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硬核”产品有质有量

加入时间:2020-03-16 16:27    访问量:1261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来自伊朗的经销商这次订的货超过以往10年的量。”昨日是周末,但佛山市顺德区键合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键合电子”)总经理翁兆国仍在车间内与下属商议接下来的排产情况。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这家位于勒流主要生产医用制氧机的高新技术企业,一直在满负荷运转,成为顺德区生物医疗行业“爆发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行业现状
满负荷运转老板既当技术员也当生产工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掌欣告诉记者,公司在疫情爆发后便积极组织企业复工复产。早在春节期间,公司旗下企业包括广东一方、德众药业、冯了性药业、环球制药等数十家企业紧急复工生产抗疫药品,其中广东一方凭借多年的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经验和生产实力,承接生产“肺炎1号方”的工作。截至3月13日,中药控股复工企业(含总部)达76家,总复工率达84.81%。
        “疫情爆发得很突然,对生物医药企业的产业链、管理都是一个考验。”翁兆国坦言,自己像大部分其他企业负责人一样,春节前已经给员工放了假,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便接到来自北京等地的大量订单,随即马上组织复工复产。翻看他的微信朋友圈,不难发现,1月15日左右还是“风淡云轻”,但从1月19日开始,他几乎每天都转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的信息,而2月1日一条“前线缺氧气,我们生产链条复工有困难”的微信,真实展现了当时企业的状况。
        翁兆国介绍,作为一个典型的高技术医疗器械产品,医用制氧机产业链非常长,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绝不单单是键合电子一家企业的事情。疫情发生后,全国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翁兆国首先安排利用库存的原材料马上生产,“按照往年的经验,节后本来就是生产的旺季,所以库存还比较充足,平时月产大概5000台,节后一般都是10000台左右。”
        但疫情期间毕竟不同日常,即便达到平时一倍的产能,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因为疫情的原因,生产线工人数量、物流运输、原材料采购等都面临相当的困难。翁兆国透露,直到3月初,各项工作才基本恢复正常。
        疫情发生后,翁兆国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就是来自北京的一位合作伙伴,对方直接下单15000台,这还不算全国其他地区的订单。“这一个多月来都是满负荷运转,大家都在拼。”从翁兆国的语气中,记者明显能感觉到疲惫,他直言,即便如此还是明显感到产能不足,现在企业从实际出发,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位于北滘的佛山市平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创医疗”)是一家专业生产医用消毒型超声耦合剂的高新技术企业,但这段时间,该企业却生产了一些“特殊产品”。原来疫情发生后,这家医疗行业企业在极短时间内决定转产防疫物资,并在紧张的筹备后马上开始复工复产。
        据了解,1月底就有专家指出,消毒型超声耦合剂对消杀新冠病毒有一定的作用。虽然已经放假了,但平创医疗的总经理叶剑生还是安排工作人员生产了一定数量的消毒剂送给亲朋好友,其间渐渐发现很多人希望购买。
        “毕竟不是真正的消毒液,我就想既然疫情这么凶猛,为何不试着利用现有设备生产消毒液呢?”叶剑生马上召集技术人员开始技术攻关,“主要是解决酒精、甘油等的配比度问题,经过多次试验很快生产出合格的免洗型消毒凝胶。”
        叶剑生告诉记者,2月初正是疫情高峰期,而平创医疗并没有在顺德区首批复工企业名单中。2月5日下午,叶剑生自己赶到区经促部门,解释新产品对防疫的重要作用,希望政府部门支持复工复产。在听取了叶剑生的意见后,2月6日上午,区经促部门便派检查组到公司就产品性能及复工复产条件进行指导和服务。“我记得非常清楚,2月6日下午一点钟便收到经促部门工作人员手机发来的复工复产许可证明照片,表示可以立即复工复产,纸质证明书晚点会送到。”叶剑生感叹,顺德政府部门高效务实的办事作风,打造了优质的营商环境。
        同键合电子一样,平创医疗复工复产同样面临生产工人不能返岗、原材料紧缺等种种问题。除了顺德的员工立刻到位外,公司要求位于广州的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马上赶到顺德生产基地,大家经过培训后,都临时作为生产工人上岗。原材料方面因为是生产新产品,最缺的不是酒精、甘油、杀毒剂等物品,而是外包装瓶和纸箱。叶剑生安排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想尽一切办法求购上述两类物资。“2月18日之前生产相当紧张,全国各地的订单很多,包括我在内所有的公司员工都在一线。”叶剑生回忆当时很多经销商都是派车来拉货,一些卡车在厂内从上午6点一直等到中午12点才能取到货,产品的紧俏可见一斑。
        疫情不但对生物医疗生产企业提出了挑战,对医药流通企业也是一个考验。大参林顺德分公司总经理张千红春节以来也一直没有休息,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刚刚参加完一个采购会议。“疫情是对公司全方面的考验。”张千红介绍,疫情发生后,公司紧急采购了一定数量的口罩、体温枪、体温计等防疫物品,但因厂方员工放假,大参林员工只能自己开私家车,将这批防控物资及时运回店中。张千红说疫情期间没有一名大参林的员工辞职,已经向社会提供口罩30万个,酒精20000瓶,体温枪3500个,有力保障了市民需求。
品质为王
绝不因订单太多而牺牲产品品质
        “按照现在的趋势,国外订单会很快多起来。”翁兆国判断,疫情期间的订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除了消化前期国内的单,国外也要加紧排产。即便面对如此大的生产任务,翁兆国还是坚定的表示,员工确实在加班加点,但品控照样严格,程序一个不减,产品的品质不会有丝毫的下降,“只有保质才能保量”。
        年前,翁兆国已经规划新厂区的建设情况,这次疫情也让他有了新的思路。“之前只是扩大生产线,按照新的规划将在顺德开设新的工厂,此外计划在美洲也开新厂供应当地市场。”
        “一个企业往往不是死在没有订单上而是订单过多。”面对大量的订单,叶剑生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冷静。他直言,公司的接单量一定要根据生产能力,尤其是这个特殊时期,更加要控制好整个流程,切忌盲目接单,保持产品质量才是第一位的,而价格方面也要把控得当。
        “现在纸箱出现了一定的积压,我们已经通知原材料友商,即便支付一定的违约费用,一批事先订购的产品也要马上停产。”叶剑生认为,公司之所以能够扛过这段时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常的管理,“公司没有一个闲人,大家都非常忙,一声令下,都立刻复工。平时坐在办公室的技术人员当起搬运工,从上午6点忙到晚上10点,没有一句怨言,令人感动。”叶剑生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公司员工每天除了工资外,一般最少有500元的补贴,能够支撑下来也有赖于企业健康的财务状况。叶剑生强调,虽然新生产的免洗消毒凝胶非常畅销,但这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产品,疫情结束后公司不打算改产,接下来仍会聚焦医用消毒型超声耦合剂。
        能否化危为机,是考验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黄掌欣认为,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药控股作为中药企业,在此次疫情中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展现了企业价值。公司旗下产品如金叶败毒颗粒和玉屏风颗粒被收录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及各地新型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中,公司旗下企业广东一方和同济堂制药还承接了如“肺炎1号方”、“柴葛畅原合剂”、“达原消毒合剂”等院内制剂的生产工作。
        “医药行业作为抗疫防治第一线的产业,特殊时期政策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事务办理均为之倾斜。为应对疫情,中央及地方也出台了多项支持性政策,对医药企业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和控制财务费用均具有正向作用。总的来说,整个大环境对医药行业发展是有利的。”黄掌欣说,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作为药企,发展的前提应还是落在对质量的把控上。以中医药行业为例,需要对中药材源头到终端的各个环节负责,确保各环节产品、服务质量过关。其次,还需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药品开发实力,攻克研发难题。
        对此,广东一信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彪持有类似看法。据其介绍,公司也承接抗疫制剂的生产工作,为了保证金银花等原材料的稳定供给,之前已经与省外的多个生产基地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同,这也从根本上保证了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顺利开展。按照流程,这些原材料产品发货前要在当地经过一次检验,合格后样品才能寄到一信的实验室进行测定,第二次经过检测合格后对方才能正式发货过来,到货后一信还要再检测一次。“三次检测就是为了严格把控质量。”黎彪表示,疫情也给了广大医护人员和群众重新认识中医药的一个机会,一信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打磨好产品,练好内功,稳健发展,这就是对抗击疫情最大的贡献。
补足短板
加大智能制造和信息化投入
        作为医药流通企业的掌舵人,张千红表示经过此次疫情的考验,企业也暴露了一些短板。接下来首先要建立更加专业、多元化的供应链,做好备份才能临急不慌;其次要加强员工专业知识培训,大参林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员工每天要和成千上万的市民打交道,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提升员工战斗力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疫情期间,大参林的网上商城和APP的访问量骤增,网上下单成为主流模式。据悉,此前大参林已经与社区医院合作,为社区慢性病老人网上建档线下送药。疫情期间很多市民减少了进店购药需求,但网上下单的数量增加,这也为大参林的“互联网+”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张千红透露,公司已经部署了完善网上商城和APP功能的工作,接下来还希望与其他大的平台合作为市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24小时药店的重要性,大参林已经开设有多家此类药店,未来全天候营业的药店覆盖率将有一个质的提升。”
        “这次疫情提醒企业要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采访期间,记者走访了平创医疗的免洗消毒凝胶生产车间,一台自动化的消毒液装填机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叶剑生介绍,这样一台机器每天可以装填30000到50000瓶,效率大大超过人工操作。而接下来,平创医疗计划在顺德开设新的更智能化的生产基地,扩大规模。此外,平创医疗也在通过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平台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表示,随着我国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中国可以向有防护物资需求的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国家鼓励防护用品、医疗设备、救治药品的生产企业对接国外需求,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做出贡献。这也为顺德生物医药企业开辟国外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延伸阅读
顺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据顺德区医药保健商会会长傅咏梅介绍,21世纪初,生物医药产业成为顺德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开始步入发展的黄金期。
        据了解,本世纪初顺德开始从传统的制药走向了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更广阔的领域,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佛山分所等一批机构和企业陆续进入,打造从研发到孵化、产业化的全产业链条。
        当前顺德生物医药产业在乐从、龙江等地势头很猛,利用佛山新城、中德工业服务区等平台优势,顺德在乐从建设云天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和乐产业园、科荟产业园等一批产业载体。大良是医疗器械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其次为北滘、容桂和乐从。目前,顺德除了传统的顺峰、华天宝等品牌药企外,一批新的生物医药产业企业也在崭露头角。如长兴超声设备的胎心监测仪、键合电子的医用制氧机,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前三。此外,美的、东菱等本地龙头企业也在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