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文化体育 >乘着地铁畅游古建筑 大良钟楼 鸣石花园 碧江金楼 陈氏大宗祠

乘着地铁畅游古建筑 大良钟楼 鸣石花园 碧江金楼 陈氏大宗祠

加入时间:2023-01-09 08:37    访问量:3923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12月28日,佛山地铁3号线首通段正式开通,3号线在顺德途经大良、伦教、北滘和乐从四个镇街。目前,中小学寒假已经开始,学生们可以和家长一起乘着地铁,探寻顺德古建筑。

  

  大 良  

  看钟楼 赏古庙 游古园  

  地铁途经大良时,可以选择“大良钟楼”站下地铁,在该地铁站附近可以游赏大良钟楼、西山庙和清晖园。

  

  01:登五百年钟楼听历史钟声  

  据《顺德县志》记载,最早的钟楼建于天顺四年(1460),故址在今人民礼堂所在地。嘉靖三年(1524),知县曾仲魁嫌它的地势高过县衙门,下令拆掉,改建到现今所在地。

  500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踏足这座古钟楼,只见钟楼上层为重檐四角攒尖顶楼阁,下层为石基座。楼坐南向北,面阔 8.6 米,进深十二檩共 9.2米。以四根木柱支承上檐,以十二根八棱形鸭屎石柱承托下檐。上下檐相距一米许,四面出檐,石柱各出一插栱挑承檐檩。正脊顶上饰宝珠,岔脊处置脊兽。灰绿筒瓦,素胎瓦当,滴水剪边。楼四边围以红石栏杆。楼下基座以红砂岩砌成,下开拱道贯穿东西两面。以两边台阶上钟楼。驻足凭栏,闭目遐思,仿佛听到了从远古敲响的钟声。

  据了解,钟楼上的铜钟历经几次重新铸造。据本土历史学者介绍,钟楼上最古老的铜钟于明朝弘治年间,由当时的知县吴政举主持铸造,上面有铭文“容匪千石,象匪九州,鸿音琅琅,退食悠悠,口如哑然,惟吏之羞,惟政之疣,惟民之恸”。喻为吏为政原则,并以时时回荡的钟声自我警醒。

  到明朝嘉靖六年 (1527),当时的知县林应聪又主持铸造另一个铜钟,并悬挂钟楼上。据记载,上有铭文,但后被台风吹毁。文献资料十分罕见,比较可惜。

  再到清朝康熙三十年 (1692 年),顺德知县、浙江鄞县人徐劬主持重铸大钟。再到清朝乾隆三十九年 (1774 年),钟体坼裂,人们就按铜钟原样再度铸造,钟上也有铭文,大意是指儒家思想和长治久安的社会,如不息的钟鼓传递之声,绵绵不绝,民众,也在圣人垂拱中惠获教化。晚清以后,撞钟制度废止,县人对钟楼和大钟依然怀着深厚的感情。

  2008年重铸新钟后,我们又再听到钟楼钟声响起。

  

  02:到四百年古庙寻“青龙偃月”刀

  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1985年重修,西山庙位于大良西山山麓。据清咸丰时期《顺德县志》记载,顺德筑城初期,在西山掘获一把“青龙偃月”刀,后来在该处建立了一座庙。庙内供奉关羽、关平、周仓三位神像。

  这座古庙坐西南向东北。庙宇依山构筑,随处可见石雕、砖雕、木雕、灰塑,这是岭南地区独有的建筑工艺。其中,以灰塑尤为突出,如早占春魁、福禄图、迎春大寿图、鸟鸣春、东方红日、晚霞西照等,都是别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外,在西山庙内的墙头,还有古拙传神、群仙贺寿、八仙过海、老子出关、桃园结义、千里送嫂等石湾陶塑组画。并有《三顾茅庐》《夜读<春秋>》《仿水镜》《收关平》《卧牛山》五组三国故事穿插其中。还有麟凤朝阳、渭水求贤、太狮少狮等砖雕。

  

  03:游古园林领略状元文化

  位于大良钟楼地铁站出口不远处的清晖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府第。清乾隆年间,进士龙应时购得,经龙氏一门五代逐渐营建而成。园名“清晖”,取意于“山水含清晖”。

  园内建筑坐向不一,追求不对称的自然之趣。明暗、大小对比形成繁多的观赏空间。建筑品种齐全,荟萃了亭、榭、堂、轩、馆、楼、阁、廊、舫等古典园林建筑形式。水乡风格鲜明,水景比重大,运用岭南花木水果图案和灰塑、木刻、蚀色玻璃等形式。这座古园林是清代岭南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

  游古园林还可以领略状元文化。园林内展出的《金榜题名时·顺德状元文化展》通过蟾宫折桂、青云之路、行行出状元三个单元,展示和解读明、清时期顺德科举人物和讲述科举名人背后的故事为重点,以图文展示为科普载体,介绍顺德科举与科举制度相关的文化知识,展示顺德近现代各行各业的“状元郎”。

  

  伦 教  

  感受不同风格的古民宅  

  坐地铁路过伦教,可以出站逛逛这里的古桥、粤剧名家故居和带有南洋风情的民国古宅。

  

  01:探访“驾驭”水患的石古桥  

  伦教的御波桥始建于清代咸丰年的古桥,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现存的是晚清重修形貌。在桥两边第一条望柱上,各刻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狮子,桥栏板外刻“御波桥”三字。

  据村里老人介绍,古时依水而居的村民,驾船行舟时饱受河涌水患风灾的困扰,因此乡民集资,修建了此桥。取名为“御波”,是寓意从此驾驭和治服这条不太老实的河道。

  

  02:粤剧名伶与他的居家生活

  在伦教,有一座宁静的房子,这是粤剧伶圣千里驹的故居。

  走进前座,是古色古香的岭南风格的建筑,里面除了陈列千里驹的介绍外,还通过文字和实物记录了顺德粤剧的历史。再往里走,一座西班牙式的小楼呈现眼前,这是千里驹及其家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载兰园”是他为这个家所取的名字。“载兰园”里保留着千里驹生前的生活摆设,包括美国产的花旗挂钟、在上海演出时戏迷赠送的礼镜以及他生前睡过的原木大床,庭院内保留着两口水井,园内的三棵龙眼树、一棵黄皮树和一棵杨桃树均由他亲手栽种。

  ◎ 历史名人

  千里驹,男,生于1888年。原名区家驹,号仲吾,顺德伦教乌洲乡人。独创“驹派”艺术,有“花旦王”“悲剧圣手”“滚花王”“中板王”“广东梅兰芳”的美称。为人正直,被同行尊为“伶圣”。梅兰芳在20世纪30年代曾说,在众多的粤剧艺员中,千里驹是他“最崇拜的一个”。

  

  03:认识清末顺德富商的宅邸

  这座清末顺德富商的宅邸是鸣石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其主人何鸣石12岁随父赴马来西亚读书,后继承父业,任马来西亚怡保何广昌金铺经理,先后在香港、广州和顺德大良、容奇、勒流开设分店,经营金饰、绸缎、米机等,当时富甲一方。同时也是马来西亚顺德霹雳会馆创办人之一,对无数前往他乡的家乡人提供过帮助。目前的花园保留了主体楼宇、护园楼、生活住宿区及花园4部分。

  何鸣石将文化大融合的观念带入了自己私家花园的设计中,花园内既有典型东方特色的八角亭、镬耳屋和西关大屋,又有典型的欧式拱门、叠式喷泉和贴花。

  花园内现存三株珍贵的百年老树,分别是玉堂春、广玉兰和芒果树,均从国外进口。玉堂春人称“功名树”,家中有人考取了功名,或衣锦还乡,才能种下。到现在,顺德境内年龄超过百年的玉堂春,恐怕仅剩鸣石花园内一株。

  据称,鸣石花园作为富豪的私家宅邸,戒备森严,保安都有配枪。护园楼修建得与炮楼有点相似,据带路人坤叔介绍,当年会客楼处有一道天桥一直通往护园楼。不但如此,园内主人房内也设有逃生窗。

  在会客楼的对面有一座古亭,上面刻有文字,是何鸣石表达自己因疾病在身而不能对母亲尽孝的肺腑之情,这座古亭就是用来纪念其母亲的,起名为“思母亭”。

  

  北 滘  

  到碧江寻历史发展轨迹  

  在北滘所在的地铁站出来,可直接到碧江社区多站点探寻古建筑。

  

  01:到金楼听金屋藏娇的故事  

  碧江金楼是古建筑群,它集中了宅第、祠堂、书斋、园林等功能,保留着干打垒、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包括职方第、金楼、泥楼、见龙门、南山祠、亦渔遗塾、慕堂祠、照壁、怡堂大宅等。

  职方第是清朝时期碧江苏丕文(任职兵部职方司,官至三品)所建。核心建筑是金楼,金楼,原名赋鹤楼,是用于会友读书的书斋。内部雕刻精美,内容遍及各种花卉与动物。

  金楼金屋藏娇之说。相传当年慈禧的干女儿、法务大臣戴鸿慈的女儿戴佩琼下嫁曾任兵部员外郎苏丕文的大曾孙苏伯雨,苏家大少苏伯雨将戴佩琼安置在金楼之中伴读,夜夜有美人红袖添香,故传有金屋藏娇的佳话。

  金楼除了雕刻难得一见外,还有清朝大学士刘墉、湖北督粮道宋湘、云南临安太守王文治、翰林学士张岳崧、军机大臣戴鸿慈的书法作品。还有清代官轿、跋步床(又叫千工床),古旧家私一应俱全。

  金楼后花园内亭、台、楼、阁、榭及假山鱼池极具岭南建筑特色,各种奇花异卉争奇斗艳。更有清朝道光年间雅士苏鹤所作“碧江廿四咏”,用其手迹和诗意铸成23.8米×1.5米的铜壁画,将碧江当时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尽现铜壁画中。

  

  02:振响楼内重温叶剑英的革命演讲

  距离金楼不远处的振响楼原名裕德堂,为赵氏家族祠堂,始建于明代。楼坐西向东,原为三间三进,现仅存中堂。如今成为历史文化展馆。

  据村内老人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振响楼曾用作广东省立广雅中学校舍,其内现在还悬挂着“广雅中学碧江校址”的牌匾。1938年5月5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在楼内曾为广雅中学师生作演讲,阐述“七七事变”国内外之形势并动员全校师生与农村进步青年积极投身抗战。此外,还有郭沫若、沈雁冰(茅盾)先生等爱国进步教授、作家、社会名流到校演讲。其内的橱窗陈列了这段抗战宣传的文字资料以及数张珍贵照片。

  

  03:游祠堂群领略望族风采

  距离金楼不远处的泰兴大街还有一个祠堂群。其中,以尊明堂苏公祠为代表。

  尊明堂苏公祠是祀奉碧江苏氏南房十三世祖苏祉的祠堂,约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这是顺德少有的五开间祠堂,也属历史比较悠久的祠堂。何为五开间祠堂?“间”是古建筑的计量单位,两根立柱夹着的空间为一“间”。顺德历史研究人员说,明代祠堂的规模形制与族人的官阶功名挂钩,朝廷对此有严格规定,五开间的祠堂级别已相当高。顺德现存五开间的祠堂不过才六七座,而这一座从年份来说,可以算得上老大哥。目前,该祠堂正在维修中。

  

  乐 从  

  访沙滘感受中西合璧的韵味  

  途经乐从,建议到沙滘走一走。在这里,可以参观沙滘陈氏大宗祠,也可以穿行于中西合璧的牧伯里,过程中还可以欣赏古牌坊。

  

  01:在陈氏大宗祠听家族故事  

  沙滘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清朝光绪乙未年(1895),落成于光绪庚子年(1900),它是仿广州陈家祠的格局建造的,其规模为顺德祠堂之最。这座宗祠不仅建筑雄伟壮观、气势恢弘,而且还因其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而闻名。

  据族内人介绍,陈氏大宗祠所用酸枝、花梨、菠萝格、柚木、坤甸等名贵木材全是由东南亚国家进口,经香港运回来的。祠堂上盖的桁角、横阵、顶托、栋梁之间入钩榫,并没有使用钉。其木对联、神楼屏风以及其它木雕物上贴的纯金箔就达4公斤之多。无论是高达2米的屋脊上的砖雕陶塑的人物山水、花草鸟兽,还是祠堂各处以八仙贺寿、桃园结义等为构图的雕梁画栋、玻璃装饰、屏风檐板,皆生动精致。其艺术品位和欣赏价值均不亚于广州陈家祠,它被称为广东省内第二大陈氏宗祠。

  

  02:在牧伯里欣赏中西合璧民居群

  牧伯里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平面呈梳式布局,17条平坦而大小相同的小巷南北走向,将建筑均匀分隔,部分巷道保留麻石路面,建筑布局保存较好。民居群内共存有清代至民国年间的旧民居有120多间,以及巷门、祠堂、家塾等,建筑功能较齐全。

  对于它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其一是“牧伯”是古代对州郡一级长官的尊称,和广州“状元坊”、杏坛“举人巷”一样,牧伯里也是一条以陈氏先祖官衔命名的小巷。另外一说就是乐从沙滘陈氏九世祖闲侣公,白天坚持劳动,晚上还做点放牛羊的工作,因此被人称为“牧伯”。闲侣公德高望重,后人为纪念他故称该地民居为“牧伯里”。

  在这里,保留了大批清末时期的三间两廊中式传统民居和民国初期的华侨建筑的中西风格融合的楼房。中式传统民居大多修建了红砂岩做成的石脚,阳台用彩陶栏杆,屋内多置罗马柱、彩色玻璃画屏窗,窗口饰以巴洛克风格的灰型图案,并装有粗大的防盗铁栅,这些都散发着浓浓的南洋气息。

  ◎ 温馨提示

  3号线首通段南起顺德区顺德学院站,北至禅城区镇安站,线路全长40.72km,共设置22座车站。根据佛山地铁公布的3号线首通段首末班车时间表,顺德学院站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05,末班车收班时间为22:45,镇安站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00,末班车收班时间为23:30。

上一条:运动“新宠”来顺德 体力脑力双激荡 顺德首家腰旗橄榄球俱乐部广受年轻人欢迎

下一条:顺德区文广旅体局局长黄宇恒: 文旅体融合创新发展 “诗和远方”就在身边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