终你可以记录一切,尽管我们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实现。在这里,雷诺兹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可能性。

 

为战争而生的机器会梦到和平吗?在这个故事集里,雷诺兹不止一次地深入探讨。友情提示,你可以在《斯派瑞和女王》中重温这个议题。

 

在这部小说集里,我最喜欢《齐马蓝》、《伊诺拉》、《从信号到噪音》、《洞察时空》这几个故事。其中《洞察时空》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这是个阿瑟·C.克拉克式的故事,科幻迷们会很容易地联想起《最后一个地球人》。如果说《齐马蓝》所洞察的是生命,那《洞察时空》无疑正如其名。无奈篇幅有限,所思所想无法在这篇书评中一一展开。但毫无疑问,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绝对是一位值得你阅读的作者,他能带给你一些新的东西,但最重要的是,他向你展示了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作家如何开启自己的写作之路,展示了对于那些科幻史上里程碑的大师作品该如何阅读。

 

作者:rachel(来自豆瓣)

上一条:《美好时代的背后》

下一条:《当下即是生活》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