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7-28 16:40 访问量:3898 信息来源:
责任者:(德)诺拉·克雷弗特著
索书号:B82/771
人能爱上机器吗?
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爱”能成为一个哲学问题,不太理解“爱”在哲学的框架中是相对于什么进行讨论的,就好像“物质”是相对于“意识”,“真理”是相对于“谬误”。虽然读完整本书之后,我的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答,不过第五章“人能爱上机器吗?”可以提供一些启发。
“人能爱上机器吗?”显然是个非常当代的话题,毕竟苏格拉底和奥古斯丁不可能对“人工智能”有任何概念。但其实,人形机器可以追溯到皮格马利翁制作的女性象牙雕像,而且这似乎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爱的对象必须是人吗?有没有可能是动物甚至机器?如果不能,那么究竟是什么特质让人成为爱的对象?基于这样的特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爱本身呢?
书中的八位哲学家在话题的开始很快达成了一致:爱的对象必须是“主体”,不能是“物件”。主体就意味着有自主意识,有看待世界的视角,有对待世界的态度,有自我的生活。第二个问题是,仅有“主体性”是否足够,是不是还要有“爱的能力”?所谓爱的能力,就是有交流的欲望,能够表达担忧和同情,能够对爱做出回应。尽管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得到回应,尽管还有人不会表达同情,甚至自恋,但我们爱的对象,原则上都必须具有爱的能力。
话题具体到机器上,人工智能有自我意识吗?目前还没有机器人能通过图灵测试。假如未来有一天,有一个机器人通过了图灵测试,我们真的能确认它拥有自我意识吗?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人类的一员,将它作为爱的对象吗?克尔凯郭尔给出了积极的回答:
“但也许爱者别无选择,只能违背一切表象,接受恋人爱的能力。”
“真正的爱者会将恋人视作他们的邻人。”
对于爱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主体性”虽然是前提,但并不是全部。就像我们没有办法仅凭一个图灵测试,就确定机器人是否真的具有自我意识。毕竟我们永远都进入不了其他人的意识中。“主体性”以外,“爱的能力”显然更为关键。因为爱来自于主体,爱的对象也同样是主体,爱是两个主体之间的故事。因此,抛弃某种“主体性”的执念,将视角放在“主体间”,似乎才是讨论爱的起点。这也正是“邻人之爱”这一概念的可贵之处。
就像克尔凯郭尔最后的总结:“我只知道一点:和爱后受欺骗相比,因为害怕可能被骗而不敢被爱是更为糟糕的事情。……如果有朝一日,人和机器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我们无法再区分二者,那机器人也可以算作人、个体,或是我们的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