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精品书评 >《望江南》

《望江南》

加入时间:2023-03-30 14:50    访问量:3274    信息来源:



责任者:王旭烽著

索书号:I247.57/26393

我们中国人对于茶的喜爱甚至痴迷程度,可以说是浸透到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以至于有“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等许多耳熟能详的说法。诚然,茶叶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建构中的重要部分。

聚焦茶叶的研究,以社科类作品居多,如《茶叶帝国:征服世界的亚洲绿叶》《茶叶与帝国:口味如何塑造现代世界》《茶叶战争:茶运与国运》等,而以茶为主题的文学类作品则少之又少。就国内而言,真正将茶文化融入小说创作中的作家,王旭烽老师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望江南》便是这样一部新作。

王旭烽现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也是国家一级作家。曾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也是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茶文化学科带头人。可见对于茶文化主题的文学创作,作者作为茶文化专门研究学者,有着得天独厚的知识背景,既能够阐释茶叶的历史价值,又可以挖掘出茶叶的文学内涵。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候》《筑草为城》)便为作者的经典之作。

王旭烽老师的新著《望江南》是“茶人三部曲”的续作,这部小说以编年体的方式讲述了杭氏家族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64年冬将近二十年的悲欢离合与跌宕起伏。这部作品将茶叶融入历史,不仅是一部茶叶科普作品,介绍了茶叶生产、制作、存储、冲泡等丰富多彩的知识,更是一部杭氏家族兴衰沉浮史,书写了杭家各个家庭成员的爱恨情仇与喜乐悲哀以及各自不同的生命际遇与命运走向。

一、群像:杭氏家族的“痛苦与荣耀”

毫无疑问,杭嘉和是杭氏家族的“话事人”,不仅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大家庭内部的薄物细故,还负责杭家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和人情世故的维系,是整个家族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杭嘉和这一角色也让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或者更为贴近一些,更像《白鹿原》中的白嘉轩。作为整个家族的“中流砥柱”,杭嘉和在时间的长河中坚强地支撑着越来越脆弱的家庭结构。

如果将杭家比作一棵茶树,杭嘉和毋庸置疑是这棵茶树的主干,其他家庭成员,无论是同辈还是晚辈,都是“旁逸斜出”的枝叶。不同的性格气质,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理想信仰,决定了他们必然会奔赴迥然有别的命运结局。而其中有正剧,有喜剧,亦有悲剧,在一处不大的庭院内,上演了一出夹杂“痛苦与荣耀”的人物传奇与家庭史诗。

(一)杭嘉和与羽田叶子

杭嘉和是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叶子是杭家的“女主人”,又是杭嘉和的贤内助。两人是勇敢而超然的,他们可以抛开世俗偏见与“伦理”束缚,坚决地选择了共度余生。小到生活琐事的烦扰,大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他们都没有丝毫的动摇与犹疑。

我极为钦佩并羡慕这样两个人,他们能掌控茶叶的生长周期,掌控泡茶的温度火候,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与命运”。

(二)杭嘉平与黄娜

作为家中的次子,杭嘉平几乎完全脱离于“家庭政治”,而是将毕业的热情与心力倾注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与建设之中。作为政治家,他心中或许只有“政治”,却没有“家”,对于杭家事务,完全交给大哥杭嘉和;对于妻子黄娜,经常也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当然,黄娜的泼辣与蛮横也注定了两人婚姻破裂的结局。仓促的结合,仓促的结束,杭嘉平政治上的成功难掩其婚姻上的失败。

而杭嘉和、杭嘉平与叶子的三角关系对于所有人而言就是“房间里的大象”。好在杭嘉和与叶子感情深厚,以及杭家兄弟两人对这段关系的得体处理,保持了家庭的“完整性”与“完满性”。但我相信杭嘉平的内心还是有些“意难平”的,尤其是结束了与黄娜的婚姻之后,恐怕还是对旧情有所留恋,比如第24章杭嘉平在与叶子单独对话时,那句“其实二哥心里一直有你,你是最最重要的……”已经表明了他的真实心迹;临别的拥抱也让杭嘉平感到“我还没有麻木,我还可以继续生活,继续战斗”。

(三)杭寄草与罗力

美丽活泼的杭寄草与忠实持重的罗力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奈何罗力地下党员的身份以及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与抗美援朝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使得两人爱情多磨,聚少离多,甚至连一起去云南把儿子杭布朗接回来的时间都没有。

由于单线联系人的牺牲,罗力无法证明自己的地下党员身份,导致其遭受了无穷无尽的审查与冤屈,甚至在政治运动中屡受冲击,吃尽苦头。幸运的是,两人情比金坚。这份无比美好和坚韧的感情,是他们在苦难年代最为强大的精神支柱。结尾的团聚让人欢喜又悲痛,多么希望他们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四)杭汉与黄蕉风

杭汉与黄蕉风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两人的结合是再也顺理成章不过的了。生活中嬉笑打闹,信仰上志同道合,他们两人的爱情虽无风无雨平平淡淡却也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在杭家所有人中,他们的爱情考验是最少的了,背负的包袱也最轻。

(五)杭盼与曹家远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曹家远对杭盼一见钟情,他是唯一可以让杭盼齿牙春色的人,就像杭嘉和初次见到曹家远就敏锐地意识到——“女儿躲得再好,也逃不过命了”。

两人爱情所经历的磨难丝毫不亚于杭寄草与罗力。然而一道宽阔的海峡隔绝不了两人的思念,十余年的光阴也无法消耗彼此的热情。曹家远孤注一掷,驾机投诚,终于换来了两人的团聚。“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的婚姻是杭家在饥馑年代罕有的喜事。

除此之外,杭家家族谱系中还有杭方越、杭忘忧、杭得荼、婉罗姆妈等人,他们或老或少,或稳重或冲动,或保守或激进,共同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杭家人物画卷。

二、文化:茶人精神的“面子与里子”

北宋文豪苏轼曾写过《叶嘉传》一文,浓缩了叶嘉一生的经历,赞颂了此人的高风亮节与淡泊宁静。这篇文章其实是以拟人化的手法为茶叶“树碑立传”,叶嘉就是茶叶的人格化身。

或许可作另一种解读,苏轼的文章也是对茶人的描摹与称颂。他们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与茶叶所散发出的气质颇为契合。正如作者所言,“不是我喝了茶,是茶已经把我喝了。”茶叶的特质附着在人身上,生长出了茶人的气质。

《望江南》中的杭嘉和是当代茶人的典范。除此之外,还有专门事茶的叶子、杭寄草、杭汉、杭盼、杭忘忧等人。茶人精神的“面子与里子”,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杭嘉和是杭州城数一数二的茶叶专家,对茶叶的各项知识都如数家珍。而对茶叶生产种植、加工制作的熟稔,只是茶人精神的“面子”,杭嘉和的高尚人格才是茶人精神的“里子”,那就是面对强权时所表现出的坚毅卓绝和高风亮节,面对弱势时所展现出的古道热肠和乐善好施。

在杭州沦陷期间,为了不陪日本人下棋,杭嘉和宁愿自断一指,以示风骨。在吴家中落时,杭嘉和仍然在每年做茶泡饭的时候,把做好的茶泡饭送给自己的死对头吴升;看到刘氏遗孀变卖家产艰难度日,杭嘉和在自家困难的时候还是嘱咐家人送些生活用品过去……

三、历史:三史融合的“苦难与辉煌”

《望江南》人物角色多,时间跨度大,涵括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大跃进”、“反右”等诸多有苦难亦有辉煌的历史事件与政治运动。如果杭氏家族的人物命运是纵线,时局动荡与社会变革则是横面,纵横交错,谱写出一曲宛转曲折的家庭史诗,

就像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这部作品的创作,于我而言最大的感悟便在于我意识到小说中从来就没有边界清晰的断代史,尤其是中国,这个绵延五千年一直没有中断过文化脉络的民族,有的只是朝代更替间连绵不绝的人的心灵史、命运史,无论历史如何前进,文化如何演变,人世如何变迁,天地如何折裂,人的心灵和命运都是在连贯中进行的,中华民族一直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

《望江南》在刻画江南文化与茶人精神的同时,也浸透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关照。个人史、家族史与国族史“三史融合”的书写极大地拓展了历史的纵深感,以及时局变幻、物转星移所带来人事不再的沧桑感。

这部小说的题名取自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一词,其中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大概最能表达这种历史变幻、人事更替所引发的悲凉沧桑的心境吧。

最后,在我看来,这部小说大概有三点美中不足之处。其一,文中有“电灯泡”、“男神们”、“帅哥们”、“花痴”、“闺蜜”、“断舍离”等富有现代意味或者流行语色彩的用词,与小说整体的行文风格极不协调,造成了语言的断裂,破坏了故事的意境,甚至会肢解连贯顺畅的阅读体验。其二,文中多处有对茶叶知识的过度科普,与小说情节没有达到自然嵌合,好似在文学情节中突然插入了一段农业技术宣介。尽管小说以茶叶为主题,但这些不太合拍甚至扞格不入的茶叶知识科普仍然会遮蔽作品的表达,偏离了正常的叙事节奏。其三,小说部分句子不够精炼,缺少一种老到纯熟、浑然自如的大家气质。若能进一步推敲琢磨,拿捏取舍,相信整部小说会“更上一层楼”。

但瑕不掩瑜,《望江南》仍然是一部值得静下心来细细斟酌的作品;一旦沉浸其中,你就会坠入到时而清新美妙、时而沉郁悲痛的小说世界中,与杭家人物共情共感。而小说所带来的阅读体验,也就像品茶一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上一条:《看不见的女性》

下一条:《少食生活》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