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的印子是最美印记

加入时间:2020-04-09 10:40    访问量:1528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距离3月25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6名“90后”护士——叶常青、廖喜媚、潘丽优、刘欣、陈剑平和潘梓莹赴广州白云机场“守国门”已有两周时间。在防疫一线的她们,工作、生活如何?昨日,记者连线前方,了解她们在抗“疫”中的别样感受。
        刘欣:
        尽力做好自己工作
        3月27日凌晨,刘欣开始了在白云机场的第一天工作。“这个晚上雷雨交加,为此也显得相对安静,负责出境处流调工作的我主要是和同事一起登记资料并协助旅客填表,如果有发热咳嗽则要进行采样。”刘欣说,其实工作并不困难,但是呼吸不畅让她有点不适应,“原本自然的呼吸变成奢侈,我费力的喘息,深刻体会到呼吸困难病人的感受。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尽力做好自己工作。”
        潘梓莹:
        每天面对的都是新的东西
        “在上班的路上带着紧张感。穿了几个小时的防护服,有点不适应。”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内三科护士潘梓莹还记得自己第一天上岗的情景。
        目前,经过快速的调整,她们已经适应了前方的工作节奏,“每次上班都是面对不同的岗位,每天面对是崭新的东西,带着虚心求教的心,多嘴问问,多动动手,是不会吃亏的。”潘梓莹笑着说。
        叶常青:
        只要不懈努力回暖可期
        叶常青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的骨二科护士。在前线支援时,一名英国留学生回国的经历让她印象深刻。
        当时,那名留学生跟叶常青说:“我从英国回来,买了好几张机票,中途转了几趟飞机,历尽千辛万苦才回到中国。”叶常青看到,中途转了好几趟机的小伙子尽管满脸的疲倦,但还是很配合机场工作人员的工作。
        “其实他们都是一群需要被善待的孩子。”叶常青说,在帮小伙子办好流程后,叶常青跟对方说了句“欢迎回家”,对方回应了一句“谢谢你”,“那一刻我感觉是多么的温暖!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回暖可期。”叶常青说。
        廖喜媚:
        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4月6日是我第一次上夜班,这个夜班我是负责转院,把有呼吸道症状的乘客带到特定的地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抽血、采样,再由指定医院来接走进行隔离观察。”第一次在前线上夜班的廖喜媚,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内二科护士。
        刚开始有空档时间,廖喜媚就主动学习如何做流行病学调查。“在做了几份流调后我深切地感受到流调的重要性,做流调一定要认真详细地核对及询问,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廖喜媚说。
        潘丽优:
        看到大伙鼓劲手势心里很暖
        “不知不觉我们来白云机场支援已经两个星期了,我们夜班下班回到住的地方基本是深夜11点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内一科护士潘丽优如是说道。
        4月6日,潘丽优负责对有症状的旅客从一个定点转到另一个定点进行交接,她带着两层口罩,有时感觉呼吸困难,需要张开嘴呼吸。当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才发现额头、鼻子被口罩等压出深而红的印子,“战友笑说那是最美印记。”潘丽优说。渐渐地,她跟其他支援队员熟悉起来,透过护目镜看到对方跟大伙鼓劲的手势,心里顿时暖意洋洋。
        陈剑平:
        我们身上只有汗水的味道
        “我负责的是入境人员的流调,一到达工作岗位就要换上三级防护装备,穿上了防护服的我很快就汗流浃背。”肿瘤科护士陈剑平说。
        “整个班下来,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可能别的女孩身上散发的是香水味,而我们只有汗水的味道。”陈剑平笑称。脱了三级防护装备,陈剑平看到自己的样子“惨不忍睹”。“也许这就是奋战了一晚的‘成果’吧。”陈剑平说。她表示,之后的工作里她会更加认真,用护理患者的责任心去服务每一位入境人员,做到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