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箭头”的爱!海外学子“战疫”的上半场与下半场

加入时间:2020-04-30 08:40    访问量:1834    信息来源: 南方都市报

        今年4月,大约有6天的时间,在英国读书的顺德留学生马恬儿都在带领着纽卡斯尔中国学联,携手21名抗疫救助志愿者,对1700多份健康大礼包进行搬运、分装和分发,为此,他们有些人甚至忙到凌晨四五点。
        在一两个月前,马恬儿则是忙着募集资金购买物资运回国内支持抗疫。
        同胞间的爱总是双箭头的。
        3月上旬,1000个从国内采购的口罩,运送往英国和美国,也是在一个多月之前,这批口罩的“收货人”们,正在积极地协助采购口罩、面罩和防护服运往国内支援抗疫。为了支援国内抗疫,在顺德北滘就读的赵思涵,还给微博大V姚晨发了个私信,希望获得转发,以凝聚更多人的支持力量。
        从今年春节开始,佛山顺德的学子、留学生与国内各地以及海外的同学、伙伴们一起,开始了两场“战疫”。第一场,他们从有想法就开始行动,尽己所能为国内抗疫搬运宝贵的物资。第二场,他们决定继续帮助海外的志愿者和留学生们做点什么,再次行动。
        A 上半场 为国内抗疫做点什么
        看新闻得知防疫物资紧缺 他们拉了个群……
        1月底,在顺德北滘一所广东省一级学校就读十二年级的赵思涵,大胆地给姚晨发了一封私信,希望作为微博大V,姚晨能够关注并推广号召更多人,参与到其所在的“北美留学生组”武汉支援小组的工作中。
        在私信中,赵思涵写道,“大姚你好!我是之前和您一起出席APEC峰会的思涵……我们在短时间内组织了800+留学生,对接捐款、国内外物资和医院方,共同为武汉加油。”
        留学生组的工作微博很快获得“大姚”的转发支持,并留言“少年的你们,真棒!”
        这群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学生为此十分激动,但是他们组建这个工作组的目标绝不仅是获得更多点赞和关注度,而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帮助,为支援国内,尤其是湖北省的防疫工作做点什么。
        2月19日到2月21日,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汉江方舱医院相继收到留学生组捐赠的第一批合计75箱口罩。在赵思涵的朋友圈里,75箱医用口罩送抵汉江方舱、中心医院和同济医院的照片也已经向公众公布。
        这批口罩是从2月12日左右开始筹备购买,随后,第二批口罩也从厂家出发,从采购到运抵医院只用了大约8天,比第一批节省了2天。
        “武汉加油•北美留学生组”成立于武汉封城后的第一天。最初这个组织只有不到20人,创始人看到新闻,发现很多医院医疗物资紧缺,于是和几个朋友拉了个微信群,商量着想为物资短缺的医院做些事。仅仅48小时后,这个小群就迅速发展蜕变成一个拥有上千名志愿者,由财务组、物资组、宣传组、翻译组、物流组、法务组、北美学生会组、信息组、协调组等各部门组成的志愿者组织。72小时后,这个组织便筹集到了83万元的善款。
        作为宣传组的一员,赵思涵也加入其中。
        对于留学生组来说,他们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倡议和筹款捐款,而是要在解决防疫物资方面干点实事。赵思涵说,留学生组的工作重点,一是筹集善款,二是需要联络世界各地生产厂商,找到购置物资的途径;三是打通国内外运输路线,让物资能直达武汉前线,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没有乘客的航班 34000个口罩的“入境之旅”
        赵思涵所在的北美留学生组,并不是每一批捐赠采购的物资都相对顺利。2月11日,贵州纳雍县人民医院收到了从加拿大温哥华运来的第一批口罩,随后,武汉江岸区球场街、九峰街道荣丰里社区医院和湖北宜城市中医医院相继收到第二批货物并开出收据。
        “这批口罩在验货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验货的第一天车子出了问题,第二天又遇到了暴风雪。”家在四川的新革是与赵思涵在同一个志愿者小组的伙伴,与南都记者连线时,回顾这批口罩的“入境之旅”,新革有无奈但更有成就感。
        七七和李文杰分别是交通部海外物流和综合资源部的负责人,她们告诉南都记者,这批口罩的运送途径起初并不顺利,但是得到了非常多的志愿者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这三万多个口罩,我们联系过一些国际物流公司,因为往来航班少,海关也有相关的要求,所以拖了一阵子,大家都非常着急!后来老师帮忙搭线,找到了相关部门和机构,给开通了绿色通道,经过48个小时,这批口罩上了飞机!”
        “这是一个个没有乘客,只有行李踏上飞机的登机牌!”七七和李文杰向南都记者晒了一张图,为了将口罩顺利运送回国,留学生组将口罩打包成为乘客托运的行李,分拆了很多行李箱,“打登机牌的时候,把国航的那一卷打印纸都打完了,大约是60多个还是80个登机牌。口罩就这样运送到了北京。”
        据七七和李文杰回忆,口罩运回国内时,顺丰的防疫物资绿色通道已经开启,但是在武汉市内情况比较特殊,对于物流信息,留学生组没法完全跟进到货物的实时动态,部分信息会存在延迟。“当时就每天都紧盯物资的状态,不时去问一问。因为货物太多,运送时也会有小插曲,比如这批口罩应该送到医院是42箱,第一天只送了40箱,后来为了找那两箱,大家熬大夜等消息,用了很多时间,但最后都顺利送到了。”
        为了验货 差点把经销商“惹毛了”
        在3月18日,留学生组发出了一条“收工”的总结信息,信息显示,截至当天,这群平均年龄18岁的学生已经送出的医疗物资,包括医用手套148700双,医用防护面具1024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8000只,工业级N95口罩34000只,隔离衣3060件,75%乙醇消毒液2.5升120箱,护目镜212个,次氯酸钠消毒喷雾300瓶,退热贴500只,KN95口罩450只。
        这让包括赵思涵在内的组员们十分感慨。
        因为留学生组的成员们分别在国内外各地,时差的因素让组员们成立了“24小时两班倒”的工作模式。
        在采购物资的时候,留学生组遭遇了一次“假口罩风波”,所采购的口罩并不合规,经过执着的追讨和争取,这群学生们最终收到了退回的善款。但因此,他们对采购物资的审核更严格了。
        “当时,一位志愿者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人,有货源,我加了他的微信。在询问具体情况后,他说稍等我要和对方去对接。我担心是倒卖,就要求他把厂家也拉进群一起谈。”小组的采购部负责人杨安妮跟南都记者回忆道,当介绍人把厂家拉进群后,杨安妮发现其也是厂家授权的经销人员,然后她又通过各种途径找厂家对接与核对,打了电话之后,还会发邮件去确认,“差点把经销商惹毛了。”
        尽管如此,但是得到确认后双方的合作非常顺利。杨安妮说,“最后,他们为了支持我们抗疫工作,还帮我们出了运费。”
        有趣的是,在与武汉车队的司机师傅们,以及厂家、经销商和帮助他们的各个机构人员沟通时,这群学生还学会了使用“长辈们”善用的方式和“表情包”来聊天。
        “同龄人聊天喜欢刷表情包,但是很多交流的叔叔阿姨比我们年长,聊天时喜欢用微信自带表情,比如玫瑰花、拥抱等等,我们也用长辈惯用的表情来跟他们交流。”杨安妮说,“毕竟大家也有长辈群嘛。”
        4天,超50名志愿者 借助学联的力量发起募捐
        留学生们在国内疫情暴发时,决定力所能及做点什么,不是个案。
        今年1月,顺德留学生马恬儿刚结束假期,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始新学期的课业。但她一直思考着为国内抗疫做点事情。
        作为一名在读学生,能够做什么支持国内抗疫?作为纽卡斯尔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的马恬儿冒出这样的想法:借助学联的力量发起募捐活动,用募集的资金购买物资运回国内支持抗疫。
        马恬儿与学联成员组建了疫情对抗小组,分配好每位成员的工作任务,包括线上平台的寻找和注册对接、募捐海报和宣传单的设计、公众号文案撰写,线下募捐人员安排等。整个募捐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其中线下募捐活动为期4天,共发动了超过5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很快,马恬儿的团队就募集到一笔善款,他们开始联系商家购买医疗物资。“我们自己打电话发邮件联系国内外的厂家,能接受物资的医院以及所需要的物资型号,结果都是暂时生产不了特定型号的物资或者只接受大规模的订单。”在募集善款时,马恬儿根本没想到有钱都买不到医疗物资。现在善款已经募集到了,但怎样购买到医疗物资可把马恬儿难倒了。
        最后,马恬儿在驻英大使馆的帮助下,所得善款全数购买了防护服、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及时捐给了国内物资短缺的医院。“当时,国内疫情的发展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世界各地华人游子们的心。我们的根在中国,即使身处异乡都想为国内抗疫尽绵薄之力。”
        B 下半场 为海外同伴们,再行动!
        派发1700多份健康包
        当国内疫情得到控制,马恬儿准备松一口气时,国外疫情竟开始蔓延了,这让她始料未及。马恬儿坦言:“其实并没有预料到会蔓延得如此之快,我也没有提前囤积口罩之类的防疫物品。”正当海外留学生纷纷选择回国时,马恬儿考虑再三,决定留在英国。她要留在英国开始另一场新的战疫。
        马恬儿报名成为了全英学联抗疫爱心组委员,给中国留学生派发“健康包”。健康包里都是一些口罩、防疫手册等防疫物资。马恬儿主要是负责曼城区域健康包的分发。领取到健康包后,如何分发?在哪里分发?如何组建分发志愿队?这都靠马恬儿一人来组织。
        “具体的分发方案需要我们自己来搞掂,包括在公寓派发的场地的协调,与警察局申请派发许可等。”对于仍是一名学生的马恬儿来说,这一点都不容易。
        在正式发放前,马恬儿多次参与了领区内的讨论会议,结合经验,与各个学联分享了“健康包”派发的想法和建议,最后大家一起商讨出了派发原则、派发方法、派发时间、负责人以及应急措施等派发方案。“健康包”派发涉及物资的搬运、分装,领取人信息登记,划定分发区域,规定领取距离等多方面的工作,大部分区域负责人甚至每天工作至凌晨四五点。
        从4月4日起,耗时6天,马恬儿带领纽卡斯尔中国学联,携手21名抗疫救助志愿者,加班加点进行物资的搬运、分装和领取人信息的登记工作,并以宿舍区域为划分进行健康包的分发。经统计,曼城领区信息登记表中纽卡地区有效登记共2229人,各领取点负责人共收到近2000份登记信息,学联实际收到并派发的健康包共1700余份。
        在这次健康包的派发过程中,马恬儿团队遇到很多温暖的瞬间:有些中国留学生目前医疗物资充足,所以把自己的健康包让给了有需要的人;还有当地访问学者愿意提供车辆帮他们把健康包派送给住得较远的中国留学生;更有收到健康包后,中国留学生给志愿者回送一些饮料零食等,让在寒风中派送的他们感到温暖。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每一个人人性中的光辉,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感受到了同胞间的爱是双箭头的。”马恬儿说。
        “要帮助海外志愿者做点什么”
        事实上,留学生组的成员们3月份以来也没闲着。在3月18日发送完“收尾”的工作报告前后,包括赵思涵在内,北美留学生组的组员们渐渐开始回归日常生活,上网课、备考或者为留学做准备。
        但是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3月初开始,很多组员开始关注到此前与国内组员并肩作战的海外志愿者们防疫物资是否紧缺的问题。
        “很多志愿者给我们的帮助很大,现在有些志愿者因为买不到口罩很着急。我们决定帮助他们做点什么。”李文杰和七七、李静宜等小伙伴决定再次行动起来,“其实这个事情挺普通,就是为了帮助海外的志愿者们,我们成立的新的行动计划,帮助他们采购口罩等物资。”
        在3月6日,留学生组中的部分组员又拉了一个群,并做了个表格,开始面对海外留学生做物资需求登记。在第一场“战疫”过程中,留学生组们保存了很多防疫物资厂家和经销商的联系方式,一个多月前大家的善举,也得到了“回馈”延续,他们开始借助这些联系方式,帮助海外的志愿者们采购物资。
        3月11日晚,第一批1000只口罩从国内发货,在3月17日前后陆续抵达英国、美国参与登记的志愿者手中,这些志愿者,大都是留在当地的中国留学生。3月19日,李文杰等人再度发出第二批口罩。
        “还有很多打算回国的同学和朋友希望得到更多指引,我也会积极收集并提前告知他们注意事项和如何遵守好相关规定。”在3月9日凌晨,身在上海的杨安妮给仍在海外读书的同学发了个信息,邀请她在留学生组发出的表格中填写信息,帮助他们采购口罩,“后来总共寄出了5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在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他们帮助过我们,帮助我们找物资,还经常在朋友圈下面鼓励我。”
        如今,杨安妮还留着一些支援防疫的信息和截图。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也渐渐回到正轨。同样,赵思涵已经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积极准备国际考试。
        疫情暴发以来,这群学生和留学生们尽己之力、抱团协作经历了两场“战疫”,在互相帮助互相温暖的同时,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也在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