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临时工”争先上岗 每天一干就是12小时
加入时间:2020-02-07 15:30 访问量:2751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这些天来,广东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的一家口罩厂,来了一批志愿服务的“打工仔”“打工妹”。
企业高管、大学生、退休医生……他们身份各异,有人甚至从江门各地驱车几十公里前来,只为在口罩厂当一名“临时工。”
早晨8时,15名志愿者穿上防护服、戴上帽子、套上鞋套、塞上耳塞,与工人们一起走进车间,冒着闷热的气流和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声,12小时的工作开始了。
“虽然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但目前我们接到的志愿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250人。”江门市五邑义工联秘书长李昆韶感动地说,志愿者1月7日便就位了,有效解决了企业人手短缺等难题,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这是一场紧急驰援的志愿行动。有的广东口罩企业大年三十仍在开工运行。由于到位的工人不足以满足产量需求,人手开始紧缺。江门义工联组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官网号召志愿者走上口罩生产线,加入口罩生产,相关信息被其他平台纷纷转发。
招募信息发布后,第一天,知道的人不多,只有三四个人报了名;到了第三天,人数开始大幅增加;而今,已累计有250余人报名,志愿者的报名热情出乎意料。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有的志愿者每天从开平驱车一个小时赶到现场;有的志愿者一家三口过来增援;维达志愿服务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技术支撑团队,每天派两名技术骨干到现场,保养、维修、维护机械设备。
机器不停,人也不停。生产车间内,每一台机器都开足马力。流水线上,志愿者们紧跟节奏,50片一包,40包一箱,高强度地完成质量筛检、装箱、封箱等工作。
在志愿者其中,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才18岁。
家住江门市蓬江区的梁翠文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她将两个孩子交由父母照看,自己在燥热嘈杂的密闭车间已坚持了8天。“刚开始很累,忙到完全不知道时间,有时候抬起头才发现天已经黑了。后来就习惯了,没想太多,就想着尽自己一份力,去帮助身边更多的人。”
“这些志愿者的到来,保证了生产链的衔接、人力生产的需要和机器的正常运作,使原本的效率足足提高了一倍,非常感谢他们的付出。”该企业生产负责人梁经理说道。
团新会区委书记程文杰表示,口罩厂志愿者目前还是每天12小时协助企业生产,考虑到安全生产等因素,近期将不再招募新的志愿者。每天上岗的志愿者约30名,到今天,已服务近5000小时了。“这一群‘临时工’志愿者,让我们更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协助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恢复生产,迫在眉睫!从1月25日开始,广东共青团紧急动员志愿者协助企业复产复工,开展志愿服务项目77个,招募志愿者2330人次,协助23家企业恢复生产。同时,广东共青团与招聘平台“兼职猫”合作,省内共上线23个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机构,共录得兼职报名3125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期间激增的医疗物资生产需求和人手紧缺的矛盾。
在珠海,志愿者第一时间协助珠海唯一一家口罩生产企业提前复工复产。在团珠海市委的组织下,珠海传统美德促进会志愿服务队经过多方协调和连续对接,紧急募集了符合生产工作技能需求的24名志愿者,于1月31日协助企业正式复工运行,目前,参与企业恢复生产的志愿者数量接近在岗工人总量的一半。
为确保志愿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当地团组织还协调了医院为企业全体职工和志愿者进行复产前体检,体检合格才能上岗。“我们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科学安排志愿者的调配。”团珠海市委负责人表示,“志愿者实行三班轮换上岗,实现‘人停、机不停’,保障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在佛山,康正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是佛山顺德区唯一一家生产口罩的企业。正当企业想方设法召集外省员工返厂、加班加点为一线生产防疫口罩时,当地团组织主动上门服务,以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共同商议合适的志愿服务方式。
2月1日,佛山的志愿者们在企业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开展了流程演示、防护要点、注意事项、工序安排等一系列岗前培训后,志愿支援工作正式启动,主要服务于生产流水线设备维护、物资配备运输等方面,助力企业防疫物资的应急生产。
在广东西部的湛江市,志愿者踊跃报名,到工厂义务参加医用手套生产,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抗疫。志愿者苏娟说:“前方人员很辛苦,我们应该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企业车间门口处,一箱箱包装好的成品,苏娟觉得很自豪。
2月7日下午,在广东省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上,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表示,该省企业节后用工需求量大,特别是因疫情防控需提前复工的企业,以及城乡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重要国计民生等企业的生产用工面临缺口。广东从加强市级用工调剂、强化省内资源开发、深化省际协作三个层面,多方统筹调剂,为企业复产提供有效劳动力供给。
同时,珠三角地市还成立了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工作组,通过协调合作企业向缺工企业借用员工、动员技校学生支持企业复产、指导镇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驰援生产、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人员派遣调剂等方式,多渠道解决企业用工缺口问题。
企业高管、大学生、退休医生……他们身份各异,有人甚至从江门各地驱车几十公里前来,只为在口罩厂当一名“临时工。”
早晨8时,15名志愿者穿上防护服、戴上帽子、套上鞋套、塞上耳塞,与工人们一起走进车间,冒着闷热的气流和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声,12小时的工作开始了。
“虽然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但目前我们接到的志愿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250人。”江门市五邑义工联秘书长李昆韶感动地说,志愿者1月7日便就位了,有效解决了企业人手短缺等难题,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这是一场紧急驰援的志愿行动。有的广东口罩企业大年三十仍在开工运行。由于到位的工人不足以满足产量需求,人手开始紧缺。江门义工联组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官网号召志愿者走上口罩生产线,加入口罩生产,相关信息被其他平台纷纷转发。
招募信息发布后,第一天,知道的人不多,只有三四个人报了名;到了第三天,人数开始大幅增加;而今,已累计有250余人报名,志愿者的报名热情出乎意料。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有的志愿者每天从开平驱车一个小时赶到现场;有的志愿者一家三口过来增援;维达志愿服务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技术支撑团队,每天派两名技术骨干到现场,保养、维修、维护机械设备。
机器不停,人也不停。生产车间内,每一台机器都开足马力。流水线上,志愿者们紧跟节奏,50片一包,40包一箱,高强度地完成质量筛检、装箱、封箱等工作。
在志愿者其中,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才18岁。
家住江门市蓬江区的梁翠文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她将两个孩子交由父母照看,自己在燥热嘈杂的密闭车间已坚持了8天。“刚开始很累,忙到完全不知道时间,有时候抬起头才发现天已经黑了。后来就习惯了,没想太多,就想着尽自己一份力,去帮助身边更多的人。”
“这些志愿者的到来,保证了生产链的衔接、人力生产的需要和机器的正常运作,使原本的效率足足提高了一倍,非常感谢他们的付出。”该企业生产负责人梁经理说道。
团新会区委书记程文杰表示,口罩厂志愿者目前还是每天12小时协助企业生产,考虑到安全生产等因素,近期将不再招募新的志愿者。每天上岗的志愿者约30名,到今天,已服务近5000小时了。“这一群‘临时工’志愿者,让我们更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协助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恢复生产,迫在眉睫!从1月25日开始,广东共青团紧急动员志愿者协助企业复产复工,开展志愿服务项目77个,招募志愿者2330人次,协助23家企业恢复生产。同时,广东共青团与招聘平台“兼职猫”合作,省内共上线23个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机构,共录得兼职报名3125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期间激增的医疗物资生产需求和人手紧缺的矛盾。
在珠海,志愿者第一时间协助珠海唯一一家口罩生产企业提前复工复产。在团珠海市委的组织下,珠海传统美德促进会志愿服务队经过多方协调和连续对接,紧急募集了符合生产工作技能需求的24名志愿者,于1月31日协助企业正式复工运行,目前,参与企业恢复生产的志愿者数量接近在岗工人总量的一半。
为确保志愿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当地团组织还协调了医院为企业全体职工和志愿者进行复产前体检,体检合格才能上岗。“我们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科学安排志愿者的调配。”团珠海市委负责人表示,“志愿者实行三班轮换上岗,实现‘人停、机不停’,保障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在佛山,康正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是佛山顺德区唯一一家生产口罩的企业。正当企业想方设法召集外省员工返厂、加班加点为一线生产防疫口罩时,当地团组织主动上门服务,以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共同商议合适的志愿服务方式。
2月1日,佛山的志愿者们在企业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开展了流程演示、防护要点、注意事项、工序安排等一系列岗前培训后,志愿支援工作正式启动,主要服务于生产流水线设备维护、物资配备运输等方面,助力企业防疫物资的应急生产。
在广东西部的湛江市,志愿者踊跃报名,到工厂义务参加医用手套生产,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抗疫。志愿者苏娟说:“前方人员很辛苦,我们应该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企业车间门口处,一箱箱包装好的成品,苏娟觉得很自豪。
2月7日下午,在广东省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上,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表示,该省企业节后用工需求量大,特别是因疫情防控需提前复工的企业,以及城乡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重要国计民生等企业的生产用工面临缺口。广东从加强市级用工调剂、强化省内资源开发、深化省际协作三个层面,多方统筹调剂,为企业复产提供有效劳动力供给。
同时,珠三角地市还成立了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工作组,通过协调合作企业向缺工企业借用员工、动员技校学生支持企业复产、指导镇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驰援生产、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人员派遣调剂等方式,多渠道解决企业用工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