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自述:谁先“站起来”谁就能抢占先机

加入时间:2020-04-17 14:58    访问量:1925    信息来源: 南方日报

        ■编者按
        顺德制造业正走向复苏。今春以来,拨开国内外疫情的“云雾”,不少企业家看到了潜藏在其中的新发展机遇,交出了一份逆势而上、创新发展的“高质量答卷”。
        科荣烤箱刻苦内练,加快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嘉腾机器人“修身养性”,反思原有发展模式、发展理念,挖掘提升空间;顺联名匠轩借线上销售风口,积极拥抱“互联网+”拓展销售渠道……
        对于历久弥新的顺德制造业而言,疫情之下抓住“危”中之“机”,调整发展战略,推动研发改造,创新销售模式的做法,将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本期特刊邀请了5位顺德企业家共同探讨,敬请垂注。
        100%开足马力,加快智能化改造
        梁海昌(作者系广东科荣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抗疫之战取得节节胜利,万众期待的春暖花开正快步到来。
        然而,正在此时,世界其他地方却极不协调地步入疫情的“寒冬”。在一段时间里,国外疫情病例直线上升,股市下跌得一塌糊涂,美国股指期货甚至数次熔断。许多国家启动关店、封城等一系列措施。在海外多国,各种各样的经济刺激政策也试图出台以挽回信心,但是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是全球不可替代的制造中心。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广交会也不得不延期。进出口晴雨表的摆动,更给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带来压力。行业不少人已经预测,今年将是全体外贸人“最艰苦”的一年。我从事家电行业已经30多年,广东科荣电器有限公司是国内小家电产业的一分子,在电烤箱领域出口量紧随美的、格兰仕、东菱之后。今年来,我们发现了很多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方面,海外订单调整和货期推后不断,好在这已经在我们预期当中,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我们国内的日发货量比平常翻了好几番,但据我的观察,除了市场增量的原因外,更多是一些原本市场份额的主要占领者,因为疫情而库存不足、开工后一段时期内产能又不足带来的。在这样的海内外市场环境下,我们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把握当前的“危”和“机”,100%开足生产马力。
        在我们的总销售额中,海外销售占比超过95%。所以,我们充分认识上述严峻形势,密切关注一切动态,严阵以待,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主要是指时间上的准备,预计疫情对海外市场的影响至少在3个月以上;“最好的准备”主要是指我们要做怎么样的准备,当全球疫情逐渐被控制好后,抓住后续的机会。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海外各国的合作伙伴,我们密切与其沟通,关切他们企业和员工的健康。我们根据能掌握的情况,结合自身过去的抗疫经验,每周保持跟海外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分享,并对有需要的合作伙伴,送出口罩等防护用品帮助他们,确保他们和员工的安全。
        对于新增的订单,以及尚未延期或取消的原有订单,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乐观。因为手上的订单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推迟开工延期过来的,有的是客户担心公司复工复产的情况而提前下的。这应该是全行业的普遍情形。仅仅从订单量上来看,我们还是很充裕的。
        但我们并不盲目乐观,小心谨慎地进行每一份订单的生产,在全过程也进行了“精准把脉”,即评估该订单的可能风险、预期利润,确保不产生库存呆滞和浪费。对于经判断较为可靠的订单,我们灵活地配合货期,尽量不受物料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只针对需要的紧急程度进行安排。不管多少困难和麻烦,我们都全方位配合客户需求,这是保持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
        我们还对货款等经营安全进行严格把控。一是通过交易条款的改变,调整账期和付款方式等;二是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第三方平台,借助出口信用保险或保理等金融工具,确保货款的安全和资金的周转率。
        我们相信,“机”中藏“危”,“危”中有“机”。疫情终将过去,影响是暂时的,长期来看,我们的机会还是巨大的。疫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像电烤箱这样的生活小家电,未来的需求会更刚性,需求的品质和数量都会大幅提升。唯有力求自己先“万事俱备”,等东风一到,那自然顺风顺水,成了那头“站在风口上的猪”,可以尽情地飞起来。
        为此,我们正刻苦内练,加快对全公司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加大对新产品的投入,更加优化内部的流程,在降成本、提效率,以及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上面下大功夫。年初的时候,我们计划在公司新增2—4条自动化总装线,以及对车间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此前由于国内疫情的原因暂时搁置了起来。现在,我们在开足马力生产的同时,将按原计划推进相关改造工作。
        任何时候,信心都比黄金更重要!越是困难的时期,越是有潜在的机会。但是,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
        从“大而全”走向“精而细”,推动机械装备业增值
        钟效良(作者系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对于顺德不少制造业企业来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无疑是一波巨大的冲击。但在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下称“震德机械”),疫情虽然带来了不少坏消息,但另一方面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平时难以发掘的新机遇。
        首先,疫情的到来让震德机械和政府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从“八个一”指引到《顺德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战疫情,保发展”二十条措施》,震德机械在具体细节的落实上难免出现暂时的困惑。政府在疫情期间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极大地解除了震德机械的困惑。在政府服务企业的过程中,震德机械和政府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其次,疫情也提振了企业内部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尽管在复工复产初期,员工不可以聚餐、不可以聚集讨论,但这并不影响员工通力合作奋斗战“疫”。相反,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员工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围绕同一个目标,大家的向心力、凝聚力都得到大大增强,工作效率也不断得到提高。这推动震德机械抓住了疫情时期的重要机遇,第一时间完成、交付了不少来自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客户的订单,抓住了发展的新机遇。
        再次,新机遇的到来也离不开震德机械30余年风雨不改的居安思危心态。自1986年成立以来,震德机械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2008年的“金融海啸”等多次巨大风波。这些风波让震德机械明白,制造业企业必须勤奋务实,居安思危,时时刻刻都要准备好充足的“弹药”,以应对社会风波带来的不确定性。
        没有人知道下一个风波何时到来,也没有人知道下一个机遇何时到来。只有备好“弹药”,才能稳健应对,抓住机遇。震德机械的口号是“全方位服务注塑行业”,在注塑机的研发制造、工艺改进、管理体系创新等每一个技术范畴,都有丰富的技术储备支持。
        丰富的技术储备支持让震德机械第一时间启动复工复产,并在面对巨大的医疗器械下游客户订单需求时,迅速改进生产线和生产工艺,为这些客户提供了生产效率更高、更具针对性的注塑机产品。除了自身第一时间的复工复产外,震德机械还组织了不少配套设施企业伙伴,对震德机械在湖北的下游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专人服务,派人为客户做免费的机器检修、机器调节等。
        为什么还要帮助上下游供应商复工复产?这离不开震德机械一直以来以精细化的专一化战略发展理念。创立30多年以来,震德机械专攻注塑机生产。我们认为,专业的事情必须由专业的人来完成。在这个产业精细化分工的时代,震德机械只有在一个细分领域内做精做细,才能为机械装备行业市场贡献更多增值。
        从“大而全”走向“精而细”,尽管从表面上看会使企业短期内在可能到来的危机中承受更大的风险,但若从长远来看,这一定“利大于弊”。精细化发展让震德机械在注塑机领域沉淀了更多相关技术储备,这些技术储备都将帮助震德机械稳稳扎根顺德、扎根机械装备行业。
        与此同时,深耕“精而细”也能让震德机械对客户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专注于注塑机的生产,能让我们花费大量时间,认真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客户实际的需求,以及这些需求背后的细节,从而不断优化对客户的服务。
        正因如此,震德机械才会继续坚持深耕“精而细”。因为我们明白,在这个产业精细化分工的时代,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精益求精,才能不断在行业内纵深发展,实现更多创新和突破。
        向企业注入流动性,为全球复苏做准备
        叶中平(作者系顺德区工商联副主席、广东宝丽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给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过去几十年里,我亲身经历过三次大的危机,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很可能都比不上这次的影响大。
        我亲身经历的第一次危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那时我已经开了自己的公司5—6年,经营对香港和东南亚的生意,直接经历了那次危机。还记得当年元旦我在印尼,一天之内货币贬值好几成,情状十分恐怖。第二次是2003年由于“非典”,香港的楼价紧跟着亚洲金融风暴的跌势一度累计下跌超过六成,许多服务行业停摆。第三次是2008年由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由于我们公司欧美业务占比大,所以受损失非常重。
        这一次,我在2月初的时候还认为只是国内比较严重,后来见3月初影响到西方国际了,我就判断,国外定会比中国更严重,因为很多西方国家的人是不愿意戴口罩的,他们认为有病出街时才要戴,但有病又不应出街。2月初时我以为,尽管刚复工时都遇到供应链不齐、人手不足的等问题,但从疫情中恢复最快的应该是我们出口为主的企业,因为国外的订单始终在。事实证明,3月开始国外的疫情比预想的麻烦得多。
        从历史的经验判断,现在全球疫情的扩散,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商业经验,不能用平常的方法去面对订单和客户。
        于是我公司早早地在客户这一端进行了准备,对订单进行分类。因为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一些大零售商,他们采购的商品会运往全球各个地区的商店销售。于是我们就把这些不同地区的订单全部集中起来,一个个分析各国家情况与出货的风险,进行针对性处理。我对公司同事们讲,不要坐等客户通知是否取消或推迟订单,客户随时都可能发一个邮件给你说,明天我们公司已不上班了。到那时候就没有应对的余地了。
        有一些世界500强企业还在下订单给我们,即便它是大型集团,我们也保持审慎。有的企业可能会想,世界500强的订单应该会很安全。但事实上,这可能是一个现代企业体系传递的错误信号。在企业的上层,已经在处理应对风险的方法,但是对一线的采购人员来说,他只不过是在按部就班进行既定操作。
        3月时,有一家500强企业向我们发出6月份的采购订单。我们就跟他讲,订单信息已经收到,若有下一步的情况变化,请第一时间通知。后来,这家企业不但把这刚下的新订单叫停,而且把5月的订单也暂停了。由于我们主要是直接针对大零售商,我们作出反应可能比那些依靠出口商中转的企业更快。
        在上游供应链这一端,我们尽早进行应对,取消了一部分零配件的订单。我想在4月之后,国外疫情还可能更加厉害。我观点是不应做一大堆不能发出的产品,也不能过多存半成品。到那时候积压库存会影响资金的流动性。而原本做出口的企业,要想把产品销往国内其实并不容易。同时,工厂只要在开门,就会有一系列的固定费用,不能不早做准备。
        疫情对我们制造业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大量的企业拖不起。制造业企业大都是靠授信运作,客户在我们交货一段时间后才付款,我们也在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向材料、零部件厂商付款,这个周期可能是30天、60天与90天,总之就是要滚动起来。如果手上的货物无法出去、出去的货款无法收回,那我们很快就要面临供应商的货款结算,再加上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工资,企业就更不能运作了。
        时间的背后就是金钱,希望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的流动性问题。有一些企业本身较健康,是不应该倒闭的,但是由于无法解决流动性问题而可能会“失血而亡”。大量开出的期票不能兑现,欠银行借款及利息不能还,最后也会影响到金融行业。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的做法。2003年时,香港成立了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专项基金,鼓励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政府基金在其中担保一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年,宝丽雅公司在香港也借过这类贷款。
        一个人如果掉到大海,自救是他的本能。不用担心这点。至于方法,那就因条件与环境不同而选择不同。最近我看到美的集团高管主动冻薪的新闻,也让我想起香港政府和许多企业在以往经济危机时候的相似做法。相信这次疫情,香港有同样的应对方法。有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自救,我们不少企业就有机会在疫情结束后的全球大补订单中站得起来,继续走升级之路。
        互联网+异业联盟 品牌家居企业将抢占抗疫C位
        夏光胜(作者系佛山市名匠轩欧陆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众的居家消费模式,公众环保健康意识更是进一步提升,对家居空间产品的健康需求更是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传统的家居行业是典型的线下实体店零售或批发行业,重服务、高体验是相较于线上服务的特色卖点。但是,为了应对疫情、挽回线下损失,目前大部分企业策略是“从线上找弥补”,家居行业企业也不例外,从供应链到服务端也逐渐“线上化”。
        我们判断:整个家居行业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与异业联盟正在形成一股趋势,在新的市场格局里,率先占领自己位置是首要任务。
        去年12月份,我们已率先开启“顺联名匠轩家具OUTLETS”奥莱名品特价家具小程序。这个小程序主要以微商城作为平台,整合各大家居品牌的特价产品,进行综合销售,依据B2C、B2B2C多用户商城、社区O2O等创新模式,整合全品类、多风格的家居产品,以顺联名匠轩家具25年实体店营销经验和雄厚的资源支撑项目的发展,并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团队,为商城发展保驾护航。除了展示企业品牌和产品外,我们还通过微商城建设,为员工开放高效的销售平台,成为实现公司全员助销的一个工具。
        我们还在闲鱼、抖音等网络平台扩大线上销售渠道,达到一定的品牌传播作用同时,希望实现流量变现。自去年12月份起,我们就陆续举办多场抖音短视频拼比大赛,且鼓励员工自主创新、自主营销,共同打造企业抖音号,以此为基础能将品牌形象人格化,通过持续优质的内容,吸纳粉丝,丰富和强化品牌内涵。
        通过网络平台的后台数据,我们试图借助热点,创造内容营销,挖掘核心种子用户,建立一个核心用户的画像,获取符合我们品牌营销对象的用户群体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核心种子用户池。目前,我们还把现有每期的软装配套培训、销售培训、行业分享等等,从线下现场会议课程搬到线上。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感兴趣的人群进行学习和交流。
        说起异业联盟,家居业内人士或许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换一个角度看,目前有多少商家,将异业联盟这一资源用好了?能给出肯定答复的,估计连1%的比例都没有。
        目前,整合营销传播已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重视,整合品牌资源,拓展共享销售渠道,抓住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通过有效的激励方式,全面发动各方面的销售力量,将能实现多方面的利益最大化。作为一家扎根佛山20年的本地家居企业,我们也迫切希望找到跨行业的合作模式。为此,我们一直致力与家居联盟商家合作,无论是疫情之前的培训交流活动,还是近期的线上直播“抢工厂”活动,我们都在努力尝试、积极探索。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各大销售卖场在近年来持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卖场促销活动则渐趋理性,通过线下促销活动营造出家居建材卖场火爆的销售场面其实越来越难。反观疫情危机下,毛利空间一直较高的建材、家居类网络直播促销活动开展,却收效良好,若能成功整合建材家居及边缘的所有产品资源,必将对我们传统家具销售产品带来巨大的销售机遇。
        当然,我们坚信,家居行业与快销品、百货相比,消费者的需求不会减少,疫情过后或迎来一个爆发期。同时,疫情带来的压力加快了对落后企业的淘汰速度,而对于有核心竞争力、资金链充足、积极拥抱“互联网+”的企业来讲,2020年存在更多机会,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也将更快迎来全面复苏的契机。
        先“活下来”再“站起来”抢占疫后市场先机
        陈洪波(作者系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
        疫情的到来对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下称“嘉腾机器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从供应链、人员流动到货物周转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疫情的较大影响。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一买一卖”式的影响,而是涉及产业上下游及其配套供应链的结构性的影响。
        嘉腾机器人以移动机器人(AGV)本体研制及AGV智能物流仓储整体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为各行各业智能物流仓储的转型升级提供产品和服务。每一位客户、每一张订单、每一个需求都各有不同,我们必须派人现场考察、施工、安装调试等。但疫情阻碍了我们“走出门”服务客户的脚步。目前,工业机器人的上下游供应链仍处于逐步恢复中,这也影响到了嘉腾机器人的移动机器人产品的制造。
        疫情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也冲击了嘉腾机器人已有的海外布局。海外展会受到了影响,海外业务拓展与技术服务也受到了影响,由此,春节期间,嘉腾机器人快速在泰国布局建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服务中心。疫情在海外的不断扩散也阻碍了泰国技术服务中心的产品研发调试、人才团队体系等建设的速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嘉腾机器人将无路可走,也不意味着工业机器人行业将从此走向末路。相反,疫情的到来也给予了嘉腾机器人更多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市场开拓的时间、空间与新机遇。
        我们始终相信,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工业4.0时代是制造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一旦疫情结束,这些行业的潜力将会被无限激发。对于智能制造企业而言,谁能在疫情结束后最先“苏醒”、最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站起来”迎接市场,拥抱机遇,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夺得新发展机遇。
        因此,嘉腾机器人正不断利用疫情这一节点“修身养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精细化布局人才培养、优化原有管理体系。疫情蔓延前,嘉腾机器人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订单的交付上。而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反思企业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制度和管理体系的优化、提升空间。
        不仅是企业员工的培训,我们还趁着疫情带来的时间和空间,抓紧时间对客户、经销商进行更多产品使用、维护的培养。这能有效带动工业机器人上下游供应链形成更精细化的分工合作。在这种整合的过程中,往往会带动一个行业的创新,甚至一个研发、经营或管理模式的创新。
        疫情也能为企业开拓布局新市场带来机遇。嘉腾机器人目前的订单,大部分均来自广东省外地区。早期的疫情为产品和技术人员的跨市、跨省流动带来不少难度,这反过来就促进了省内、市内市场的开拓。
        正因如此,嘉腾机器人不断谋划,开拓佛山市内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纵深打入佛山市内的市场,不仅只在疫情期间才能造福嘉腾机器人。疫情过去后,这些新的市场份额都将为嘉腾机器人的战略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企业都必须在疫情期间“不顾一切”地逆势而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精细化布局人才培养、优化原有管理体系、开拓新市场。这些谋划和布局都必须建立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毕竟,制造业企业只有在“活下来”的基础上,才有机会“站起来”,拥抱疫情后的更广阔发展机遇。
        目前的制造业最缺的,就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机会一定是给能“活下来”且能第一个“站起来”,并能以最快速度恢复饱满活力的企业。嘉腾机器人已经拨开了疫情的“云雾”,看到了未来发展的信心,嘉腾机器人也在不断为成为第一批“站起来”的企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