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佛山市道德模范”梁思敏的志愿生活
加入时间:2023-03-31 09:25 访问量:2485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累计志愿时数达到16873小时,累计服务对象147人,开展志愿服务培训149场,培训志愿者5331人次……这仅仅是大良一心志愿服务协会会长、大良街道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梁思敏今年1月以前的数据,仍在持续更新中。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梁思敏20多年如一日的志愿付出:从1999年6月加入大良义工协会,到2009年放弃银行工作成为全职义工;从2013年牵头注册成立大良一心志愿者协会,到2023年获得“佛山市道德模范”称号、与协会一起走过第十个年头,梁思敏把人生中最青春的二十几年都献给了志愿服务。
她说:“做志愿服务的这二十几年,我很开心,不仅帮助了许多有需要的人,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困难和窘境,也让自己得到了成长,在方方面面都有了许多的体悟,更加有信心继续做好志愿工作。”
一份爱接力传
梁思敏为什么会选择做一名全职志愿者?这离不开身边人对她的影响。
“我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家里很多时候只有我和妹妹两个人,经常会得到左邻右舍的叔叔阿姨们照顾,有时候还会去他们家里吃饭睡觉。”梁思敏认为,邻里的关爱为她埋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加上学校老师常常教导她要学习雷锋精神,多做好事,让这颗“种子”渐渐萌芽生长。在看到大良义工协会招新的消息后,她毫不犹豫报名加入,在闲暇之余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同时负责志愿服务的策划和管理工作。
2002年作为志愿者的梁思敏来到南华居委,服务独居的超伯、梁婆婆,后来,苏岗的郑婆婆从广州退休回到顺德居住,便又成为了梁思敏的服务对象,而这一坚持就是八年。
彼时,她还有一份正式工作要忙,但一有空余时间,梁思敏就会带领小组的成员到老人家里谈心、打扫卫生,时不时带一些合适的食物、用品给他们。超伯在医院住院时,还曾对他的病友说:“这些义工真的没话说,他们比我的侄子还亲,轮流来照顾我。”
梁思敏感慨,小时候得到过友邻的帮助,现在也在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孩子,仿佛这份爱,一直在延续和接力。
2009年,梁思敏迎来了志愿服务的第一个十年,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她选择了辞去银行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志愿者,“当时我认为我们家庭已经基本能实现财富自由,想尝试专心做好志愿服务,看看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梁思敏透露,家里人对此也十分支持,认为这是一件“善有善报”“行善积德”的好事。
一条路一起走
2013年3月,梁思敏出资3万元,成立了大良一心志愿者协会,现在协会聘请3名专职人员,并组织了一个22人的管理团队,通过将志愿服务社会化、独立运作和公开透明的管理,把社会的热心人士、公益资源、困难群体、专业服务机构、政府优惠政策资源整合,打造一个互动平台,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更好地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和优质服务,提升整个志愿服务水平。
目前,协会拥有注册志愿者1441人,累计开展志愿活动数1806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44083.17小时。梁思敏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更有力量。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她按照志愿者的特长和兴趣,将志愿者分成了不同的队伍,在义剪、义卖、助老、助残等方面提供服务,还会定期开办手语学习沙龙、合唱舞蹈、礼仪等课程,充分发挥每一位志愿者的才华,将团队打造为一支有温度、有凝聚力的队伍。
十年来,梁思敏带领团队开发出7个品牌项目,在残障人士帮扶方面尤为突出。以“听涛追梦”——视障人士关爱项目、“画出未来”——听障人士技能培训项目为代表,还分别获得了顺德区优秀义工项目奖和佛山市“益苗计划”市级示范项目奖。省内许多视障人士都说,顺德的视障人士很幸福,因为有大良一心志愿者协会。
接下来,梁思敏还计划将志愿服务带进顺德各中小学,发掘和推广适合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认识和了解社会。梁思敏认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能为他人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更坚强,有了应对困难的勇气;一起参与志愿活动的同学,友谊也会更加紧密,互相有正能量的传递;对这个社会的认识也会在一次次活动中变得更立体和全面。